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门诊患者就医影响因素分析
2018-06-20徐华,刘慧
徐 华,刘 慧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学科建设研究所,上海 201999)
1997年中国入世前,国家为了满足外宾的医疗需求,批准公立医院开设特需门诊[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特需门诊逐渐受到对医疗技术有较高要求且经济条件较好的国内患者青睐。然而特需医疗这种通过多花钱享受更好医疗服务的方式,与公立医院公平性、公益性相违背,受到质疑。2009年国务院颁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逐步取消公立医院特需床位[2]。目前特需医疗的主要形式是特需专家门诊。
1 调查方法
1.1对象和内容调查人群为公立医院特需门诊患者或家属。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选择特需门诊和特需专家的影响因素,以及知晓特需门诊的渠道等五个主要因素及排序。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调查方法调查由受访者直接在微信问卷星平台填写,影响因素选项根据Likert 5分点评法统计和计算。
1.3数据分析问卷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样本情况本次调查的203位受访者中,男性73名,女性130名,分别占36%和64%。受访者年龄主要在36~50岁,占59%,35岁及以下占33%,51岁及以上占8%。从文化程度来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46%,本科学历占35%,大专学历占8%,高中及以下学历占11%,受访者教育程度总体较高,具有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本的有效性。从住址来看,64%受访者距离医院较远,36%受访者距离医院较近。月收入方面,5 000元及以下占18%,5 001~10 000元占26%,10 001~15 000元占23%,15 000元以上占33%,说明特需门诊患者主体经济层次较高。总体而言,样本涵盖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各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符合调研选题的需要。
2.2总体分析
2.2.1 特需门诊患者就医影响因素排序 根据SPSS统计分析,患者选择特需诊疗时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专家技术水平、门诊医疗水平、排队时间短、专家服务态度、专家口碑、门诊服务水平等(表1、表2)。
患者在选择特需门诊时,认为“非常重要”的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专家技术水平,占90.6%;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排队时间短(11.8%)和医院排名和就诊环境(9.3%),说明患者主要看重的是特需医疗质量。
2.2.2 患者知晓特需门诊渠道 本题为多选题。从统计结果来看,患者知晓医院的特需门诊和专家,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和病友的介绍,也有人是通过医院和媒体宣传(图1)。
表1 患者选择特需门诊影响因素均值
表2 患者选择特需专家影响因素均值统计
图1 患者知晓特需门诊渠道
2.3差异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住址、月收入的患者,了解其就医影响因素的排序上是否存在差异。
2.3.1 不同性别特需患者就医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统计显示,男性对专家培训、进修经历的重视整体高于女性,女性对专家专业业务量的重视整体略高于男性,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性别特需患者就医影响因素
2.3.2 不同年龄特需患者就医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统计显示,66岁及以上受访者相对更重视专家口碑,51~65岁的患者相对不重视专家口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不同年龄患者选择特需医疗影响因素
2.3.3 不同文化程度特需患者就医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统计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特需患者相对不重视专家口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表5 不同文化程度特需患者就医影响因素
此外,SPSS统计分析显示,不同住址、不同月收入的特需患者在就医影响因素的选择判断上均不存在差异(P>0.05)。
3 讨论与建议
3.1公立医院特需门诊服务的性质上海市2002年颁发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特需服务价格管理的试行办法》中规定,为了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经市卫生局批准,一般在二级以上实行独立核算的非营利性医院可开设特诊部或特需病房。特需病房床位数一般不超过医院核定床位数的10%[3]。文件中明确规定特需医疗的意义是: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服务对象是:自主选择自费医疗的特殊群体;服务内容是:多样化、高层次的全程医疗保健优质服务。上文调查结果也显示,构成特需门诊患者的群体主要为36~60岁年龄的高学历、中高收入患者,符合特需医疗的预定受众面。
公立医院的特需门诊虽然解决部分患者特殊医疗需求,但仍然免不了有侵占公共医疗资源的嫌疑。目前公立医院诊疗的疾病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影响生命体征的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前两类疾病,应由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充分覆盖保障,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平性和社会效益原则。对第三类疾病,可以由患者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心理需求等因素选择公共医疗服务或特需门诊服务。调查发现,对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例如美容、口腔正畸和中医治未病等疾病的特需医疗需求量大,且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方式时,除经济因素外,还会考虑社会角色和心理需求。
公立医院特需门诊服务作为基本医疗服务的有效补充,应提供国家医疗保障范畴以外的、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特殊或高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特需门诊服务收入在合理弥补成本后,其利润应用于补偿公立医院的基本医疗服务的亏损和医疗专家的合理收入。
3.2特需门诊对公立医院的意义
3.2.1 根据特需患者需求量指导学科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调查中,患者表示之所以选择特需医疗,一方面因为专家技术好、影响力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专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学科优势大,人员紧缺,普通专家预约挂号周期长,只能通过挂特需专家号缩短就诊时间。所以公立医院可以根据特需专家的需求量进行学科规划及人才培养,医院应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该类学科建设,把该类学科做大、做强,发挥优势学科的引领作用。此外,多开设一些专家门诊、专病门诊,提高该类学科的整体医疗水平,通过特需患者需求带动该类学科的发展,发挥特需门诊的学科引领作用。
3.2.2 提高门诊预约率 提高公立医院效率 调查显示,“排队时间短”是患者选择特需门诊的第二大因素,说明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要有效还须便捷。目前三甲医院特需患者的预约率基本实现100%,专家门诊预约达到78.41%,而普通门诊预约率仅为1.41%[4]。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受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对预约诊疗的认知度不够,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普通门诊预约。医院要重视和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提高门诊预约率,加强预约后管理,提高公立医院效率,如对患者宣传介绍专家和专病门诊,开展多种预约模式,包括科室医师诊间相互预约、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诊间预约等,帮助患者选择和预约医师。
3.3特需门诊对医疗改革的启示
3.3.1 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配置不足和不均的问题 调查发现,患者选择特需门诊首要目的是希望得到高端医疗技术,说明民众对普通门诊的医疗技术质量不放心、不满意。公立医院重点要普及优质医疗资源,让广大患者真正享受就医实惠。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5],对于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推进医联体,辐射优质医疗资源,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就近就医,减轻患者负担,同时通过双向转诊提高医疗效率,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
3.3.2 要提高大众预防保健能力 特需门诊的门庭若市,以及调查中“专家医疗技术”排名第一位,说明有些特需患者的病情确实具有一定的疑难性与复杂性,也反映出民众早期对健康的意识和预防不够重视,导致病情的复杂,最后才选择特需。看病难主要是看大病难、看专家难。所以医院要重视早期宣教,提高民众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多渠道的健康宣教,让大部分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在门诊治疗与随访中处于可控状态,从根源上减少部分慢性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能减少一部分疑难重症患者。
公立医院开展特需医疗服务必须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规模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医疗机构内部挖潜,满足社会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耀莹.特需医疗渐剥离公立医院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朔[J].中国医院院长,2013(7):30-31.
[2] 张静,贺黎明,晏嵘等.患者对上海地区特需医疗服务的认知和需求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2):1771-1774.
[3] 何达,王力男,王贤吉,等.上海市三级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3):17-23.
[4] 陆秉,姚革,是俊凤,等.大型三级公立医院普通门诊预约诊疗模式探索[J].中国医院,2017(1):69-71.
[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32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4/26/content_5189071.htm, 201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