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坐标,一朵邂逅

2018-06-20铁匠铺

金山 2018年5期
关键词:芭蕉叶子

铁匠铺

有 邂逅是因为故事还在。故事很坚强,因 为故事不怕日晒雨淋,不怕朝代更迭,不怕拆迁布告。

故事也是迷人的,因为故事不会变成废墟,就是变成了废墟,废墟中也仍然有隐约的小径,小径旁也仍然开放雏菊与喇叭花。

不止是一个故事,每座城市都是一个故事套娃,最核心的故事只有三言两语,好像套娃的最里层,那只最小的娃娃,五官都画不清晰了,却被城市收藏在最贴身的地方。大的东西都是显而易见的,而那些微小的、藏得很深的东西,你知道么?它们也许只是一片叶子、一阵药香、一口铜钟、一块路牌、一声火车叫、一扇丰腴的芭蕉、一簇一簇挂在枝头的小红果、一条浸泡在暮色中的街道。现在我们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拾一片喜欢书法的银杏叶

要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选择深秋。那个时节,叶子纷纷坠落。坠落叶子的树叫银杏,就长在碑林中。

这是所有落叶中最懂得书法的一族。

它们熟悉每一块碑文、每一种字体、每一方印章。

它们和每一位书法家都有过彻夜不眠的长谈。

石碑上的诗词歌赋,它们能背诵。

哪一行沉雄,哪一行低回,哪一首是欢乐颂,哪一首是悲鸣曲,哪一篇热血在沸腾,哪一篇苍凉在漫延,这些伞形的树叶都知道。

它们还记住了许多读碑人的背影。叶子说,他和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叶子找不到更好的表达方式,它只是让自己的叶影在那个背影上摇晃了几下。

碑林中有各种书体,但在叶子即将飘落的那个时刻,它们选择的是行草的姿势和意趣。你看满地的那些落叶,一叶一叶之间的叠压分离,一簇一簇之间的疏密浓淡,更有几枚落在了石桌石凳之上,好像書家运笔太快,将一些墨点洒出了“纸”外。

我们不建议你搬走碑林,但真心诚意地推荐你弯下腰拾起一片碑林的落叶。可以作为书签。你的这个行为,一定会让你的藏书惊喜不已。

除夕,到寺庙看撞钟客

除夕撞钟是一种吉祥。

撞一百零八下钟可以去除人生一百零八种烦恼。

嗡嗡嗡——钟声敲响时,我正在思考一个很弱智的问题:人生是否有那么多烦恼?折磨一个人需要如此多的精巧设计么?

否。这根本不是秘密了,要击垮一个人,分分钟就能办到。

幸福的人生,就是只被三五种烦恼烦恼。

最幸福的人生,就是只被一种烦恼烦恼。

到一座古宅去闻药香

门总是开着,不是虚掩,是标准的开放,是恭候光临的姿态。

因为这儿不是侯门,侯门才会深似海。这儿是一家药房,这儿时刻等待买药的人。

到今天,这家药房已经传承到第十一代。

国内现存的药房,没有比这儿年龄更大的了。这儿生产“一正膏”,又名“万应灵膏”“镇江膏药”。

在一间光线暗淡的屋子里,那几只储装药膏的圆形容器,是这个家族企业的核心机密。

这座老宅地处大市口。这儿是城市中心,什么都是新的,高楼、马路、店铺,包括街心广场的喷泉和移植的树木,唯有它是旧的,旧得沧桑,可是绝不破碎褴褛和萎琐,而是堂堂正正,骨子里的老派风流。

想想大市口周围,多少深宅大院、百年老铺和名贵树木被铲平、被推倒,而它却能屹立,这是多大的定力和侥幸?

在这座大宅门里,你还能遇见两个年轻人,他们是这个古老家族的新生代。他们庄严地将自己的生命和一张膏药相连,预示着一个古老家族企业的生生不息。

不用敲门,直接走进去,也许你正好能看到一位老人,他是这家药房的第十一代传人。坐下来,听他讲一个家族四百年的传奇与秘辛。弥漫着你的是满屋子历史久远的药香。如果你腰腿有些不适,可以听听这位老人的建议。这样的旅行经历是不是有点传奇?

盼一趟慢车出现

现在的火车头用电,嗓子细细的,奶油味重,声音飘不远。过去的火车头烧煤,像个爷们,叫声洪亮,半个城市都听得到。想不想去看看这个大嗓门的男人?想?那就来吧,它正停在那儿。

那儿是镇江第一座火车站的旧址,现在改建成以火车为主题的街心公园,供人怀旧。复原的火车站,只有一条铁轨、一个站台和一张长凳,极简主义风格。

场景是个壳,装故事的壳。壳要简单,才便于故事展开。

让我们在长凳上坐下,想想火车烧煤的那个年代。那是古典式样的慢时代,火车开得很慢。还有这样的慢车么?坐在长凳上等待,要等多久,能将这趟慢车盼来?

谁来阅读蕉叶上的文字?

有了雨,不能没有芭蕉;芭蕉出场了,又焉能无雨?

雨打芭蕉就像山泉碰到石块,想也不想,躲也不躲,撞个满怀,就是这样的声音,叮咚,叮咚,空灵、纯净又好听。

芭蕉有那么高大的树型、那么宽大的叶面,却一点不影响它的书生形象,还是个风流倜傥的书生,青衫一袭满是悦目的书卷气。

这样的芭蕉,忙碌得很,因为它要在一切需要古典和诗意的故事中出场。

它不是主角,它总是站在花墙漏窗之后做配景。芭蕉站在角落里,静静地听。芭蕉的古典形象和书卷精神,还有芭蕉金声玉振那样迷人的音质,都孕育于倾听。

可能它也悄悄记录下什么野语和志异,这样一棵有灵性的植物,为什么就不能是个杰出的书写者呢?写在哪儿?写在它的身体上。我们看芭蕉的叶子,上面一道道的叶脉,像不像绿色的笺纸?蕉叶上那两条三条撕开的裂缝,应当就是阅后留下的书痕。阅者是谁,大有想象空间。

树枝头挂着的都是佛珠

栾树枝上结着红色蒴果,一簇簇、一团团的,像染了彩发的少男少女,还在风中晃动,不对它注目可不行。就因为这些红果儿,栾树又叫灯笼树。那是些微型的小灯笼,一串串地挂在树上,洋溢着喜庆。

剥开蒴果,里面藏着种子。这些黑色的小圆球,坚硬耐磨,过去常被寺庙用来做佛珠。一串完整的佛珠就像一个宇宙,伴着青灯黄卷,在指头的捻动中表演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一粒黑不溜秋的种子,还能指望比这更好的归宿么?而今,栾树成为城市的绿化新秀。城市需要张扬,需要招摇,栾树热情似火的彩发,轻而易举就成为这个秋天的“树标”。秋晚了,风劲了,蒴果开裂,掉得满地皆是。做佛珠有了新材料,寺庙抛弃了这些黑色的种子。敢问这些蒴果,你们可有失落感?

开在墙上的蓝色小花

小城有数不清的古街小巷,随便在哪个巷口停下,那儿就是你本次邂逅的坐标。

这条小巷也许叫“胭脂巷”“黄花亭”,也许叫“马厂街”“东西城根”,也许叫“拖板桥”“梳儿巷”……这些巷儿名写在蓝色的搪瓷板上,就像蓝色的花朵,开在小巷凹凸不平的墙面上。

一个巷名,是一根枝条、一簇树叶;许多巷名,就是一棵大树了。这棵大树的名字叫家园。当我们远行,这棵大树就构成我们回望的地标。

它,保证我们永不孤单,永远找得到回家的路。

如今,许多巷子拆了。蓝色的路牌找不到开放的墙壁了。巷儿名抢在我们之前迷失了家的方向。

一条巷子没了,就是一朵小蓝花谢了。赶在所有的花谢之前,我们要好好看看这些花。你和这条小巷的偶遇,也许就是永远的告别。

合个影吧……愿你记住它……谢谢……

夕阳西下大西路

这条路的底气,一半来自于林荫道。

大西路的两侧是法国梧桐,那么优美的林荫道,似乎只能出自民国,就好像《兰亭序》只能在东晋被一个书法家写于纸上。大西路上早先有一家万美酱园,所卖不过是油盐酱醋萝卜干大头菜,可它门边墙上写的那个“酱”字却是全城第一大字,没有什么字的尺寸能够盖过它。小时候我要仰起头才能看全这个字。大人说,哪有那么大的笔啊,这是用扫帚把子刷出来的。书法的感染力就是通过这么俗气这么底层的一个字,威风凛凛地征服了我。荷叶这么诗意的植物,最早我也是通过酱园店知道的。到酱园店买小菜,过秤,付钱,店家就抽出一张荷叶,包成一个长方形递给你。用来包装的荷叶先要晾晒,晾晒之后,质地更加绵柔,颜色也不是原先那种稚气的翠绿,是经了日月之后的沧桑色彩,靠近了嗅一嗅,仍有依稀可辨的清香。现在想想,这笔小小的交易,形式是多么典雅。林荫道、大字与青青的荷叶,都是如诗如画的东西,它们就出现在大西路的世俗生活中,成为民国风格的打底色。

猜你喜欢

芭蕉叶子
雨打芭蕉
芭蕉上练字
读《了不起的小叶子》有感
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一见倾心的优雅——叶子
等闲托谁题芭蕉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
是谁多事种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