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对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2018-06-20王丽梅

中外医疗 2018年6期

王丽梅

[摘要] 目的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对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口腔科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治疗结束的118例患者,分析总体,及不同牙位的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根据平均刷牙频率分为≥3次/d和<3次/d两组,分析刷牙频率对软垢指数、脱矿指数的影响。结果 患者的1 732颗牙齿,患者发病率和脱矿率分别为71.2%和10.8%。其中脱矿率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上侧切牙(20.4%),上中切牙(14.0%)和下侧切牙(12.7%),最少的是下第一磨牙(5.1%);脱矿程度:0级1 547例,占89.3%,l级102例,占5.9%,2级70例,占4.0%,3级6例,占0.34%;刷牙频率≥3次/d组软垢程度下降更更加明显(P<0.05);刷牙频率<3次/d组脱矿指数上升更加明显(P<0.05)。结论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过程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在切牙部位,应加强相关的预防措施并进行及时处理。

[关键词] 口腔正畸矫治;固定矫治器;牙釉质脱矿

[中图分类号] R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2(c)-0074-03

Clinical Study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Orthodontic Orthodontic Appliance

WANG Li-mei,SONG Hong-wen,YANG Ru-cun,SU Hong-hua

Stomatology Department, Dali Peoples Hospital, Dali, Yunnan Province, 67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the clinical enamel decalcification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fixed appliances. Methods A total of 118 patients with orthodontic appliances fixed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to analyze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n different teeth.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brushing frequency divided into ≥ 3 times/d and <3 times/d two groups, the effects of brushing frequency of soft dirt index and demineralization index were analyzed. Results 1732 teeth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patients and demineralization rate were 71.2% and 10.8% respectively. The demineralization rate in the top 3 in turn was the upper incisor (20.4%), the upper middle incisor(14.0%) and the lower incisors (12.7%), the least is the first molar(5.1%); the degree of demineralization: grade 0 in 1 547 cases, accounting for 89.3%, 102 cases of grade 1, accounting for 5.9%, grade 2 in 70 cases, accounting for 4.0%, grade 3 in 6 cases, accounting for 0.34%. The frequency of brushing The level of soft dirt in group ≥3times/d was even more obvious(P<0.05). The rate of demineralization index was more obvious in brushing frequency <3 times/d (P<0.05). Conclusion During orthodontic appliance, the incidence of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is high, especially in the incisor site. Relevant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promptly treated.

[Key words] Orthodontic treatment;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Enamel demineralization

现阶段在临床口腔矫正上,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的应用较为普遍。然而,相关报道表明,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患者经常會出现牙釉质脱矿现象,有些牙齿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破坏口腔健康。使用正畸固定矫治器会使得口腔清洁的难度增加,菌斑积累,进而使得患者牙周围环境发生各种的异常现象,最终会增加牙釉质脱矿的情况[1-2]。该文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对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口腔科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治疗结束的118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口腔科进行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正治疗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在12~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2±6.4)岁;所有患者中安氏I类、Ⅱ类、Ⅲ类患者分别为41例、38例、39例;治疗前,患者的牙软垢指数为(3.51±0.07);通过上、下颌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治疗时向患者宣传口腔卫生相关的知识,让患者采用改良的Bass法刷牙,每次刷牙的时间要超过3 min,每天早晚、餐后均需要刷牙。患者每次进行复诊的时候,需要向患者说明正确的刷牙方法,保证患者刷牙方法与刷牙频率的正确性、合理性;治疗疗程平均为(19.1±2.8)个月。在争取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调查问卷调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刷牙频率,并结合调查结果,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刷牙频率<3次/d 的患者为80例,刷牙频率≥3次的患者为38例。该次研究纳入指标:①矫正治疗前,患者的牙齿较为光滑,没有发生合并釉质脱矿问题;②患者不存在偏侧咀嚼、用口呼吸等不好的习惯;③患者上下牙弓对称,牙体硬组织发育情况较好。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固定矫正治疗,治疗后用乙醇(75%)对牙面进行清洁(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患者上下颌,左右第一磨牙间,全部牙齿唇、郏面),分析患者总体及不同牙位的牙釉质脱矿情况,包括脱矿牙数和脱矿指数、脱矿程度、脱矿率。对脱矿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患者牙釉质表面染色斑点数、探测情况以及白垩色斑点数等情况进行,判断的标准为:①0级:患者牙釉质的表面呈现出光滑、透明,无病损现象;②1级:患者牙釉质的表面有轻微的白色斑点,斑块面积占牙齿面积的1/2;③2级:患者牙釉质的表面出现中度的白垩色斑点,斑块面积占牙齿面积比例超过1/2;④3级:患者牙釉质的表面有较为严重的白垩色斑点,牙齿上长满了斑块,经探测比较松软,并且有龋坏现象的出现。脱矿指数(EDI)的计算公式为:EDI=所有牙齿各部位脱矿程度记分总和/全部牙齿区域数,全部牙齿区域数=全部牙齿数×4。采用软垢指数评价软垢程度:①0为牙面无软垢;②1为牙面有散在的点状软垢;③2为牙颈部有薄而连续成带状软垢,不超过1 mm;④3为软垢覆盖面积下于牙面1/3;⑤4为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2/3之间;⑥5为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

1.3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牙位牙齿脱矿情况

在118例患者的1 732颗牙齿中,84例患者发生了牙釉质脱矿现象,其中脱矿率、发病率分别为10.8%、71.2%;上侧切牙、上中切牙以及下侧切牙部位的脱矿率分别20.4%、14.0%、12.7%,排在前3位;下第一磨部位最低为5.1%,上中切牙(14.0%)和下侧切牙(12.7%),见表1。牙釉质脱矿区域主要位于托槽龈方区域及托槽周围。

2.2 不同牙位牙齿脱矿程度

1 726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1 547例,占89.3%,l级102例,占5.9%,2级70例,占4.0%,3级6例,占0.34%;其中0级下第一磨牙为首位,l级上侧切牙为首位,2级下前磨牙为首位,见表3。

2.3 不同刷牙频率的牙齿脱矿情况

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软垢程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显著降低,其中刷牙频率≥3次/d组的降低程度更大,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脱矿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脱矿指数均显著上升,其中刷牙频率<3次/d组的上升程度更大(P<0.05),见表4。

3 讨论

3.1 正畸患者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在该次研究中,118例患者1 732颗牙齿中,有84例患者发生牙釉质脱矿现象,其中脱矿率、发病率分别为10.8%、71.2%。研究结果表明,在正畸治疗中,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牙釉质脱矿发病率非常高,在临床上是不能忽略的问题。该次研究发现,脱矿率从高到低的一次为上侧切牙(20.4%),上中切牙(14.0%)和下侧切牙(12.7%),最低的是下第一磨牙(5.1%),另外不同牙位牙齿脱矿程度研究发现,1 726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1 547例,占89.3%,l级102例,占5.9%,2级70例,占4.0%,3级6例,占0.34%;其中0级下第一磨牙为首位,l级上侧切牙为首位,2级下前磨牙为首位。上述结果表明,牙釉质脱矿主要发生于正畸托槽龈方的釉质部位,其次是托槽近远中的釉质上[3] 。就牙釉质脱矿程度与数量而言,上颌牙齿显著高于下颌牙齿,上颌前牙区域更加突出。所以,应当对上侧切牙等脱矿率比较高的部位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时刻保持口腔的清洁。

3.2 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防治措施

研究指出,牙釉质脱矿过程可以分为早期、后期脱矿两个阶段,其中早期脱矿的发生是因为装置矫治器的时候,发生釉质间质溶解问题,釉质表层的矿化物会丧失[4-5];后期脱矿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安置的矫治器影响了口腔的清洁,进而为细菌提供了相应的生长環境,使得菌斑出现聚集,pH降低等不利条件,进而致使釉质脱矿现象的发生 [6-7]。也有研究发现,治疗过程中使用酸蚀剂也会导致脱矿现象的发生 [8]。变链菌是引起釉质脱矿的主要细菌,如果唾液中变链菌数超过106 Cfu/mL,则表示具有高龋危险性。此外,唾液、治疗结束后的釉质再矿化以及饮食等均是影响牙釉质脱矿的重要因素。对此,应采取如下的措施来进行防治[4]。

①对牙釉质脱矿的预防,首先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牙软垢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显著降低,其中刷牙频率≥3次/d组的降低程度更大,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脱矿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脱矿指数均显著上升,其中刷牙频率<3次/d组的上升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确保患者刷牙方法、刷牙频率的正确性、合理性能够降低牙软垢与脱矿的程度。②进行矫治的过程中,应用氟化物制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牙釉质脱矿现象的出现 [5]。推荐患者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或者每晚用日产护牙素涂在牙面上。

③进行正畸治疗时,医生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降低牙釉质上菌斑的數量。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对牙釉质表面酸蚀面积进行严格的控制,对酸蚀牙面用水枪反复冲洗;用玻璃离子粘固剂粘接托槽,粘接时应将托槽周围被挤出的多余粘接剂清除干净。

④正畸治疗结束后,可在牙齿表面,加用氟保护剂、使用含氟牙膏,对牙釉质再矿化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对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发现,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过程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在切牙部位,加强口腔卫生维护,重视氟化物的使用,预防、减少牙釉质脱矿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焱,沈丽曼,卢艳华,等.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18):2778-2781.

[2] 孔锦宇.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8):103-104.

[3] 罗华渊,牛晓珺. 牙釉质脱矿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的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2015,21(19):51-52.

[4] 沈强.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18-19.

[5] 李海波.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中牙釉质脱矿情况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94-1195.

[6] 徐泽.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研究[J]. 口腔医学,2013,33(9):604-606.

[7] 梁敏.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249-250.

[8] 时峰展.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25):118.

[9] 李洪玲.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60-61.

(收稿日期:2017-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