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政府广开“家长学校”
2018-06-21
赵永和
家庭建设、家风培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便受到广泛关注,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长期的工作中,针对家庭建设,我做了几点思考。
一、家长要先培训再上岗。家庭教育中家长是第一责任人。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质言之,家庭应当是一个“工作岗位”,家长则是一种“职业”。
作为“职业”的家长又具有“三无”的特性:其一,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子女一出生即定为父母的教育对象,不可改易。其二,教育工作无法辞职。父母是终身制,其教育子女的“工作”也永不离岗。其三,教育遗憾无法弥补。父母教育孩子是一张单程票,无法返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言行对子女都会产生全面深远影响,犯下的错误都无法弥补。
现代社会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与“三无”特性,决定了家长必须要接受培训。但现实是,绝大部分父母把孩子作为教育的实验品,无证上岗,无证办学,这是件很可怕、很危险的事情。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整个社会日益重视家庭教育。当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培训机构。但总体来看这些机构的发展良莠不齐,家庭教育缺乏标准和规范。如何对家长进行科学、系统、规范的培训,让家长得到应有的教育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和急切。
二、教育家长要有专业的学校。谈起良好的家长教育,中国有着悠久的家教传统。孟母便是中国古代母亲的杰出代表,孟子之所以有历史上的成就,某种意义上说,与孟母的教育密不可分。三迁择邻、断机劝学、买肉实言、阻子休妻、释子之忧等都是流传千年的经典教子故事,对当今家庭家风建设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所在的孟子研究院,作为以弘扬传承孟子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公益事业单位,深感义不容辞。在2017年2月成立了家长教育学校,在教育家长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孟子研究院家长教育学校依托孟子书院,开设了孟母大讲堂,每周举办家长教育公益讲座。同时深入学校、社区、机关、乡村开设流动课堂,走到家长身边举办讲座。
在特聘专家的指导下,打造自身教师队伍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上的专业人才,初步建立了专职教师五人、兼职二十余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根据家长的反馈和需求,按照子女年龄分为准父母篇、早教篇、幼儿篇、小学篇、中学篇、大学篇、工作篇等七篇。注重以生活化的语言,分阶段编撰家长教育教材。
我们秉持公益性原则,免费长期向广大家长开放,所有费用都是申请财政拨款。从这个意义讲,孟子研究院家长教育学校是为数不多的公办家长学校。
2017年2月至今,学校先后开展了专题讲座八十余场,受众群体近1万人次。无论是农村百姓、企业职工、国家干部还是高校老师,在听课后都在教育孩子的认识和方法上受触动、受教育。提出的“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不要迷失教育的方向”“要重视挫折教育、不要祈求孩子一帆风顺”等十要十不要的家长教育理念,受到家长好评,“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口号更是在家长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三、办好家长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作为家长教育学校的校长,参与学校建设并主讲了二十四场家长教育专题讲座。授课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迷茫和对家长教育培训的渴求。也发现将家长教育切实做好,更需要全面的制度性建构和全盘性考量。政府要树立大教育思想,像抓学校教育那样抓家长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监管,将家长教育列入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给予教师场所、教师聘任、教学教材、教研计划、教学评价等各方面的支持。
家庭教育不是“家务事”,培训、指导家长负起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更是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大事。
(作者为中国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孟子研究院家长教育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