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选卫生士官战场救治模拟训练技能考核

2018-06-20冯逸飞徐海洲周潘宇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战伤军医大学模拟训练

冯逸飞,徐海洲,刘 源,周潘宇,张 义*

(1.海军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卫生勤务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433)

模拟训练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国内外已开展广泛的研究与应用[1]。我军战场救治训练以“实兵演练”为主,注重救治环境和救治流程的模拟,针对战场一线伤员救治技能的模拟训练方面仍处于研究阶段[2]。因此某军医大学尝试使用模拟训练器材对预选卫生士官进行战场救治技能模拟训练,通过预设案例和学员自主处置开展技能考核,试图通过解决伤员的“真实性”实现贴近“实战”的训练,真实掌握学员技能训练水平,探索预选卫生士官战场救治教学模式。

1 技能考核与组织方案

1.1考核对象某军医大学2017年春季预选卫生士官,共计208名。学历:本科11名、大专143名、中专27名、高中23名、初中4名,其中有医学教育背景31人;平均年龄:18~20岁;医疗卫生相关岗位47人,其余岗位161人。

1.2考核内容按照战伤救治规则要求及教学大纲规定,战伤救治技能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战伤包扎、战伤止血、骨折固定、伤员搬运、静脉输液、气道管理、心肺复苏等,本次模拟训练综合以上技能项目组织考核。

1.3考核方案

1.3.1 学员分组 将208名学员分为8组,其中三角巾包扎1组、绷带包扎1组,其余各技能训练内容各1组,共计8个训练组室,每组26名学员,设组长1名,8组训练同时展开,依次轮转交替进行。每个小组再进一步分成5个小班级,每班5人,设小班长1名,作为一个救治团队开展技能考核(图1)。

图1 8个小组进行交替训练

1.3.2 教员职责 教员共计8名,包括卫勤教员4名,负责止血、包扎、搬运技能考核,急诊教员4名,负责静脉输液、心肺复苏、气道管理、骨折固定技能考核;分别安排在8项技能训练组室,主要进行案例设计与分发,组织学员开展训练,进行评估打分等。

1.3.3 案例设置 根据各项技能知识特点与学员数量,共设计8类技能训练案例,案例设计要求以所在组室技能考核为主,同时穿插其余相关技能知识点,每个案例考核知识点不低于3个,重点突出伤情评估、救治策略研讨、技能操作实施等考核点[3]。

1.3.4 考核标准 考核按照8项技能进行,方式以伤情评估、理论知识提问、实践技能操作、爱伤护伤观念体现、团队配合综合评分。其中,伤情评估正确15分,理论问答15分,操作水平60分,其余10分,具体分值评判以战伤救治规则和模拟训练手册知识点为标准[4]。

1.4场地及教具教学场地选定某军医大学卫勤模拟训练中心开展,包括训练大厅1个、功能训练组室6个,以及教学准备间1个,可供8组救治项目进行轮转。训练教具主要以各类战伤模型为主,包括:包扎模型、气管切开模型、气管插管模型、静脉输液手臂、心肺复苏模型;以及全套操作器材(耗材),如:AED、气管切开包、担架、三角巾、输液架等。

2 考核实施与效果评估

2.1实施过程演练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准备—案例分发—考核实施—总结讲评。实施准备:教员组织学员按照考核组室设置与考核内容,将全部模型器具摆放到位,组织学员分组;案例分发:各技能训练组室组织学员讲解考核要求与规则,抽取案例,学员自行安排任务分工与案例解读;考核实施:学员根据案例背景与伤情描述,结合伤员模型进行急救操作,教员随机进行理论问答;总结讲评:在本组室考核结束后,对课堂纪律、操作水平、团队配合等效果进行总结讲评。当前小组结束后,按照轮转顺序开展下一组考核。

2.2效果评价

2.2.1 实施过程评价 按照教学组织设计开展,考核实施过程中,重点观察各组室考核秩序是否顺畅,案例分析是否到位,伤情评估是否准确,进一步根据理论问答考核学员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技能操作流程、器械操作等技能熟练程度,进行打分评判(图2)。

图2 演练实施过程

2.2.2 操作技能评价 根据各组队员技能操作得分,按照8项技能分别进行分析计算。成绩显示学员在静脉通路建立单项上掌握情况较好,原因是学员第一次学习并且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模拟人体手臂真实显示血液流动与输液过程,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学习效果明显;伤员搬运情况正好相反,由于伤员搬运包括单人、多人、徒手、担架搬运等,学员对于模拟训练模型依耐性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掌握水平一般。气道管理成绩略低,原因是气管插管、鼻咽通气、环甲膜穿刺等技能相对于预选卫生士官难度较大,由于缺乏医学教育背景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技能考核得分较低(表1)。

表1 8项技能评分

3 讨 论

3.1准确考查学员技能掌握水平8名教员按照小班教学组织模式,每名教员单次把25名学员分成5组并结合案例进行技能考核,目标更加聚焦,明确指出学员在单项急救技能中存在的问题,更加准确掌握学员学习情况。根据考核结果,针对学员个人提出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有助于学员进一步改进提高[5]。

3.2提高学员救治综合处置能力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战场救治技能、理论知识、救治流程及器械操作管理,团队分工具体、救治任务明确、不同救治角色按照预定的操作流程配合,学员综合处置能力、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得到加强,在未来岗位任职中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需要[6]。

【参考文献】

[1] 郑平飞,周悠燕.模拟抢救演练在产科护士急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5):493-494.

[2] 康鹏,丁陶,邓月仙,等.战救技术实战化教学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7):680-682.

[3] 李湘,蒙江明,邓上勤,等.培训与流程演练在传染病院前急救和转运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4,43(19):2476-2477.

[4] 杨顺秋,凌云霞,黄晶,等.野战“五大”救护技术模拟演练与考评标准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6B):77-78.

[5] 黎檀实.战场战伤救治:一场救治理念的革命[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1):862-864.

[6] 邓月仙,刘文宝,江雷,等.根据卫生士官的特点改革战场救治教学[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6):600-602.

猜你喜欢

战伤军医大学模拟训练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我是小小迷彩兵
越是艰险越向前一一记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连建奇主任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军用飞机战伤抢修技术体系建设发展论证研究
护理士官战伤救护技能培训方法、效果及建议
模拟训练(二)
战伤分类和四肢战伤发生发展趋势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