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挂”的人生

2018-06-20Leah

科学Fans 2018年5期
关键词:首因效应尼克作弊

Leah

提到“开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游戏“开挂”。曾经的原生游戏程序不像现在这样追求开放,不能将辅助程序制作为游戏内的插件或扩展包,只能通过第三方入侵程序,在游戏程序运行的时候“挂”住游戏内的程序接口,实现作弊效果。这种行为用客观描述总结就是:通过某种外界手段,实现自身当下的快速“优化”。而这样的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驱动呢?

A “开挂”之心,人皆有之

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的形势下,就算是一个小游戏,如果加入了好友排行榜,就会有人想占领榜首,争“第一”的名头。这种“比就比,谁怕谁”的心态在竞争的环境下是相当合适的,能催促自己提高自身水平,也是进步的原动力。谁不想像动漫中的主角那样实力无敌,又能力完美呢?

然而游戏天赋不是所有人都有的。为了能够在游戏团队中彰显竞争实力,一些人通过外部手段迅速“提升”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开挂”,开挂者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建立了较高地位,但这仅局限于互动初期,也从侧面验证了首因效应,给人一种“你好像真的蛮厉害”的错误信息。

首因效应

也称第一印象,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B 畸形的竞争心态

作为社会性生物,利益是人类用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存在。现实中,通过额外的手段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比如考试作弊行为。而这种行为的产生往往就是竞争环境下的利益驱动。不管是游戏“开挂”,还是考试作弊,也包括在竞技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等行为,都有一定的利益驱动。

心理学家Geoffrey Miller提出,竞争是社会常态,但每个人与他人竞争,不仅只是内在实力上的竞争,也在通过向周围人发出自己“牛”的信号来竞争。这些“我真牛”“我最强”的信号,可以让人们了解到,作为伴侣、朋友或协作者的可靠度。但到了“开挂”的地步,就变成了一种畸形的竞争心态了,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其代价也是不言而喻的,不断通过展示自己来消耗能量,无限向周围发送不实信号,反而容易失去最初的优势。

当然,也有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在作祟。当你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对后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便忍不住想要尝试以求心安,加上周围人的怂恿,“别人都在做,我也想试试”的念头便会深入脑海。久而久之产生依赖,直到“不作弊好像觉得缺点什么”的程度。

从众心理(Hercmentality)

指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会使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取和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大流”就是一種从众行为或从众心理。

C 难以抗拒的“奖赏效应”

至于为什么会“开挂”或是作弊成瘾,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是“奖赏效应”:当人做出某一决策后如果被证实正确并产生了好的结果,大脑会向负责决策的区域发送“奖赏”信号,这会促进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简单来说就是,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喻快的经历,就能让人顺其自然地继续重复做某事。当然,这是从养成良好习惯、克服某个困难的角度来谈。

对“开挂者”而言,体会了当下的快感后,奖赏机制变得非常简单——“开挂,爽”,那就“继续开挂”,简单且粗暴。追根究底,诸如此类的快感追逐,前提都是将自己放在了“劣势位置”,企图通过外力,完成快餐式的自我加强。那么下一次,下下次呢?越是依赖,越会对下一次的挑战产生恐瞑与自我怀疑,也就越加不清楚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真实实力,不知道在没有“开挂”加持的情况下,凭借自身力量能否办到,最终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作弊行为”。这样持续下去,与成瘾模式类似,追求当下的享受,忽视长久的“副作用”,到了后期,即使作弊带来的即时效果已不能带来快感,但若不按原有的行为机制进行,内心就会感到痛苦。

D 真正开挂的人生

事实上,所有看似开挂的人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澳大利亚著名演讲家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但他勇于面对身体的残疾,创造了无数生命的奇迹。我们难以想象,骑马、打鼓、游泳、足球,这些其他人必须用手足才能完成的事情,他竟然能一个都不落下。尼克的人生像是突然开了挂,但假如我们一帧一帧留意他的人生,会发现并不是“突然”这么简单。通过长期的训练,尼克才能够用残缺的左“脚”保持身体平衡,进而开始体育运动。我们可以说他在“开挂”,但却是开的自己的“内挂”: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优化自身配置。面对生活的挑战,他实实在在地增加了自身的“营养”。

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竞技活动,我们不妨把每一次失意或得意,都当作是人生的经验值,在平和的心境中,一步一步完善自己的人生。

猜你喜欢

首因效应尼克作弊
作弊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重视首因效应,引导支教初见
首因效应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一只叫尼克的狗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简论新闻采访中的“首因效应”
作弊等
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