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2018-06-21刘海军
刘海军
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低血浆蛋白、高脂血症、水肿、大量蛋白尿等,可因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部分患者可伴有肾小球滤过率,具有病程长、预后差、发生率高、发病急骤等特点[1]。早期常实施传统激素治疗,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时间使用,可导致机体出现耐受性,且副作用较高,不利于患者接受,对此部分学者提议实施中医技术治疗[2]。而本文旨在探索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共有100例,对其抽签分组,分为两组,各50例。入选标准:患者均存在尿量增多、水肿、精神状态萎靡等症状;患者均无激素药过敏现象;患者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现象。观察组患者2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4.84±4.85)岁,平均病程(5.74±1.22)年。对照组患者28例为男性,22例为女性,平均年龄(54.16±4.29)岁,平均病程(5.63±1.5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激素治疗,标准给药方式:早期剂量为强的松1次/d,每次清晨口服1.0 mg/kg,根据尿蛋白转移情况,逐渐减低药物剂量,直至维持在0.5 mg/(kg·d)为止。
观察组采用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激素治疗方式如对照组。中药治疗方式:早期激素治疗时,中药处方为:10 g猪苓、10 g防风、10 g丹皮、15 g山药、15 g白术、30 g黄芪、15 g熟地、15 g泽泻、15 g车前子、15 g党参、3 g肉桂、3 g制附片;在激素使用中期至减量前,中药处方为:30 g益母草、20 g桑椹子、15 g连翘、15 g白芍、15 g泽泻、15 g车前子、15 g丹参;激素治疗减量后中药处方为:7 g三七、10 g五味子、10 g丹皮、10 g赤芍、15 g益母草、15 g丹参、15 g麦冬、15 g山药、15 g茯苓、15 g车前子等。将所有药材熬成汤汁,1剂/d,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3]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总有效率、尿蛋白水平、血浆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0.5 g,无凹陷性水肿,且临床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0 g,伴有轻度腹水,下肢稍有水肿;无效:患者存在大量腹水,阴囊、下肢均存在凹陷型水肿。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血浆蛋白/(g·L-1) 尿蛋白/(g·L-1) 血尿素氮/(mmol·L-1)血肌酐/(μmol·L-1) 血尿素/(mmol·L-1)观察组 治疗前 21.85±2.61 5.47±1.37 15.69±2.74 251.76±5.52 26.67±3.85治疗后 36.79±5.18*# 0.23±0.41*# 5.14±0.58*# 95.87±7.64*# 5.14±1.42*#对照组 治疗前 21.74±2.43 5.83±1.54 15.57±1.64 251.43±3.50 27.46±2.38治疗后 30.28±3.18* 2.33±1.05* 10.87±0.52* 168.52±4.78* 19.53±4.97*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少尿1例,胃肠道反应1例。对照组发生少尿5例,胃肠道反应8例,纳差5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的36.0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3,P=0.000<0.05)。
3 讨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好发病,发生因素较多,比如急性肾损伤、感染、疾病因素、未规范使用激素治疗、遗传因素等,干预不及时,容易导致血栓栓塞综合征、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时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同时也可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4]。早期临床学者认为,足量的激素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肾功能,但随着相关报道的增多,部分学者存在争议[5]。
从中医角度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虚劳”等范畴,主要是与气虚血瘀有关,中医学谓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属于后天之本,因此治疗原则为补肾益脾、降浊化湿[6-8]。在早期使用激素过程中,容易因为脾、肾等原因造成水肿,因此需配合猪苓、防风、丹皮、山药、白术、黄芪、熟地、泽泻、车前子、党参、肉桂、制附片等药材,发挥复元固效、滋阴减毒、化气增效等功效,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其能够降低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等副毒反应,提高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和激素结合位点的含量。在激素治疗中期,容易因为血液高黏、高凝状态发生副毒反应、疗效不佳等现象,对此我院加用了益母草、桑椹子、连翘、白芍、泽泻、车前子、丹参等药材,其中丹参、益母草具有活血功效,能够修复肾脏病理改变,改善肾脏微循环,促使血液高黏、高凝状态的恢复,诸药合用,方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全血黏度等现象,改善血液高黏状态。在治疗后期,联合实施三七、五味子、丹皮、赤芍、益母草、丹参、麦冬、山药、茯苓、车前子等药材,其能够抑制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总体蛋白储备,改善低蛋白血症,提高蛋白质合成率,促使骨骼肌蛋白和肝脏白蛋白的合成,改善肝肾功能。
常规情况下,大部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表现为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等[9-10],对此我院将肾功能、尿蛋白水平、血浆蛋白水平作为评定疗效标准。分析本次试验,可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血浆蛋白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联合治疗能够保护肝肾功能,调节脂代谢,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调节免疫,改善肾脏微循环。
综上所述,中药联合激素常规治疗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作用性强等特点,用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能够改善肾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1]张全乐,张红霞,关光普,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病机篡要[J].中国医药导报,2015(19):85-88.
[2]方镇福,林秀春,戴秀娟.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8):89-90.
[3]徐燕莉.中西医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91-92.
[4]李静,余信国.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27(9):1170-1172.
[5]王站旗.黄葵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1):243-244.
[6]孟春歌.保肾消浊汤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1259-1261.
[7]焦宏丽,杨雪花.中医辨证联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3):171-172.
[8]张莉,张志强.中医辨证联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1):98-100.
[9]魏极伟.中医辨证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197-198.
[10]梁西红,杜治锋.前列地尔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激素依赖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现代中医药,2013,33(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