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域下班级管理的调查及实施途径
2018-06-21李颖钰刘世伟
李颖钰 刘世伟
摘 要 为调查生态视域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实况,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在班级管理中,生态管理的主体环境已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同与支持;但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管理舉措上还在路上。提升生态绿色理念,加大实践步伐,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当前高职学院班级生态管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班级管理 调查分析 生态文明 绿色通道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77
Investi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ass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Take 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Yingyu, LIU Shiwei
(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lass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this paper takes 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urvey, we find that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the main environment of ecological management has won the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of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However,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management initiatives are still on the road.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green, increase the pace of practic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las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of the current class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education ecology; class managemen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reen channel
目前我国高职学院大多是由原“中专”学校转型升格的,管理中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准绳”的范式,以“服从式”模式对学生进行管控。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生态教育理念管理班级,提升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课题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开展了相关调查和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调查缘由和时间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班级生态管理的认识、需求、能力,以达到提高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提升自我管理的水平,为探索、创新班级生态管理做出真实、准确的调研。调查时间:2017年上学期。
1.2 调查的对象
本院助产、护理、临床医学等7个专业7个班。发放问卷调查表 366份,收回率100%。实际有效330份,有效率90.17%;无效18份;无效率9.83%。该问卷由教师协助组织,真实客观。
1.3 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问卷调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班级目标管理、人际关系、学习状况、生态环境,共25个题;问答题一个,“请你结合实际,简要地谈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其它调查有课堂观察、学生座谈会、班级学生管理资料、讨论研究。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主体环境彰显绿色
调查中班级有目标管理(50.9%),实施中有具体措施(42.7%),管理的主要形式是民主型(47.2%),班级每周有主题活动(40.6%),并且能积极参加系部或院级的活动(59.4%);与管理老师和谐(83.6%),与同学和谐(64.2%);期待自己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60.6%),对就业前景看好的有(50.9%);认为生态文明与我们学习有直接联系的(73.0%),知晓世界环境日的(63.0%),对病人用过的输液管和一次性注射器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有(71.5%),不乱扔垃圾的有(71.2%)。
以上调查说明,班级管理的主体环境彰显生态绿色,现代教育正在向生态文明教育范式转换。但由于生态教育在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阶段,班级生态管理还处在尝试之中,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2.2 生态绿色理念淡薄
在问答题的回答中,未给予回答(76.0%),简要回答的(24.0%)。回答者的内容:师生要和谐,相互尊重;同学要友好,互相要帮衬;教室座位要定期更换;教室要保持干净卫生,要摆放绿色植物;考试不要作弊等。在问卷调查中,有(26.0%)的学生还不知晓世界环境日;乱扔垃圾的还有(7.8%)的学生;对病人用过的输液管和一次性的输液管怎么处理,根本不清楚有(7.6%),认为可以做废品卖给回收公司有(20.9%)。
以上数据显示:学生对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生态教育”理念十分淡薄,停留在“学院制度”和“班级规范”层面。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生态化”的理性认识,开辟绿色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以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促进人、自然、环境、社会整个有机体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感。
2.3 生态绿色措施粗放
从座谈和实地考察,了解到班级生态管理目前还是以“硬性管理和制度管理”为主要模式,在举措上呈现的是量少力弱。管理者主要是依“事”進行管理,缺乏系统管理理念。如你班有目标管理设计吗(否,16.9%,不清楚,32.1%);你班有具体可行的目标措施吗(否,20.9%,不清楚,36.3%),由此,导致一些学生在学生上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力(无挂科就行,28.7%,能拿毕业证就行,10.6%)。这些说明,如何在举措上加强班级生态管理的力度,把“业”落实到位,细化到人,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要务。
3 开创班级生态管理的绿色通道
3.1 坚定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观认识与科学评价的观点,是提高人们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意识形态。 生态文明教育的“硬核”,应为全社会整个生态系统的共同福祉服务。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间,就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当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执政党的政治任务之一。指出“以人为本,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发展过程中摧残人自身生存的环境。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培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坚定生态文明的理念自信,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患者”,病人用过的敷料能否做到坚持自觉分类,能否严格无菌操作,能否严防交叉感染等等,都与生态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在学校教育中,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关键还在班级的管理。班级管理中如能注重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学生就会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所以应培养学生奠定“生态”理念,坚定“生态”自信,修炼“生态”素养,务实“生态”真干,让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理念,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融化在骨髓里,形成稳定的心理要素和动力定型,转化为日常自觉行动。
3.2 丰富生态文明情感
21世纪生态文明的关键点是要让人们认识到,每个生物个体不是在一个支离破碎的环境中的独立个体,而是在一张充满生机活力的生命能量网络中与所有事物和所有他者相互联系的人。相互联系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爱。依据这一原理班级生态管理的成败,在于其内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能否形成生态绿色带,并能可持续发展。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层单位,是教育培养什么样人的“前沿阵地”,学生都是同年龄人,是现代化教育生态系统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物细胞”。学校的教育活动要通过班级来实施,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是贯彻学校的管理意图,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育管理的活动过程。如管理者能民主包容学生,有问题通过协商,参与解决,班内则政通人和,畅所欲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平等,相互尊重,情感融合;在班级管理制度设置上,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创新创设,开放灵活,班集体就会形成凝聚力,辅导员、班导师、班干部的话就会有号召力、感召力,学生就会有自信力、执行力。
3.3 拓展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文明素养的人即对整个星球福祉负责任且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是以美德和智慧统帅人格的“全人”。提倡让学生在共同体中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跨课程学习、体验式学习、基于问题式展开批判性、创造性的反思学习等等。这一些是当前高职学生极其缺乏的文明素养,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管理者有直接的义务,帮助学生实践生态教育理念。在组织活动中,传承中西方优秀文化美德,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在学习上指导学生在共同体中互尊互爱、共同研学;在医疗实践中关爱、理解、尊重病友,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减少“人—机”对话,多一些床头交流,多一些微笑服务,多一些心理抚慰,杜绝给病人带来心理恐慌,防止“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严防废弃物流入健康人的安全区域,为培养美德和智慧统一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3.4 强化生态文明历练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目标缺明确,学习原动力僵化;态度缺端正,学习创造力柔弱;品格缺坚韧,学习意志力疲软;心态缺沉淀,学习素养力浮燥。习近平同志说“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敢于担当的精神。转化“生态教育”理念,就要把落脚点牢牢落在“学业”上,要培养学生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更确切地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生态责任感的人,为了生命和人类所有福祉的增长,将我们的医疗行业建设得更持续、合理、公正。教育学生一方面要用爱心去呵护病患,另一方面要维护好健康人的生命价值,创造适宜于人类的绿色生态环境,促进自然与人类共同健康和谐发展。在具体措施上激发学生具有高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激活学习原动力、增强学习创造力、磨砺学习意志力、提升学习效力。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将“素质修养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真正练就出实用的生态文明实践技能,以实现班级生态管理的绿色目标。
总之,开创班级生态管理的绿色通道,加强生态视域下班级生态管理,是直接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教育形式,也是适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新要求的必然选择。
基金项目:长沙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16),题目“生态视域下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基于高职医学职业学院”(ZD1601101)
参考文献
[1] 孙芙蓉.课堂生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6:5.6.
[2] 白铭欣.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9:19.
[3] 杜桂萍.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实践路径[J].高教学刊,2017.10.
[4] 杨志华.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