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电影片名解读
2018-06-21唐芸
唐 芸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传媒艺术学院,重庆401331)
1 电影传播新理念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和效果是一个完整的大众传播过程:以电影为媒介传递、输送社会文化娱乐信息的社会活动,是沟通电影生产与消费,实现电影社会机制的中间环节;它既表现为以电影为联结的编导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关系,又表现为以社会为本体的银幕与生活间的相互投射[1]。该过程有别于拉斯维尔的“5W”单向传播模式,具有非被动性、非同质性、非单向性、非消极性特征,正如李安定义的电影传播整体模式[1],如图1所示。
图1 电影传播整体模式
图中虚线方框内受众环节,是电影传播重要的研究环节和研究趋势。受众的理念也经历了结构性受众、行为性受众和社会文化性受众三个不同角度、不同阶段的嬗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性受众观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认为受众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受众的媒介使用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映,也是赋予文化产品和文化经验以意义的过程。这种观点特别强调受众对媒介文本进行“解码”的能动作用,受众对于大众媒介所提供的支配性和霸权性意义,具有抵抗和颠覆之力量[3]。由此可见,从传播的单向性到双向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从受众控制到受众自治,从无需考虑的黑箱子到尊重生命个体和人文情感,这些变化也昭示着传播者本位向受众者本位电影传播新理念的建立。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中,现代电影传播具有“双向、互动、共享”的全新理念。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文化艺术角度,受众对影片的反应不止体现在上座率、票房,更应体现在观影效果和反应。不仅在观影现场,更表现在观影后借助网络等媒体对影片的反复观看、分析、评论、分享、互动,从而影响更多的可能受众、潜在受众。受众的反应甚至反过来影响电影制作者和传播者,受众和传播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正所谓电影创造了受众,受众也创造了电影。最典型的莫过于IMDB网站(Internet Movie Data Base,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的成立及影响,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电影受众群聚集地,影片的评分主要来自于会员,即电影受众,有着严格的会员要求和评分标准,评论标准也异于权威专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TOP250佳片,题材的广泛性和影片时间跨度之大都值得肯定。豆瓣网、时光网这些中文网站也为华语电影受众提供了影片推荐、评论的开放平台。
2 电影传播中的片名
电影片名的重要性不容置疑。片名是影片的商标、广告和名片,作为影片的载体和符号贯穿于电影传播的全过程。从剧本策划开始,到跨文化翻译,从吸引受众的好奇心,到受众看完影片后对主题的反思和理解,无数经典影片伴随着片名成为美好记忆载入电影史,如《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偷自行车的人》《拯救大兵瑞恩》《美丽心灵》《银翼杀手》《生死时速》……笔者在图1基础上,标出片名在电影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环节及作用,如图2所示。由此可见,从传播学视野以受众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片名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更是必须的。
图2 片名在电影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环节及作用
首先,作为原片名,其作用主要是反映创作者意图,点明主题、吸引观众,但又不能全盘托出,应该既有商业性,又具艺术性。片名可能朴实无华,吻合影片风格,而内容极具震撼性,如斯皮尔伯格的《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也可能与内容形成极大的反讽,立意和风格都超出观众的想象,如大卫·林奇的《The Grandmother》(祖母)《3 idiots》;片名也可以概括故事情节,大致可以推断出影片的题材和内容,如《Saving Private Ryan》(拯救大兵瑞恩);片名可以点明影片主题,如脍炙人口的名著名片《Pride&Prejudice》(傲慢与偏见)、《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也可以反思主题,如《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也可以吸引观众关注重要场景和时空,如法国影片《L'Appartement》(公寓)、中国影片《无人区》。
其次,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片名的翻译显得格外重要。翻译的准确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将直接影响影片的传播及受众。片名的翻译应该立足于影片本身,既要展示语源地的风格,又要兼顾目的语的特色。传递信息、美学欣赏和文化重构应该是片名翻译的最高境界,也是受众者本位电影传播的要求。
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重新命名法等。西方文化更强调人性的独立和人格的完整,所以喜欢用人名或地名作为片名,如前所述《辛德勒的名单》就属音译法,《Chinatown》直译为《唐人街》(1974 年)。《The English Patient》直译为《英国病人》,对其重新命名为《别问我是谁》则吸引观众产生更多的好奇心和想象空间。《一树梨花压海棠》则是对《Lolita》的文化重构,该译名更具东方韵味和意境。“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的代名词,该典故出自宋代词人苏轼调侃友人的作品,“梨花”指白发丈夫,“海棠”指红颜少妻。《Waterloo Bridge》意译为《魂断蓝桥》也是吻合了中国的审美,强调了优美而凄凉的爱情悲剧。
片名的翻译关乎文化和商业,不能偏颇,随着受众电影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一味求大、求新、求异、过分注重商业性的片名反而引起受众的反感,甚至可能与优秀影片失之交臂。乍一听《三傻大闹宝莱坞》,你可能会不屑一顾,认为可能又是一部类似好莱坞三流影片水平的电影,有哗众取宠之嫌,搞笑中带点庸俗;其实不然,这部印度影片非常风趣、幽默,但绝不低俗,反思当代教育,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一部差点因为译名而错过的优秀影片。其原名为《3 idiots》,《三个白痴》的译名可能更具反讽、更有寓意。位于IMDB第一名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台湾被译为《刺激1995》,香港译为《月黑高飞》,一个译名不知所云,一个听起来像部武打片,不足以支撑起影片丰富的内涵。内地版译名《肖申克的救赎》更优秀,提炼出全片的核心词——“救赎”,自我救赎、他人救赎,并由此展开关于“自由、希望、价值、美好”等一系列主题元素。总之,片名的翻译是跨文化电影传播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必要环节,既要忠实于影片,又要服务于受众,更要平衡艺术价值和商业性。
最后,对电影受众而言,片名的含义只有看过电影之后才能完全理解。看电影之前有一个“印象”,看完电影之后,可能又有一个完全不同的更丰富、更深刻的含义,进而反思片名与主题的关系、电影本身的文化内涵、艺术和商业价值,这一过程是对影片进行“解码”的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观众对同一部影片的评价可能完全不同,受教育程度、个人生活经历、观影经验、文化宗教背景、年龄、政治立场等都是其影响因素。对片名的不同解读充分体现了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特征及“双向、互动、共享”受众自治的现代电影传播新理念。
你可能会因为片名《雷霆救兵》走进影院,但出来后会觉得《拯救大兵瑞恩》更能体现出这部战争影片和其他同题材、同类型影片的不同之处:剧本的新意、真实的战争场景、深刻的人性、八条生命和一个家庭的平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定会让你觉得《拯救大兵瑞恩》这个片名是不二的选择。《绝命调查》或者《铁案悬迷》《命悬一线》《铁案疑云》这些译名可能在你看片前觉得好记、好搜、好看,但也可能因为你丰富的观影经验反而提不起兴趣,因为有太多类似的片名和类似的犯罪类影片,但是当你看完影片后,会觉得《大卫·戈尔的一生》这样朴实的片名才配得上影片本身带给你的震撼:看似普通的案例,其背后隐藏的秘密以及为之采取的极端手段,其力量来自于大卫·戈尔们终其一生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生命的代价来捍卫法律、反对死刑。
同样,看完《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时,你是否会反复思考片名与主题的关系?也许你会被妻子感动,在纳什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认为美丽心灵包含有她;也许你会被纳什的坚强毅力所折服,力克身体、精神上的多重困难,最后达到人生和事业的顶峰。难道这些因素就是该片的成功所在?就是导演朗·霍华德因此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原因?进一步思考会发现,该片最成功之处是导演手法,没有局限于一般人物传记片的纪实风,如《莫扎特》《甘地》《莎翁情史》,而是另辟蹊径,巧妙运用主观视点和客观视点,展现纳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美丽心灵,成功再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纳什内心存在的三个幻想人物:浪子室友——查理·荷蒙;威廉·帕狄——在自然生态部门工作,由总统直接领导,要求纳什参与某项高度机密的工作;玛休——室友可爱的小侄女,失去了双亲。这三个虚幻人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纳什内心由于思维和情感严重不平衡而产生的无意识情感派生出来的三种原型及其代表人物:阴影原型(性格的对立面)——查理,弥补了纳什拘谨的表情和性格,表现纳什内心的孤独、渴望交流的情感需求;英雄原型(性格中的理想自我)——帕狄,表达纳什内心深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阿尼玛原型(异性形象)——室友的小侄女玛休,代表了纳什心中的女性经验。这三个人物深刻反映了纳什对爱情、家庭和事业的渴望。三个虚幻人物所代表的内心情感以及导演独特的表现手法,主观视点和客观视点的巧妙结合、艺术和技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共同诠释了“美丽心灵”[3]。
3 作为文化符号的影片与片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点明了片名和影片的关系。片名和影片本身就是文化符号,受众既是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又是文化传播的传播者。
如前所述,受众对片名关注的深度不止于影片主题,可以上升到导演手法,甚至可以解读影片获奖和成功的关键因素。受众在其中所获得的快感和享受也不仅限于视听刺激,更重要的是心灵感受和精神食粮。受众对影片的影响也不限于短期的上座率和一时的电影热潮和讨论,这种反馈在长时间里反复酝酿、发酵、融合,形成巨大的文化力量,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电影制作本身。
拍于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本是黑白影片,随着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80年代有人曾花巨资给它上色,但被所有的“卡迷”们否定,时至今日,仍作为经典黑白片保留下来,留存一段美好的记忆和文化:神秘异域感的片名、忠贞浪漫的爱情故事,伤感的钢琴曲“时光飞逝”……
《乱世佳人》自1939年问世以来快80年了,但连最喜欢翻拍的好莱坞也不敢尝试。它的片名、它的选角风波、它代表的美国文化精神、在影史上的地位、名著改编的成功之作、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出神入化的演绎、美国制片人制的典范、几易其稿的剧本……无数关于它的台前幕后的故事已成为美国文化和电影的象征和符号。翻拍《乱世佳人》,对好莱坞而言,困难不是技术上的,而是深层次的,诸如“首因效应”造成的“刻板印象”“固有的符号认知心理”[4]等。当下,无论是中国还是好莱坞,暴力、性感、高科技、大投资等元素充斥眼球,形式远大于内容。“尊重艺术、拒绝复制、还原电影本质”这可能是电影制作者尊重受众、放弃翻拍《乱世佳人》的根本原因。
总之,从传播学视野来看,片名如同影片一样,既有文化、艺术内涵,又具商品价值,在电影传播过程中被受众接受、检验、品味和反馈,该过程具有双向性、开放性、主动性、持久性特征。受众既是文化传播的接受者,又是文化传播的传播者,这一过程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1]李安.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视野[J].现代传播,2008(5):78-81.
[2]刘燕南.《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J].现代传播,2006(1):137-139.
[3]刘金玲,高晶.传播学视域下的电影字幕翻译[J].电影文学,2014(2):156-157.
[4]唐芸.人物内心世界的影响表现手法——主客观镜头的巧妙利用[J].电影评介,2009(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