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肺疫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18-06-20李秀美
李秀美
(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海伦 152300)
牛肺疫又被称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即俗称的烂肺疫,主要是由丝状霉形体引起,为接触性的传染病、感染牛的肺和胸膜是主要的被侵害器官,其病理特征是纤维素性肺炎和浆液纤维素性肺炎。该病主要感染牦牛、奶牛、黄牛、水牛及鹿和羊,无年龄、季节、性别和品种区别,多呈急性发病,尤以1岁以内的幼牛的易感性最强。临床康复15个月甚至2~3年后仍然具有感染健康牛的能力。冬、春、秋季节牛群发病较多,在新牧区发病后会呈现暴发性流行,而且患牛的病情危急,具有比较高的死亡率;但老疫区发病多呈散发流行。患牛一般都呈慢性或隐性感染。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但消化道和生殖道也是传播途径。牛肺疫的流行一般都呈现散发性并且可以常年流行。
1 疾病的诊断
1.1 临床诊断
如果发现牛群中有表现肺炎症状的牛只,即可以怀疑场内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存在。如果已经确诊牛场存在牛肺疫,应该根据呼吸器官的特征性症状,可以诊断为急性或者是亚急性病牛。而慢性牛肺疫仅凭借临床检查很难确诊,所以,有条件的饲养场应该将临床检查方法配合其他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1.2 病理学诊断
剖检患牛发现肺部肝变呈大理石样变化时不能确诊为牛肺疫,因为这不是该病的特征性变化,所以不具有确诊的价值。如果剖检发现患牛出现浆液性浸润的肺小叶间结缔组织,尤其淋巴管呈现扩张的状态,血管栓塞和淋巴管凝塞或出现结缔组织包围的特征性坏死块,这些都是牛肺疫的独特病理现象,完全可以作为确诊的依据。感染初期牛肺疫及已经治愈的牛肺疫病例,不具备明显的上述特征病理变化,所以有条件的饲养场应该结合实际的流行情况、血清学和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诊断。
1.3 细菌学诊断
通过无菌的方式对病变材料进行采集,主要包括肺组织、胸腔渗出液以及淋巴结等,将病料接种于含有10%马血清的马丁肉汤和马丁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温箱中5~7d,可得到病原体纯培养物。用病原体纯培养物涂片后染色再镜检。涂片应该经自然干燥或者是温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切忌火焰固定。染色最好用姬姆萨或瑞氏液染色,因为其他染色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色差,而且还会有残渣在玻片上发生沉着而导致辨认困难。
1.4 生物学诊断
饲养场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病原体,即可采用纯净的胸腔渗出液培养物直接接种于犊牛的皮下,如牛肺疫病原体,则应该接种在犊牛发生特征性皮下蜂窝织炎或关节炎的部位,之后注意观察,并给出最终准确的诊断结果。
2 预防措施
饲养场如果没有发生过牛肺疫,则应该严格禁止从疫区引种,如果场内出现过本病,必须立即将病牛和疑似病牛隔离,并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随后将疫区作封闭。如果病牛为急性发作,应淘汰处理,必要时也可进行合理治疗。场内的其他牛只应该紧急接种牛肺疫兔化弱毒氢氧化铝菌苗,以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疫区必须严格禁止带菌牛输出。对大批牛只进行检疫的同时,可以采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合理的筛选,对出阳性或可疑反应的牛只应该再进行补体结合反应,以帮助确诊。如果饲养场连续2次检疫(每月1次)结果均表现阴性的牛,可确诊为健康牛只。此外还需要注意,耐过牛或者是接种过疫苗的牛只进行血清学试验时也可能会表现出阳性反应,通常在经过1~2个月后,阳性反应会逐渐减弱或彻底消失。
强化牛群的饲养管理措施,落实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在气候比较炎热的夏季应该避免牛只拥挤、空气流通不畅;而寒冷的冬季应该强化圈舍的保暖措施,同时保证舍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提供给牛群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并且定期采取消毒措施,这样可以避免病原菌出现滋生和蔓延的情况。牛只的疫苗接种工作应该落实到位,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应该每年定期给牛群接种牛肺疫兔化弱毒苗,连续 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