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的四个新特性
2018-06-20吴晓波
吴晓波
如果你问我,2018年以后中国的整个经济格局要--用什么词来形容,我想了半天,想到一个词,不知道对不对,这个词是“新中心时代”。我们不妨来看看产业经济层面所发生的事情,都有哪些呢?我觉得出现了四个新的特征。
第一,大众消失,圈层文化盛行。过去几年中,有一个年份挺重要——2015年。2015年以前,所有研究中国消费市场的人都认为它是一个哑铃型市场:一头是超级有钱的高净值人群,另一头是低端消费人群。2015年之后,中产阶层开始主导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变成一个橄榄型市场。理性消费者替代感性消费者,国家的理性消费能力开始增加。审美也开始大规模地出现圈层。所谓的统一市场已经消失,每一个消费者根据三个要素自我区隔:年龄、财富、审美。市场变成彻底的圈层化、碎片化的市场。
第二,需求导向,智能再造生产。今天中国产业市场最大的变化发生在生产线,发生在公司的组织内部,甚至改变了中国的产业模式。而这些发生在供给端的变化,是由需求端推动的。整个市场被切分,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由于人需求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商业模式。由此可以看到,随着消费端不断地圈层化,工厂内部模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第三,审美优先,必需让位美好。美这件事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一句话叫“颜值即正义_设计成为新的生产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前提下,人们购买一个东西的理由,已经不再是需要它,而是喜欢它。比如白酒,大部分人搞不清楚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混合香型。但是他们会选择洋河·梦之蓝,是因为感情上有共鸣。未来,人在审美上、在自我学习和提升上的消费会越来越多。如果说前面大众消失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了穿越式的空间,那么审美优先则为优质产品提供了空间。
第四,产业洗牌,科技颠覆能力。我认为产业洗牌的速度会变得越来越快。中国所有产品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景象,就是当一个产品三年内销售量持续增长,就一定会有大量的人涌进来,打起价格战。但是,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他们购买一个商品是认品牌、认品质、认服务,而不再是价格。所以,未来的产业洗牌,依赖的将是技术创新推动的消费需求快速更迭。兩年前大家对一些产品的想象,比如不需要汽油的汽车、能够自动检测食物是否腐烂的冰箱,如今都成为了事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的产品都可能被重新想象。
这就是站在2018年,我们看到的中国商业发生的变化。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变化都是从边缘开始的,它都不是一个中心式的模型,都是从边缘开始,然后通过技术变革、商业模式和消费者需求的迭代完成的变化。
我们仍然处在一个很动荡的时代。今天很多中国人都处在极度焦虑状态,我们的注意力非常分散,有时候我们会表现得非常愤怒,有时候又对前途充满着好奇,有很多的疑问。所以,最后我想把《激荡三十年》里的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今天还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