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018-06-20莫彩云
莫彩云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它往往以精神为载体,决定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价值观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
案例一:“你愿做那只镰刀头羊吗?”
一位老师上《斑羚飞渡》一文,课中教师通过找课文中的词句、段落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镰刀头羊为整个家族延续的奉献精神。本来这节课可以圆满收场了,可教师最后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的体验。大部分学生都是“要学镰刀头羊那样,做一个奉献的人”,可有一个男生却说:“我不会像镰刀头羊那样,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活下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老师对此没有一点准备,大声训斥:“你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奉献精神,恐怕将来你遇到这类情况一定会苟且偷生。”
这位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得来的是训斥和讽刺。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位学生有什么错呢?那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反应,更是对生活热爱的表现。
案例二:“假如你的父亲是这样,你会怎么做?”
一位教师上《背影》一文,他重点引导学生对父亲去买橘子时攀爬月台的一连串动作认真表演,对全文进行了思想分析,剖析了父亲的形象,并象征性地对学生进行了人格教育。课堂快结束时,老师向学生提问:“假如你的父亲是这样,你会怎么做?”经过思考后,学生回答出许多答案:我不会让父亲去买橘子;我会流下眼泪;我会感激父亲一辈子,等等。
教育重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作为教育者,不能脱离学生,更不能脱离学生所处的生活空洞说教。因此,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把生活作为教育学生最好的教材,从生活中、从小事上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充分利用学生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冲突,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识别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建立起沟通的渠道,让学生话有地方说,问题有地方解决,于迷茫中能找到出路。当学生对事物存在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价值取向时,他们就有表达的愿望,一旦这种愿望不能实现,自己的观点、看法不能得到正确评价,就可能导致价值取向迷茫,无所适从。师生间建立起通畅的沟通渠道,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上显得尤为重要。
二、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价值观
案例:“认真分析保尔形象”
我校语文教研组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读名著活动。一语文教师在班内要求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分析保尔的形象。两个星期后,该语文老师检查了班内学生所分析的保尔形象,发现学生笔下的保尔形象都是一样的,也符合教科书上的所谓标准答案。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读这本书,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在书中只找到有关保尔形象的段落读,没有一人对文中的思想进行分析,去感受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
怎样从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我认为要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必须让阅读“独立起来”,明确阅读的目标———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學生获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品、怀疑探索的能力,为学生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还要内外结合、厚积薄发。教师在抓紧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人归纳出少年儿童读书的五种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时间需要。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阅读心理特征的。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其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寻找自己的乐趣。因此,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让学生放开思想自由地读书,自由地感受作品中的人文素养。
学生要读书,教师更应该读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人文素养,要有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一要渊博,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所涉猎。二要丰腴,要广泛涉猎,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的文化“血肉”,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翻开新的教科书,在“综合性学习”中,“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内容的编排,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挑战。
三、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价值观
案例:“全班只有三个‘妈妈”
我在班内组织了一次以“我的母亲”为题的作文课。班内48名学生通过两节课的时间写出了自己的母亲。经过认真评选,学生所写的妈妈只有三个形象:一是慈祥的妈妈,妈妈爱自己,却又十分严厉;二是苦难的妈妈,家里很穷,妈妈一心一意为了这个家,累坏了身子;三是优秀的妈妈,妈妈是国家干部或工作人员,勤政为民,人民十分拥戴她。
作文中的假话、空话、大话对学生日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说真话、写真话也是一种行为习惯、思维习惯。说真话的人,未必每说一句话都要想想是不是真话,想好了、确认了才说出来;写假话的人,未必意识到自己在造假,习以为常而已。学生习作的虚假编造势必会直接影响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以及思维习惯的养成。这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潜在的、深远的隐患。
学生作文时之所以胡编乱造,不切实际,其原因很多。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正确认识,缺少应有的真正的生活感受等。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情感,这就要求老师注意去激发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完整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失落了学生个性的作文,是没有灵魂的作文,要鼓励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如果学生能在不受压抑的情况下去写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事,内容是不会雷同的。
(作者单位:湘潭县石鼓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