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方竹笋 产业“节节高”

2018-06-20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8年19期
关键词:桐梓县竹笋竹林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思瑾

桐梓县依托方竹原产地优势,明确将方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打造,借“春风行动”之“东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竹,布局产业发展,按下特色方竹“出山”的“快进键”。

在桐梓县,有很多以“方竹笋火锅”为招牌的餐饮店,商家总是很自豪地告诉外来客人:“我们这里的竹笋是方形的,肉厚,有嚼头!”

金佛山方竹是大娄山脉特有竹种,这种竹笋因其形呈四方、有棱有角而得名。桐梓全县总资源面积43万亩,属自然分布中心,19个镇(乡、街道)均有资源分布。其中原生方竹林面积达20万亩(连片千亩以上的16.8万亩),人工造竹23万亩,因此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方竹笋之乡”称号,2014年,“桐梓方竹笋”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如何用好“绿色名片”,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桐梓县明确:将方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打造,借“春风行动”之“东风”,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竹。

人与竹林 和谐共生

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的狮溪镇箐坝村是桐梓方竹笋的原产地之一,拥有原生方竹林2.1万亩,以及近年来新栽种的方竹林1.8万亩。

10多亩方竹林地,是箐坝村村民范良明家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每年入秋以后,方竹发笋,范良明每天早上6点钟就上山采笋,每亩平均可采收鲜笋300公斤左右,去年卖笋赚得约3万元,他笑着说:“全村600多户人,都和我一样,吃的是‘方竹饭’。”

范良明说,过去大多数竹农因为不懂科技种竹、科学护林,每亩产笋仅在40公斤左右。

2001年开始,桐梓县就按照“谁投资、谁改造、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导竹农对方竹林实施规范管理,规范经营,并发展方竹种植、抚育低产竹林。

桐梓县林业局副局长邓超介绍,方竹属无性繁殖,竹鞭在地下蔓延生长,每年会不断破土生发新的竹笋。因此,方竹林太密会影响质量,抚育尤为重要。“我们坚持‘四砍四留、一不准’:砍密留空,砍老留嫩,砍弱留壮,砍坏留空,不准砍伐边缘竹。”

护好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当地百姓坚持采笋与护林并重,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产出,衍生的产业链带动了种植、采摘、运输、销售、加工等系列环节。近20年,人和竹林和谐共生共荣。

“竹子60年开一次花,死去,种子落入土地,又重新长出一片竹林。听当地老人说,这一片竹林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过一次花。”邓超推测,箐坝村的竹林如今还未大面积开花结籽,可能与柏箐自然保护区的成立有关,人为保护延长了竹林的寿命。

退耕还竹 种苗先行

“这样可以么?一排放多少?”

“一排放15袋,两排紧挨着放,隔10厘米左右再放两排。不能太稀疏,要保持水分;也不能太密,影响竹苗生长。”

“一袋就放一颗种子?”

“对,不要放太浅,也不要太深,一厘米即可。这片地弄好以后你们记得附上遮阳网!”

4月29日,桐梓县娄山街道峰岩村长林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的方竹育苗基地,技术员程德焕正在教村民们如何育苗。

“退耕还竹,种苗是关键。”程德焕笑着说,“前两日村民们已经将地里杂草除了,又用泥土机将土打疏松,这两日正装袋下种,一亩地可以放四五万袋。预计今年年底,竹苗长到20厘米,就可以移栽了,一亩地栽种70到110株不等。”

“以前种玉米,辛苦一年也没几个钱。现在土地都流转给合作社了,我们来打工,每天可以挣100多元。”村民程光玉说。

“去年3月,我们村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已流转了500亩土地培育方竹苗。农户们还可以将1200元每亩的退耕还林补助款、600元的种苗和劳务补助款入社入股。”峰岩村村主任黎开平告诉记者,方竹育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撒种、除草、施肥、移栽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今年开春以来,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有200多人在地里务工。

邓超介绍,方竹细分下来有多个品种,为选育出高的品种,桐梓县林业局在楚米镇高山村建立起了试验基地,分别从狮溪、黄莲、官仓、九坝、楚米5乡镇挖取30种长势好、产量高的样本,分别试种2亩左右,“相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通过相同的技术措施培育、对比筛选出最优品种后,再回到高产品种的原产地采收种子,就可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了。”

“普通竹笋多在春季抽发,桐梓方竹却是在秋季出笋,且只生长于1200米海拔以上。”邓超说,“针对1200米海拔以下的山地,我们引进了四川合江方竹、赤黑竹等品种试种,不久后,将‘山山有竹,四季产笋’。”

方竹出山 势头正旺

“20年前,桐梓县方竹笋资源虽丰富,却面临无外地商人来收、无本地企业加工局面。笋子大量积压滞销,笋农亏损,再无心采摘,任其竹笋生长,竹林密度变大,还导致竹林退化。”1998年,遵义市林业局职工令狐世平选择留职带薪,成立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收购大娄山脉的方竹笋,做起了竹笋加工。

“最开始我们就简单加工处理,加工成清水系列的保鲜竹笋,顾客买回家须再加工才食用。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研发了泡椒、红油两种开袋即食的休闲产品,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喜爱。”令狐世平说,他们的各式产品现已广销成都、长沙、重庆、西安、武汉等城市。

经过20年发展,桐梓县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已是当地最大的竹笋加工企业,每年收购竹笋15000吨,年产值5000万元。

如何更好地推动竹笋产业快速发展?桐梓县坚持,基地建设固基础,基础设施为支撑,科学技术是核心。

2018年2月,《桐梓县100万亩方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印发,规划全县25度以上的13.1万亩坡耕地全部退耕造竹,到2019年,方竹种植面积将达100万亩。

为破题交通瓶颈,“让方竹下山”,桐梓县正在方竹核心产区建设300公里2.5米宽的生产便道。同时,对县内方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正打造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方竹产业经营体系。

2018年开始,桐梓县还与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在方竹新品种选育、竹林培育、竹产品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人才培养与实践等方面进行为期5年的深度合作,每年科技费20万元。

渝贵铁路开通后,桐梓到重庆的时间缩短到59分钟,为桐梓方竹“出山”加足了马力。“做大方竹产业!我们要把桐梓方竹笋煮到重庆火锅里去。”桐梓县委书记吴高波说。

桐梓县拥有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的原生方竹林,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方竹笋之乡”称号。图为桐梓县娄山关街道峰岩村村民正在移栽竹苗。(张体旁 / 摄)

猜你喜欢

桐梓县竹笋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桐梓县关工委开展“尽责优教”大讲堂培训
桐梓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竹笋
竹笋
竹林野炊
桐梓县离退老干部为县教育事业点赞
竹笋见到阳光啦
情寄苍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