浅谈包乘制和轮乘制
——以某地铁线路运营司机的配备为例
2018-06-22陈智凯
陈智凯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需求急剧膨胀,地面交通容量迅速饱和,交通能力和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铁凭借其运能大、速度快、能耗低、污染少、安全、准点等特点,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最主要工具之一。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铁建设,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同时,还有效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地铁在区间运行时,司机负责列车安全与乘务安全,是地铁行车的关键工种。因此,正确科学地选择乘务方式,优化配备司机,提高乘务管理水平,关系着地铁的运营安全,是地铁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1 乘务制度
乘务制度是列车司机使用列车的一种工作制度,它表示列车司机对运行列车值乘的方式。班制的选择应该符合列车司机劳动时间标准,劳逸均衡,满足运输生产的需要。地铁运营企业行车组织管理中通常使用两种乘务制度,即包乘制和轮乘制。
2 包乘制的优缺点
包乘制是一列车由一个司机组固定驾驶的制度。一般在短交路、小编组列车中采用这种乘务制度,排班实行五班三运转较多。实行包乘制的列车,每台列车设司机长1人。包乘组在司机长领导下,负责所在包乘列车的运用、安全、保养、节约、整备、验收、保管、交接等工作,以保证质量,较好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
2.1 包乘制的优点
列车司机能够全面掌握值乘列车的性能,熟悉列车情况,有利于处理列车运行时的故障;由于定人包车,有利于列车维修保养,保证列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对驾驶列车责任心强,有利于列车运营的管理监督。
2.2 包乘制的缺点
为了保证列车正常运营,需要投用列车台数较多,需要配备的司机人数较多,要求配齐五班加10%的备用司机人数,运营成本高。为了满足司机的正常休息时间需要,包乘制通常采用歇人歇车的管理体制,列车在段内停车时间较长,降低了列车使用效率。
3 轮乘制的优缺点
轮乘制是列车司机在运行的整个工作中轮流使用参加运行列车的制度,排班实行四班二运转较多。列车不属于某一固定的司机组驾驶,而是将所有列车司机统一组织,集中使用,通常采用歇人不歇车的管理体制,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用效率。
3.1 轮乘制的优点
由于司机轮流驾驶列车,保证了司机的正常休息时间;参与运行的司机配备人数较少,大大节省了运营成本;列车工作不受司机组的影响,加速了列车周转,缩短了列车停留时间,提高了列车运用效率和司机的劳动生产率;能够经济合理地使用列车台数,降低车辆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2 轮乘制的缺点
由于许多司机组轮流使用列车,对列车司机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为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司机要适应列车性能;按照歇人不歇车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列车质量保养维护。
4 司机的配备
地铁在区间运行时,必须加强乘务管理,优化配备司机。司机配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P配备为司机配备数,人;P值乘为列车上值乘司机总数,人;P替乘为折返站替换休息司机总数,人;D循环为轮班循环天数,d;α备为司机备用系数,一般取10%。
司机出乘日平均驾驶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2)中:t驾驶为司机出乘日平均驾驶时间,h/d;S列为列车日总里程数,km;V旅为列车旅行速度,km/h;D出勤为司机在轮班循环中的出勤天数,d。
5 案例分析
某地铁线路运营时间为06:00—23:50,使用车组数为30列,列车里程数为12 000 km,列车旅行速度为35 km/h,实行单司机值乘,在列车折返站配备8名替换休息的司机。采用包乘制时,实行五班三运转,即早班(06:00—11:00)、中班(11:00—17:00)、夜班(17:00—回库)、休息、休息的轮班制。
采用轮乘制时,实行四班二运转,即日班(06:00—15:00)、夜班(15:00—23:50)、休息、休息的轮班制。
经计算,在采用包乘制时,需要配备司机209人,出乘日平均驾驶时间3.01 h/d;在采用轮乘制时,需要配备司机168人,司机出乘日平均驾驶时间4.51 h/d;轮乘制比包乘制减少定员19.62%.
6 结束语
随着地铁运营管理机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行车组织的革新,客运的需求不断提高,采用轮乘制的乘务制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实行轮乘制,人不受列车限制,列车不受人限制,大大提高了列车的运用效率和乘务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乘务员之间的劳逸较均衡。完善轮乘制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大力发挥轮乘制的优点,推进轮乘制的运用,这对于我国地铁行车组织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李俊辉,郭英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耿幸福.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3]宋面儿.论轮乘制[J].科技与创新,2018(02).
[4]徐忠,袁双喜.实施长交路、轮乘制机车交路方式的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