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胚免疫技术的应用

2018-06-21马巍陵蔺辉星陈雷

农业与技术 2018年7期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鸡群

马巍陵 蔺辉星 陈雷

摘 要:目的:通过不同的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疫苗接种方法的比较,得出获得最佳免疫效果的免疫方法。方法:选取孵化示范基地,孵化5组试验鸡群,每组100羽,试验组分别采取出生1日龄免疫、18日龄鸡胚免疫、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鸡胚免疫+出生二免、空白对照,自60日龄起对试验鸡群抽样开展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病理检测等试验室检测工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个疫苗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效价、IFN-γ、IL-4水平均显著升高,同时MD的发病率显著下降,其中,以18日龄鸡胚免疫和鸡胚免疫+出生免疫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鸡胚免疫技术能有效提高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

关键词:鸡;马立克氏病;鸡胚免疫

中图分类号:S83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03

鸡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主要以各组织器官、神经、皮肤及虹膜和性腺形成肿瘤和淋巴组织增生为特征[1]。由于MDV可通过空气传播,且感染的鸡很快发病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MD是鸡的重要疫病之一,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MD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用疫苗成功预防的病毒性肿瘤疾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只能预防。但近年来发现,免疫鸡群往往由于早期感染,导致免疫失败,由于鸡胚发育后期的组织学基础研究[2] 和MD 鸡胚免疫保护效果[3,4] 的研究都表明,鸡胚在孵化后期已具备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应答的组织基础。因此,本文用鸡胚免疫并结合常用的免疫方法对试验基地的鸡群进行试验,以期获得最佳的鸡马立克病疫苗免疫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种蛋

该试验是以溧阳市南渡宏伟种禽养殖场、南渡仁福养鸡场、南渡福兴苗禽有限公司3家规模种禽养殖(孵化)场为示范基地,共孵化饲养五组试验鸡群,每组100羽。

1.1.2 疫苗

试验组均免疫接种鸡马立克氏病Ⅰ+Ⅲ型二价活疫苗(CVI988+FC126株),按照0.2mL/枚的量接种。

1.2 鸡胚孵化

试验所用的鸡胚在孵化之前用甲醛熏蒸消毒30min,37.5~38.5℃孵化,湿度62%,每小时翻蛋1次,使用大型电气自动孵化器孵化。

1.3 试验分组及免疫方法

本项目是在示范基地,孵化饲养五组试验鸡群,每组100羽。试验组分别采取出生1日龄免疫、18日龄鸡胚免疫、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鸡胚免疫+出生二免、空白对照。自60日龄起对试验鸡群采血开展体液免疫检测、细胞免疫检测、病理检测等试验室检测工作。每组随机抽取10羽鸡,通过试验检测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鸡马立克氏病免疫方法并推广应用。

1.3.1 第1组:出生1日龄免疫

刚出生的仔鸡,进行胫部外侧肌肉注射稀释好的鸡马立克氏病Ⅰ+Ⅲ型二价活疫苗0.2mL/枚。

1.3.2 第2组:18日龄鸡胚免疫

孵育至18日龄的鸡胚,用碘酊和酒精消毒鸡卵钝端的气室,6号针头在中央打孔,然后用5号注射器垂直进针,刺入全部针长注射二价活疫苗疫苗0.2mL/枚,最后用石蜡封口,继续常规孵化。

1.3.3 第3组: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

将试验组的鸡群在出生和17日龄时均进行胫部外侧肌肉注射二价活疫苗,0.2mL/羽。

1.3.4 第4组:鸡胚免疫+出生二免

孵育18日龄后同上鸡胚免疫,0.2mL/枚;出生一日龄时胫部外侧肌肉进行二免,0.2mL/羽。

1.3.5 第5组:未免疫的对照组

1.4 试验室检测

1.4.1 间接ELISA法检测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血清抗体

采用商业化的MDV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在酶标板条微孔上预包纯化的鸡MDV的抗原。一定时间后,加入稀释后的待检血清,经过温育后,血清样品中MDV的抗体与包被板上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成分后;再加入HRP标记的兔抗鸡IgG酶标二抗,与检测板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再经洗涤除去未结合的酶结合物;在微孔中加入TMB底物液,经酶催化形成蓝色产物,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后,用酶标仪450nm波长测定反应孔中的吸光度A值。吸光度A值与样品中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抗体成正相关。

1.4.2 各试验组鸡血清IFN-γ水平检测

IFN-γ由1型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分泌产生,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因此血清中的IFN-γ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试验动物的细胞免疫水平。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鸡γ干扰素(IFN-γ)水平。用纯化的鸡IFN-γ 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待检血清,再与HRP标记的羊抗鼠酶标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標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IFN-γ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品中鸡IFN-γ浓度。

1.4.3 各试验组鸡血清IL-4水平检测

IL-4由2型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分泌产生,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因此血清中的IL-4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试验动物的体液免疫水平。

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鸡白介素4(IL-4)水平。用纯化的鸡IL-4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待检血清,再与HRP标记的羊抗鼠酶标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IFN-γ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样品中鸡IL-4浓度。

1.4.4 各试验组鸡发病率统计

观察并统计各试验组患有如下典型症状的病鸡的数量。如病鸡一侧腿发生不全或完全麻痹,站立不稳,两腿前后伸展,呈“劈叉”姿势。或精神萎顿,食欲减退,羽毛松乱,鸡冠苍白、皱缩,有的鸡冠呈黑紫色,黄白色或黄绿色下痢,迅速消瘦,胸骨似刀锋,触诊腹部能摸到硬块。病鸡脱水、昏迷,最后死亡。对疑似患病鸡进行病原PCR检测,以确定疾病是由MDV引起的。并采取患病鸡的肝等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2 试验结果

2.1 MDV血清抗体的检测

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图1),鸡鸡胚免疫+出生二免试验组的鸡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可达95%,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18日龄鸡胚免疫试验组的鸡血清MDV抗体阳性率(88%)显著高于出生1日龄免疫试验组(73%),同时也高于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试验组(82%)。证实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18日龄鸡胚免疫可以诱导免疫动物产生高水平的血清抗体,有效预防鸡MDV的感染。

2.2 血清IFN-γ水平的检测结果

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表明(图2),鸡鸡胚免疫+出生二免试验组的鸡血清IFN-γ水平最高,可达480 pg/mL,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18日龄鸡胚免疫试验组的鸡血清IFN-γ水平(445 pg/mL)显著高于出生1日龄免疫试验组(326 pg/mL),同时也高于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试验组(383 pg/mL)。证实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18日龄鸡胚免疫可以诱导免疫动物产生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反应,有效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

2.3 血清IL-4水平的检测结果

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结果表明(图3),鸡鸡胚免疫+出生二免试验组的鸡血清IL-4水平最高,可达168pg/mL,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18日龄鸡胚免疫试验组的鸡血清IL-4水平(134pg/mL)显著高于出生1日龄免疫试验组(115pg/mL),同时也高于出生免疫+17日龄二免试验组(125pg/mL)。证实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疫苗18日龄鸡胚免疫可以诱导免疫动物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有效预防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

3.4 鸡群MD发病率的结果统计

观察及统计结果表明(表1),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有22%的鸡感染MDV并发病,而進行疫苗免疫的试验组,MDV发病率显著降低。其中,鸡胚免疫+出生二免试验组的发病率最低,MDV发病率仅2%,免疫保护效果最好。

3 讨论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个MD疫苗免疫组都显著提高了鸡血液中的抗体效价、IFN-γ、IL-4的水平,对鸡的免疫应答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且都显著降低了MD的发病率。其中,试验组鸡胚免疫+出生二免在提高机体对MDV的免疫和降低MD的发病率都起到了最好的免疫效果,其次是18日龄鸡胚免疫组。说明鸡胚免疫能够有效地提高MD疫苗的免疫效果。

参考文献

[1]B.W.卡尔尼克.高福,等译.禽病学(第10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65-529.

[2]鲍恩东,陈万芳.鸡胚免疫系统器官组织学变化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96,26(2):26-27.

[3]古飞霞,辛朝安.鸡马立克氏病鸡胚免疫接种的研究[J].中国兽医科技,1990(4):4-7.

[4]鲍恩东,陈万芳,张贤,等.马立克氏病鸡胚免疫的保护力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7,27(1):21-22.

猜你喜欢

马立克氏病鸡群
林下养殖鸡群人工免疫失败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因素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
鸡群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
冬季鸡群瘫痪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