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音乐之源 弘扬民族文化
2018-06-21魏艳梅
魏艳梅
摘要:文化传承作为一个宏大的命题,在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文化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民族音乐的传承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整体性传承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音乐的发展,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以期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初中音乐 文化传承 民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7-0121-02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同时并高瞻远瞩的提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有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之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和传承,因此,作为一民教育工作者,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以便更好地做到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
一、分析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初中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基础
从现阶段的多元文化来分析,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要吸收西方国家的精髓,还要不断深化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底蕴,教师想要培养出具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人才,就需要从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入手。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民族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故事,历史气息和民族色彩气息非常的浓厚。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民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提升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展現,都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进而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优秀音乐人才[1]。
(二)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载体
众所周知,学校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以及传承的重要场所,同其他形式相比较,在初中音乐教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诸多的便捷性以及效力。初中生可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立体且全面的系统音乐知识体系,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促使其形成民族文化意识。现阶段,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往往都是由部分民间特殊团队来传承的,欠缺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规划,同时在整体上也缺乏稳定性。由于学校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之专业化特征非常突出,不管是在实力方面还是资源方面都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
二、初中音乐教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
(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
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民族音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行之有效地传承了民族音乐文化,才能不断丰富中华儿女精神世界,促使民族的稳健发展。近年来,现代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物质生活,很多民族文化也在日益消失,在这种形势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课堂教学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提供载体,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民族文化的发展[2]。
(二)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教材内容严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是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法满足初中生的实际需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的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丰富教学内容。在长期的发展中各民族都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特色以及音乐文化,如藏族,能歌善舞,倘若在初中音乐教学之中适当的增加音乐文化,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能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初中音乐教学开始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音乐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可以满足初中生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更好地促使其全面发展[3]。
三、音乐教育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途径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民族文化融入教学
教师想要行之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必要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所以,想要实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想。第一,树立现代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了解并掌握音乐教育对初中生的音乐素养以及技能培养任务;第二,明确民族音乐培养初中生素质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的内容;第三,教师还必须要明确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便科学合理的设计音乐文化传承教学目标。如教师在进行春的教学中,可将《信天游》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地位。同时教师还必须要设计相应的民族文化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中实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目标,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风格和起源与历史、旋律特征、歌词构成等,激发其对陕北民歌的热爱之情,促使正确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
(二)构建情境框架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现代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教学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且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师为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必须要积极为学生构建“情境框架”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避免所学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第一,教师要在音乐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加强音乐实践课程有关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身技能的加强,将民族音乐如《信天游》《茉莉花》有效地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之后通过民族音乐的鉴赏,进一步加强初中生对民族音乐经典曲目节奏、旋律、手法、乐感以及演绎技巧的分析,以便加深对民族音乐作曲技术理念的学习。第二,加强对音乐形态结构的熟知以及理解,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介绍新疆舞曲《青春舞曲》时,可用模仿以及演唱等方式教学。教师在新课伊始,可用民歌唱法为学生演唱《青春舞曲》,之后再让其欣赏现代版的《青春舞曲》,并让初中生模仿现代版和民歌版的演唱。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初中生感悟及讨论民族音乐的趣味,还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民族音乐的风格以及民间音乐的体裁背景,深入分析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当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加深初中生对音乐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的感悟。另一方面,还可鼓励学生多参与民族音乐的专题讲座、组建民族音乐乐队。为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形态的理解,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表演,如欣赏侗族大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感知。
(三)重视音乐的地域性 实现民族文化继承
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对此,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高度重视民间音乐文化的地域性特点。第一,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必须符合地域性,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要积极为学生渲染音乐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促使其更好地将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同自身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积极有效地形成真实的主观感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为激发初中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可选择《新疆之春》这首典型的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借助视频、图片等形式,积极营造出具有新疆春天韵味的课堂氛围,同时并引导其有效地將实际生活同音乐一起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感受及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教师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继承目的。
(四)增设民族音乐课程,创编校本音乐教材
为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必须要将音乐基础理论课、音乐技术理论课、音乐专业课、文化共同课有效地贯穿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理念,还必须要增设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类课程。例如,教师可在初中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设置《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或者是《民族音乐学概论》等课程;乐理课程,增加《民族乐理》等课程;在初中生的视听训练中增加一些民族器乐演奏、戏曲或者是民歌演唱等各种内容,如二胡、笛子、古筝、琵琶、黄梅戏、京剧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分配不同类型音乐课程的比例关系。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视听艺术,视听训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可让学生亲身感受初中音乐教材文中当中的民族音乐曲目。倘若在学校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开设部分视、听双重效果的课程,加深初中生对民族曲目印象,促使其深入了解音乐文化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但这些音乐文化的传承主要是师徒相承和口传心授,其方法不适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编创、开发民族音乐校本教材,同时并深入到基层去进行实地防范,通过对民族音乐歌词和曲谱挖掘、收集以及整理,凸显教材的民族特色。
四、结语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重要,实现民族音乐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要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同初中音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重视音乐的地域性、增设民族音乐课程,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更好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政.刍议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5,(03).
[2]毛秋思.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分析[J].大众文艺,2012,(15):244.
[3]王鑫.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探索[J].教学与管理,2016,(2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