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h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06-20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疾病,若未及时明确诊断,易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对病人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检查方式十分重要,动态心电图能长时间记录人体心脏在活动状态以及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广泛应用,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的主要诊断方式之一[1]。现对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10例心律失常病人24 h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110例心律失常病人。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均确诊为心律失常;②伴有不同程度眩晕、气短、心悸、胸痛、胸闷等症状。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受损与精神异常,或不接受心电图检查病人。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20岁~60岁(41.35岁±8.05岁);冠心病40例,肺源性心脏病4例,其他11例。对照组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21岁~60岁(41.16岁±9.07岁);冠心病38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其他11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电图检查 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采用有线式心电综合分析工作站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在病人安静状态下记录连续1 min以上的心电图,纸速为25 mm/s、增益约为11 mm/mV。观察组病人实施24 h动脉心电图检查,采用本院提供的24 h动态心电记录系统分析,采用12导联记录仪对所有病人进行24 h动态监测,准确记录各种症状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时间。
1.2.2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病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不同类型检出情况,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早发,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②观察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包括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
2 结 果(见表1~表3)
表1 两组心律失常类型检出情况比较 例(%)
表2 两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
表3 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s) ms
3 讨 论
近年来,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明确诊断,对心律失常病人病情和预后极其重要[2]。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及其心律失常的诊断灵敏度较高,不易发生漏诊情况[3]。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能连续24 h记录病人心电活动过程,包括工作、活动、休息、学习、睡眠、进餐时的心电图,能采集病人短暂异常心电图的变化,利于医师充分了解病人心律失常终止规律,心律失常发生、起源、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为判定疗效、确定诊断、分析病情提供客观依据。
24 h动态心电图具有明显优势:①能在动态、常态下进行监测,②为一项非创伤性检查,③能长时间进行连续记录。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仪器的稳定性不断提高,采用其对病人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能有效检出短暂性ST-T改变以及一过性心律失常。近年来,已成为定量、定性分析心脏病变的主要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4-5]。同时对于在检查过程中,伴有非典型头晕、胸闷、心悸等常规心电图显示正常的病人,应早期实施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较快找出发病因素,早期进行对症治疗,以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促进病人早期康复[6-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心律失常检出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4.55%(χ2=5.153,P=0.023)。表明24 h动态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更具有优势,能为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心律失常诊断评价提供依据。进一步研究显示,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早发,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24 h动态心电图能明显提高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早发,房室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病人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的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相关文献报道基本相符[9-11]。但也有研究显示,动态心电图与静态心电图诊断对单纯性房性期前收缩、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与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也显示,两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4 h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成对的检出率相近。有研究认为,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2],考虑可能与纳入病人的年龄、疾病、病情、病程等构成有关。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窦性心搏间心动周期的微小差异,是体现机体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性与功能性的敏感指标,也是体现自主神经系统动态调节心脏与血管的无创性指标[13]。经临床研究表明,SDNN、SDANN主要体现交感神经张力变化,其值降低表明交感神经张力提升;RMSSD是体现副交感神经功能心率变异性的重要指标,其值降低表明迷走神经张力下降[14]。本研究表明,观察组SDNN、SDANN、RMSSD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15-16]基本相符。
24 h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心律失常病人检测中具有明显优势,能提高心律失常检出率,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早发,房性期前收缩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谢玉华,代西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4):117-118.
[2] 刘海燕.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5(3):113-114.
[3] 杨毅波,何英泉,杨继超,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23-25;39.
[4] 李园园.两种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学,2016,22(12):1959-1961.
[5] Niederhauser T,Wyss-Balmer T,Haeberlin A,et al.Graphics processor unit based parallelization of optimized baseline wander filtering algorithms for long term electrocardiography[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5,62(6):1576-1584.
[6] 张华琴,廖铭兴,陈荷玲,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静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比较[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8(4):57-59.
[7] 余秦江.常规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57-160.
[8] Aman M,Rettiganti M,Nagaraja HN,et al.Tolerability,safety,and benefits of risperidon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utism:21-month follow up after 8 week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J].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15,25(6):482-493.
[9] 吴平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严重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处理策略[J].智慧健康,2017,3(5):142-143.
[10] 滕艳玲.散点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对比[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8):12-13.
[11] 陶贞竹,欧柏青.延长动态心电图检测时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1):1091-1094.
[12] 寇锋军,郭英红,王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J].心脏杂志,2014(2):200-202.
[13] Alickovic E,Subasi A.Effect of multiscale PCA denoising in ECG beat classification for dia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Circuits Systems & Signal Processing,2015,34(2):513-533.
[14] 林志强.对比研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对原发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783-784;790.
[15] Shokrollahi M,Krishnan S.A review of sleep disorder diagnosis by electromyogram signal analysis[J].Critical Review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5,43(1):1-20.
[16] 徐敏芝.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判断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6(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