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达斡尔族民族传统药物学调查△

2018-06-21张磊孙亚红伊乐泰李旻辉

中国现代中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药用总数

张磊,孙亚红,伊乐泰*,李旻辉,*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2.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传统药物学是指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断的利用他们现有生存空间的天然物质(动物、植物、矿物),总结与大自然及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代代相传,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和种族特色的传统药物,并在这种传统药物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各自的医药体系[1]。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总数在2010年为76 255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占全区本民族人口总分布的90.45%[2]。远在几千年以前,达斡尔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和各种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医药知识,确有疗效的民间用药至今仍流传于达斡尔地区。如“库木勒”,汉语名称为柳蒿芽菜,来源于菊科蒿属柳叶蒿(ArtemisiaintegrifoliaLinn),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用于治疗高血脂症、饮酒过量、胃出血等[2]。但由于历史上达斡尔族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中国历代中医药著作及史料对达斡尔族的药用真菌、动物、植物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与临床经验记载,其应用功效主要来源于民间走访调查,拜访老一代本民族的医术高人,口述多年临床经验来记载本民族的医术。通过实地采访对收集到的医学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同时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利用及品种鉴定长期特别杂乱,其中药用动物与植物面临濒临失传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和植物的种类,特别是对其地理分布进行调查与整理,为达斡尔族民族传统药物学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查阅文献记载

通过查阅中国历代本草著作(《中药大辞典》《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丛书》《中国植物志》《全国中草药汇编》《东北植物检索表》《内蒙古植物志》《内蒙古植物药志》《内蒙古动物志》《呼伦贝尔植物检索表》)和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学位论文,对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和植物的药用信息进行了整理与汇总。

1.2 野外资源调查和药用真菌、植物采集

在地方药农和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人员的协助下,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达斡尔族人民药用真菌、动物和植物的资源分布与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采集了大量达斡尔族常用药用真菌和植物,并制作成标本。根据《内蒙古植物志》相关记载和标本馆的原真菌和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为了系统全面的整理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和植物的传统疗效,在采集植物标本和采访民间医生的过程中,积极地与协助工作的地方药农和从事医疗卫生行业人员进行了交流,记录了所收集药用真菌、动物、植物与所咨询的药用动物的俗名、药用部位和疗效等信息。

1.3 整理地方博物馆与植物馆关于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记录

为了更宽泛细致地收集达斡尔族真菌、动物和植物的药用信息,对中国民族园、北京数字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馆、莫力达瓦萨满文化博物馆、达斡尔民族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达斡尔民俗馆、大兴安岭资源馆、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内蒙古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所收集的达斡尔族真菌、动物和植物的标本、照片和文字记载进行了查阅,收集到了其名称、生长环境及分布、药用功效等原始记录信息。

2 调查结果与讨论

为了方便比较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传统疗效的异同点,对《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丛书》、《内蒙古动物志》、《内蒙古植物志》等文献调查结果进行汇列[4-6],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传统疗效

续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共有32科,其中真菌类有2科、动物类有14科、植物类有16科,分别占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总科数的6.25%、43.75%、50.00%,动物类和植物类药占主体。

从表2可以看出,达斡尔族药用动物入药部位共14种。其中使用胆的药用部位最多,共有5种,占达斡尔族药用动物用药部位总数的18.52%,如熊、猪、羊等;其次是骨骼、肉、整体入药,均占总数比例11.11%,如麅(骨骼)、中华鳖(肉)、中国林蛙(整体)等;使用心脏、油脂、分泌物入药的动物分别有2种,均占总数比例7.41%,如心脏(梅花鹿)、油脂(狼)、分泌物(林麝)等;使用肾、肝脏、腿茎、毛、茸、胎、背甲入药部位的动物皆为1种,占总数比例3.70%,如麅(肾)、鹿(茸)、鹌鹑(腿茎)等。

从表3可以看出,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和植物中,使用花、果实、种子药用部位最多,共10种,占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和植物用药部位总数的37.50%,如兴安杜鹃(花)、蒙古口蘑(真菌果实)、木耳(真菌果实)、苍耳(种子)等;其次是枝叶、皮、茎、嫩芽入药的植物最多,占总数比例28.13%,如接骨木(枝)、白桦(皮)、柳叶蒿(嫩芽)等;使用根、根茎、根瘤的植物有6种,占总数比例18.75%,如防风(根)、白头翁(根)、山刺玫(根瘤)等;使用全草、全株、地上部分入药部位的植物最少,共5种,占总数比例15.63%,如冷蒿(全草)、薤白(全株)、香蒲(地上部分)等。

表2 达斡尔族药用动物的用药部位统计

表3 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和植物的用药部位统计

表4 达斡尔族药用真菌、植物、动物药用功能统计

从表4可以看出,在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中,除了其他类占最多是由于多个功效汇总在一起共22种,占总数比例36.06%,如黑木耳(便秘)、麝香(癫痫、避孕)、中华鳖(背甲:腹泻)、兔毛蒿(肺炎)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用真菌、动物、植物总数比例最大,达22.95%,如柳叶蒿(嫩芽)、黄花菜(叶)、白桦(枝)等;其次是祛风湿功效的最多,共有10种,占总数比例16.39%,如麅(骨骼)、大嘴乌鸦(肉)、北乌头(快根)等;补虚功效的共有7种,占总数比例11.47%,如梅花鹿(茸)、麅(肾)、榛(种子)等;养心与补气养血活血功效皆为4种,均占总数比例的6.56%,如赤狐(心脏)和珍珠梅(枝)。

根据药用功效,给药方式为内服、外敷即内治与外治两种形式,主张对症下药,用药处方精炼,多用生鲜草药、动物器官,针对性极强。植物药如香蒲科香蒲(Typhaorientalis)的地上部分,入伏后采集鲜用,取本品铺在炕上,患者卧在上面并盖上被,热气蒸出汗,一小时即可,用于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全身疼痛;而动物药如猪科家猪(SusscrofadomesticaBrisson)的生鲜胆囊,获取新鲜胆囊后,用苦胆直接裹在手指头或脚趾头患处,直到胆汁自行干枯为止,主治手指头或脚趾头碰伤、感染及其他伤痕。

有趣的是同一植物在不同民族药用功效有所不同,如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达斡尔族用草乌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牙痛、中风等症,但蒙古族用草乌主治流感、急慢性肠刺痛、痈疖、丹毒、白喉、炭疽、脖颈僵直、“陶赖”、“赫如虎”、关节疼痛、偏瘫、心“赫依”等而且效果较好,这可能与当地民族的用药习惯有一定关系。不同民族使用的处方不同治疗的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文化不同导致用药功效也就有可能不同。

内蒙古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种类众多,其中大部分为民间用药,且疗效显著,但它在植物化学、药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缺乏数据,因此很有必要在这几个方面对该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达斡尔族药用真菌、动物、植物在民间的应用提供客观与科学的依据。

[1] 罗天诰.传统药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C].彝族古文献与传统医药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270-276.

[2] 杨源.内蒙古达斡尔族人口发展状况和特征分析[J].内蒙古统计,2016,(03):45-47.

[3] 托娅,鄂英.达斡尔族的保健植物昆米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1,(04):15-16.

[4] 中国中药中药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中药资源丛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 内蒙古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动物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1.

[6] 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植物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7] 罗布桑.蒙药学[M].呼和浩特:民族出版社,1989,286-288.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药用总数
研学课程开发视角下达斡尔族谚语的应用与传播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鄂铁柱: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达斡尔族传统利用野生生物资源的乡土知识研究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中国将拉开药用辅料行业的整合大幕
互帮互助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