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季早稻适宜机插株距研究

2018-06-21余绪来潘志军吴晨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长特性

余绪来 潘志军 吴晨阳

摘 要: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关键词:双季早稻;株行距;毯状秧机插;生长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2-0037-0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双季早稻在我国水稻生产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劳动人口转移和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水稻机械化栽插成为必然趋势[1-2]。近年来,毯苗插秧机不断改进,毯状秧栽插机械应用率也不断提升,本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经过实践具有很好的适应性[3-4],不过相关农机农艺配套还不完善,特别是本地区发展双季早稻过程中还面临着茬口衔接紧,前期光温不足和分蘖期短的现实困难,而探索适宜株行距有助于毯状秧机插的农机农艺配套和解决双季早稻机插的高产群体构建问题[5-6]。林洪鑫等[7]研究发现在人工栽植条件下26.7cm×12.8cm产量显著高于20.0cm×15.7cm的常规栽植规格,闫川等[8]研究发现在单季晚稻毯苗机插生产中行株距为30.0cm×13.3cm时表现出较好的群体和产量结构。本地区双季早稻毯苗机插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关于双季早稻适宜机插株行距配置的研究则较少,为此,本研究基于毯状机插条件下的适宜株行距问题,设置11cm、12cm、14cm、17cm4个株距处理,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适宜株行距配置问题,对于早稻机插获得高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地点 试验田位于庐江县汤池镇双墩村,田块面积2200.0m2;土壤类型为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沙泥田土属沙泥田土种,土壤肥力水平中上等,田块肥力均匀;理化性质为:pH6.1,有机质 32.1g/kg,全氮0.84g/kg,有效磷(P2O5)3.5mg/kg,速效钾(K2O)39.4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浙辐203;供试机械为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供试肥料有“红四方片”牌45%(15-15-15)复合肥,“心连心牌”牌尿素(46%N),中石化产氯化钾(60%K2O)和农用硫酸锌。

1.3 试验处理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机插株距处理,3次重复;行距统一为25.0cm,株距按照插秧机固定参数设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栽插取秧量采取同一设置,每穴栽5~6苗。本研究每处理栽植2机幅共16行,宽3.75m(0.25m×16穴),小区长20m;小区间的走道宽均为0.5m(含小区边行距0.25m),试验处理区四周设3m以上保护行,保护行栽植相同品种;所有处理统一培育壮秧,统一栽插,栽插秧龄30d,大田期按照当地普通高产田块进行管理。

1.4 取样测定方法 株行距根据毯状秧栽插机械进行档位调配;每处理定点记载叶龄变化和茎蘖动态,每隔6d左右测定一次;成熟期取样调查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重复取2穴考种测定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成熟期统一进行单打单收测定产量,分别取样晾晒至标准水分测定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机插株距对生育期的影响 试验各处理统一播种育秧和栽插,不同株行距配置在生育期方面表现相同,均于6月24日始穗,7月2日齐穗,7月28日成熟,播始历期90d,全生育期124d(表1)。

2.3 茎蘖动态分析 通过对各处理单位面积茎蘖总数的动态追踪(图1,表3)发现,各处理茎蘖动态变化总体一致,由于不同株行距造成的单位面积穴数的差异导致起点基本苗数存在一定区别,株距设计越基本苗数越大,T1处理基本苗较T4高56.94%,在本田期各处理间依然存在茎蘖数的差异,但差异逐渐缩小,至成熟期T1和T2处理有效穗数分别较T4高13.77%和15.02%,从产量构成角度T1形成了较大的有效穗数优势,为争取产量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T2处理高峰苗数和有效穗数在5月中旬逐渐超过T1处理,T2处理表现出更好的群体弹性和成穗稳定性。

2.4 产量结果分析 成熟期统一收获,测产数据显示(表3),T1和T2处理产量表现较好,分别较T4处理增产5.6%和7.6%,且增产达到显著水平。通过对产量结构的分析发现,各处理在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方面,小株距处理表现出很好的群体优势,成熟期T1和T2处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T3和T4处理,增加幅度大于11%;结实率方面T3和T4表现较好,可能是由于小群体提高了成穗灌浆环境;综合产量构成,T4理论产量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T2理论产量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种植方式是协调高密度条件下个体通风受光条件及营养状况并最终作用于产量的因素之一,对调节水稻群体结构、改善水稻对营养和气候因子特别是光的利用具有重要作用[9-10]。但随着密度增加,个体间竞争加剧,营养状况变差,引起倒伏等问题,从而限制产量潜力的发挥[11]。要使水稻在高密度下获得较高的产量,需用合理的行距配置,充分发挥水稻个体发育潜力,使水稻群体与个体得到协调发展,保证水稻群体质量的提高[12]。

研究发现,栽植株行距的变化不会影响生育期表现,但群体动态消长呈现出一定的分化,小株距处理容易获得更大的有效穗数;株距配置为11cm和12cm时群体量大幅提高,且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结实率和穗粒数,总体上来讲构建出了相对均衡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大株距构造出小群体个体可以获得更好的光温条件,在穗粒数和结实率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但优势并不显著,同时由于群体量的大幅下降,很难获得较好的产量结果;实测产量数据显示,株距为11cm和12cm时产量显著高于14cm和17cm处理,表现出较好的产量结果。总之,在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条件下25cm×12cm和25cm×11cm优于大株距处理,更容易获得高产,是配合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

参考文献

[1]辛良杰,李秀彬.近年来我国南方双季稻区复种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01):58-65.

[2]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J].中国农村经济,2004(05):69-75.

[3]朱德峰,陈惠哲,徐一成,等.我国双季稻生产机械化制约因子与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3,19(04):1-4.

[4]钱银飞,张洪程,钱宗华,等.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问题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9,31(10):1-5.

[5]王春乙,姚蓬娟,张继权,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早稻冷害、热害综合风险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3):2469-2483.

[6]杨林健.关于双季早稻生产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2007(11):8-9.

[7]林洪鑫,潘晓华,石庆华,等.行株距配置对超高产早晚稻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1,25(01):79-85.

[8]闫川,丁艳锋,王强盛,等.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7(05):530-536.

[9]杨长明,杨林章,韦朝领,等.不同品种水稻群体冠层光谱特征比较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06):689-692.

[10]高亮之,金之庆,张更生,等.水稻最佳株型群体受光量与光合量的数值模拟[J].江苏农业学报,2000(01):1-9.

[11]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等.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中国农业科学,1993(06):1-11.

[12]吴洪恺,纪凤高,文正怀,等.水稻栽插不同株行距配比方式初探[J].耕作与栽培,2000(01):17-22.

(責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生长特性
梨的生长特性及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桉树的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荷叶铁线蕨生长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
提升柠檬品质的措施
五强溪太湖新银鱼春群和秋群生长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