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的特色教育研究
2018-06-20宁童年
宁童年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中存在的文化课基础薄弱、心理素质差等具体情况,为促进学校全面发展,提出了大力发展体音美教育,积极创建体艺特色示范学校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并要求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效实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艺活动中体验师爱,感受集体的力量,享受成果的喜悦,让学生学会在逆境中奋进,学会调节情绪,提升自信。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要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组织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努力探究的课堂活动,不断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目标
高一新生由于受学习环境的改变,新同学之间的相处,学校管理方面的不适应等原因,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情绪的紧张、情感上的孤独、学习上的无助,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活跃、对学习没兴趣、与同学不想交往等心理问题。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科特点,及时的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所以,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观念、新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的创设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师生活动、生生活动要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与每一位学生的提问、答疑、辅导、纠错等互动活动,做到关心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的得失、关爱学生的成长。在教师积极向上、阳光快乐的教学中对学生积极的开展心理辅导,使学生开发心智、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二、转变教师角色,构建和谐课堂
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知己,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构建民主、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互动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包容他们在活动中的错误,理解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特征与心理品质。教师要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引导全体学生不断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民主、和谐的美术课堂活动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优秀的学生要通过引导与启发,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形成精益求精的思想意识与充满自信的心理品质;对中等的学生教师要以爱的抚慰,帮助他们激发学习的活力,不断形成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品质;对一些在学习上比较愚钝、顽皮自卑的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感,及时的帮助与鼓励他们激发学习的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与积极上进的思想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师生才能够做到彼此互敬互爱,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挖掘教学内容,巧设教学方法
美术教材作为美术教学的主要载体,有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要素。教师只有通過不断的探究美术教材的内容,不断挖掘育心教育的资源,才能在备课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活动渗透在教学目标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目前高中美术教材中包涵着许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学生的养成教育、遵纪守法的培养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等,教师都可以通过高中美术教学活动来实现。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服装设计》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通过让学生观课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艺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然后以优美的语言,让学生享受教师创设的讲解与示范,最后组织学生开展“设计古浪五中校服”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及时的对设计得好的同学在掌声中给予鼓励与表扬;对存在困难的学生要耐心的指导与帮助,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出现的错误,鼓励他们认真设计,反复实践,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对目前中学生校服的看法,然后提出自己心中的校服设计思路,并设计完成,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表现,真诚的期待他们成功。这些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就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成功与失败的内心体验,感受了教师的赏识与鼓励、帮助与支持,培养了他们的竞争、合作、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习的动力,增强了自信心。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中外美术经典鉴赏、历史书法作品欣赏等活动,潜移默化的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体音美教学活动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古浪县第五中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重要教学措施。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成才道路上学会求知、求存,学会做人、做事,学会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特色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每一位体艺教师的重要职责。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