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文学课程改革刍议

2018-03-29翟二猛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文文学课程

翟二猛

(重庆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54)

早在1998年,教育部便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提出了有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性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文化素质教育被视为一切教育的基础与根本,并提出了面向大学生开展语文教育的要求。自此之后,全国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专家学者们也陆续就“大学语文”内涵、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大纲等问题展开讨论,至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果。

与此同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提出“文化自信”,并将文化自信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由此凸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这种战略构想是顶层设计层面之于中华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当前探讨大学课程改革更需在此战略架构下展开。从建设文化自信的要求来看,以文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显然能为其提供持久动力;从教育发展的视角来看,在文化自信建设带动之下,如何开发更利于激发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人文课程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而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人文知识、进而养成人文精神、树立人文情怀、培养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文学教育的确是最生动、最形象、最富魅力的,这是时代赋予理工类高校文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 课程开设状况堪忧

回顾近20年来中国高校大学语文及相关课程开设情况,无疑容易引起消极、负面的判断。

首先,在全校范围开设文学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高校并不多,尤以笔者所在的理工类高校为甚。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只是在部分院系面向部分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更令人堪忧的是,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也存在一定不足,少的只有30学时。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缺乏课时保证,教师教学难以深入开展,学生难以深入学习,双方都只能蜻蜓点水般触及中国文学土壤的表层,人文熏陶的效果不好,有流于形式之嫌。

其次,师资力量匮乏是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普遍存在的难题。对于文学课程来说,师资是必要保证。任课教师除了在课前课后要阅读大量的文学文本,还要结合文学与学生生活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批阅学生的读书报告、小论文、习作等,必要时可能还要指导学生根据文学文本表演情景话剧等,实际工作量远大于其他一般课程。教师名义工作量与实际工作量的悬殊、学校投入度不够,都使得大学语文师资相对匮乏。在笔者调研中,不少学生规模在一两万人的大学,竟只有两三名大学语文教师,导致该课程只能改为选修课乃至停课。如福州大学曾要求全校新生必修大学语文课,但因师资不足,只好改为选修课。

再次,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在师资建设和课时安排等方面明显需要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而一些院校,领导意愿对课程开设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总体课时需要压缩,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发生冲突时,大学语文课很难逃脱“让路”乃至被停课的命运。更有甚者,一些院校迎合社会热点或市场需求,缺乏必要性论证便增设热门专业或热门课程,被“牺牲”掉的便是大学语文这类难以成为热门的专业或课程。与此相关的是,此类课程多为选修,往往考核标准不严,因而成为部分学生躲避考试重压、调剂枯燥学业之下的选择,很多学生往往是抱着“混学分”的心态来学的。上课过程中,学生缺课现象比较严重。

最后,教学理念上,主观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反差。高校文学课程设置不成体系,对课程性质、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比如教学观念守旧导致的此课程不能与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接轨,缺乏问题意识、审美性、人文性以及对学生情感和人格的培养,等等。以上问题均是观念陈旧所致。再如,课程名称也存在一定理解偏差。“语文”二字,容易被一些人理解为高中语文的延续;实际教学中,可能有教师偏重“语”的工具性而弱化“文”的审美性。因此,我们倾向于采用“文学教育”或“文学课程”的名称,文学课程指向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文学教育指向大纲制定和教育理念。这更符合我们设置并改革此类课程的初衷,更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需求。

综上,当前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高校文学课程开设情况堪忧。不论是从大学文学教育本身出发,还是面对新时代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大学文学课程改革都已势在必行。

2 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

固然当前应试教育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其评价制度显得机械而单一,使得教育忽略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新时代下的大学教育,应旨在研究中国高深学问,从而引领中国学问走在世界前沿。而大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强调语文的审美性和人文性,弱化工具性;重在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感受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净化;通过对作品和作家的深入、多角度的解读,提升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进而,在此基础上,生发出对文学的敬畏与向往,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懂得人生的永恒与无常,坚守人性之善。

相比于其他专业或课程的教学过程,文学教育更强调整体感受。因此,对于文学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来说,首先是重新树立一种整体的大语文观,强调语文是一种整体感悟能力,涉及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哲理思考、历史认知、审美趣味等多方面素养,这就要从根本上明确当前文学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应该涵盖丰富。其次是应当把文学作品乃至作家视作独立的审美对象。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是美的,再阐述美生成的原因,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因生制宜”,可从创作等角度来谈。再次,要把文学和学生的人生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打通课内课外的藩篱,以达到沉浸文学、感悟人生的目的。最后,从审美趣味方面,鼓励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验更多元的美,进而可能成为多元美的创造者、维护者。

为了实现上述理念,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更注重开放的知识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由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重视确立学生跨文化的国际视野,更强调多元文化的共融互通,包括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专业之间的融通。尤其是在理工类高校中,理工类专业占主体,而人文氛围淡薄,特别需要给学生以人文知识的视角,穿越文理学科界限,引导其从另一个知识维度思考科学与技术之“善”,更能避免人被科学与技术“异化”之悲剧。文学课程中文化视野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同时教学双方都成为文学体验的参与者、意义探寻的建构者。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文学审美经验,其文化通感意识、科学精神都得以强化,其思考、表达等能力也得以提升,心智结构也将更加完善。

王国维曾在《文学与教育》中提到,“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2]。文学家与文学教育对人的精神的提升是深远的。笔者认为,大学文学课程将在启发创造性思维、传承人文精神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而解蔽生命世界。具体到理工类高校的文学教育,必须满足理工科大学生完善心智结构、提升表达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体现新时代大学生基础知识宽、专业知识精的时代特色。在实际操作中,新的文学类课程由核心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组成课程群,应注意进行课程群或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以课程来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夯实学科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拓展学术视野,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这样的改革顺应了通识教育的时代趋势,也能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助力大学生精神成长。在课程改革中、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双方尤其是教师都应明确文学价值观,钻研教学规律并顺应学习心理,树立精品意识,凸显课程特色。其中,文学经典体现着穿越时空的人文价值理念,当是文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赋予文学教育以永恒魅力。

3 规范教学管理是保障

在当前的文学课程改革中,上述教育理念的落实特别需要科学的教学管理作为外部保障。温儒敏对此曾有过精辟阐述,他认为大学语文并非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而应有所提升;大学语文不能成为一般的文学鉴赏课,也不能成为文学史,而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育其语文素养,从而以课程带动学生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其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3]。这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的实施,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模式间的内在融合,激励教师素养的自我提升,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与完善人格,帮助学生在科学求真之余领略人文之美,保障学生形成文理兼备、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

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其重点和难点,对深化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但在当前许多理工类高校,文学课程被边缘化,相当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便可能从此与文学绝缘。受时代浮躁心态的影响,文学有被平面化、娱乐化的危险。文学课程不仅不应成为平衡课程设置的点缀、学生调剂繁重学业的消遣,反而,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需要进一步发掘,更加需要自上而下的变革。如前所述,笔者认为,理工类高校开设的文学课程,应该开发建设相关课程群,如文学与人生专题讲座、“文学经典鉴赏”“影视戏剧体验与鉴赏”“应用美学”“工业设计欣赏”等课程。古今中外产生了无数闪烁着独特艺术光芒的优秀作品,这能培育理工科大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照亮其专业学习之路,为其提高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新技术探索独具特色的教学新范式,采用经典诵读、大学生戏剧节、演讲与辩论等多样化教学辅助手段,打通专业与通识、结果与过程的壁垒,倡导博雅教育,引导学生善于进行独立创造和理性反思,启发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在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提倡经典原著的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凸显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落实到教学内容上,就需突出教学重点,服务于整个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调整,注重学生实践创造能力的培养。

对于教学管理层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素质塑造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充分理解文学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合理认识必修文学课程,辅助并规范教师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具体实践中,对待教学管理问题要标准严格、统一,严格按照教学规律实行教学管理,杜绝因人设课、超大班教学、无端缺课、照顾低学分和低工作量教师、缺乏课程监督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要严格考勤,必须执行这项关于文学课程考核的硬性指标,未完成者不得毕业。

对于担任文学课程的教师而言,首先应该逐渐养成博学、有责任心、亲和力强、有创作力、有耐心、有幽默感、懂得鉴赏并辅导学生等综合素养。其次,保持对文学的虔诚与敬畏,保持对人生和人性的真诚,坚守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树立高尚的文学情怀,不断升华自己的文学修养。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解读,每一位担任文学课程的教师都应成为美好的发现者、光明的传播者、生命的礼赞者,以言传身教带动学生追寻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寻觅文学与生命的价值,提升自我感受力、思辨力、创作力。再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勇于革新,善于发现新的美好,能够面对情趣各异的学生并善于沟通学生情怀。最后,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大学文学课堂,应该是和谐愉悦的,达成师生之间的真诚理解和信任,唯其如此方能充分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灵碰撞与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教育的参与者、合作者。

4 精选教学内容是根本

上文已述及,文学的深度被时代浮躁心态削平,其丰富的蕴含与魅力被娱乐化,文学课程所承担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重任可能已被遗忘。当前很多高校,或者将“大学语文”流于形式与点缀,或者重实用与技能而轻品格与素养,或者干脆以“应用写作”等实用课程取而代之。因此,精选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大学文学课程能否发挥作用的根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凸显文学教育在其中的核心地位。钱理群明确指出,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一般的人文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人文教育如果没有文学,是有问题的”[4]。钱理群还指出了一般的文学教育与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的一些问题。一般的大学教育越来越知识化、学术化、理论化,学生对文学的灵感,心灵的震撼,文学的感悟,都没有了,而其精神生活越发粗糙化、粗鄙化,对真善美越发失去感觉,人越发物质化、功利化[4]。这都触及到当前文学教育的根本,即如何选择文学教育内容的问题。

基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立持久文化自信的课程宗旨,笔者认为,大学文学课程应该精选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凸显民族特色,融会现代精神,适当辅以外国文学精品,结合有准备、有重点的讨论,重在启发,避免重复教条空谈。凸显民族特色,是为了顺应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能够保证充分发掘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这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共鸣,更易产生陶养的效果,从而建立起深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融会现代文学、辅以外国文学精品,是为了保障学生形成现代视野、国际格局,以适应正在快速发生变化的世界。

新时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仍然以文学作品为主,兼及作家及思潮评介,做到史论并举、赏析结合。牢固树立以作品为主的基本理念,多读各类优秀作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夯实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的基础。理解作家创作心态,更能知人论世。学生通过文本媒介与作家碰撞、沟通、交流,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与人生,也使教学更具深度与力度,更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史论并举,能够涵纳史的真实与论的丰富,才能规避教学过程的零碎与肤浅。赏析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结合感性体验与理性认知,切实有效地提升其感受力、思维力、想象力、创作力等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综合运用上述内容,从而切实解决新时代文学教育的内容资源开发问题,建构趋于合理的大学文学教学范式。

在文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不应再停留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理解等方面的教学,更不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而是要提升到对审美情趣的陶冶上去,要把对语言美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的发现和鉴赏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保障文学教育成为一种审美教育。

为了方便教学的展开与深入,可以辅以各类教学资源,如传统文献资料、富媒体资源、实物道具等等。这大大丰富了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更直观、更生动,保证文学教育能与文学历史和现实充分呼应、互动;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从而更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5 锤炼教学技巧是坦途

传统文学教育大多只注重传授已有知识,教学理念较为僵化、方法较为单一,死记硬背的现象普遍,学生缺少反思和创造。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从显现,导致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根本上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文学理解力、分析力、鉴赏力和审美力的养成,更不利于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

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学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任课教师必须锤炼教学技巧、创新教学方法,改变耳提面命式的训诫型教学范式,不断探索多元、高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将真正不再成为空话,学生成为解读文学的主体,教师像导游一样将作家作品介绍给学生便退居幕后。唯其如此,学生才能主动进入作家的文学世界,与作家沟通、交流。

文学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退场,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努力追求学者化,不断学习,逐步建立动态开放的立体知识结构,建构自己的“大数据”。文学课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综合文化知识和素养,这才能保证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次,教师应善于分析学生需求、兴趣,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的问题、活动,知识评价上做到差异化、个性化,确保个体精神的介入、内在个性的展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活”,既是教师设计之“活”,也是学生习得之“活”。总之,教师参与到从课前准备到课程评价的教学全过程,是学生文学之旅的陪伴者、感染者、引导者、监督者、评判者。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要求,为保证实现交互式、个性化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从传统灌输式教学向探索性教学的转变,教师可采取引导问询式、启发讨论式、组合辩论式、案例分析式、综合体验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对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和整合、分析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应以原著为主,以课外阅读、思考为主,以学生为主。

文学教育的成效之一便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拓展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应在课前列出阅读书目大纲与参考资料,针对理工科学生,应鼓励学生只读原著。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尝试各种题材、体裁的写作练习,从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写作练习应结合自主创作与命题作文,兼顾学生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写作水平,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给予相应的写作建议,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反复练笔。遇到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到自媒体乃至文学期刊发表。

比如笔者曾为广告学专业学生开设文学课程。开篇第一课并不是直接讲解文本或文学思潮,而是直接点明,广告文案也是一种文学创作,从而打开学生认识文学的新思路,拉近了学生与文学的距离。并且,笔者特别设计了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专业、如何阅读与写作等三个小专题,以一系列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也会设计一些话题,如离别,鼓励、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随着教学的展开,笔者有意识地结合现实问题,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命题创作,如“文学于我”“文学与我”,也有一些给定话题的广告文案创作,这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至于课程评价,应努力打破单一应试性评价的模式,可引入学生互评、注重综合表现等机制。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视野开阔,随着听书、读图以及文学阅读新方式的出现,传统讲授和应试考核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考核权重上,可打破传统的轻平时表现而重课堂考察的模式。笔者认为,课前阅读与课堂表现应占60%以上,课后测试应占30%以下,考勤比例可酌情调整。一方面,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团队,每队不超过5人,由教师根据学习情况分配任务,指导学生合理分工。经过充分的团队讨论、资料搜集,形成各自的解决方案,最后在课堂展示。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难易适中。另一方面可把现代媒介运用到课堂上,以新媒体的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强调师生有效对话,让学生在朗读吟诵的体验下,在团队的课堂展示中,将语言之美与生命之美浸入心灵。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也应打破教师占主导的局面,可引入学生互评等第三方评价方式。作为陪伴者和引导者,文学课教师应尽可能参与到学术的文学体验中,成为其文学体验的真诚伙伴,由技悟道,以共情心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和文化品格。

[1]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 培育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8.

[2]方麟.王国维文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48-49.

[3]徐维,杨晨光.“语文”重回大学必修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7-04-17(2).

[4]钱理群,张英.钱理群:重心是文学教育[N].南方周末,2007-05-24(27).

猜你喜欢

人文文学课程
人文
我们需要文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