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借阅排行榜的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分析
——以湖北省图书馆为例
2018-06-19汪仕君
汪仕君
(湖北省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图书馆就是精神食粮的供应者,是人类的餐厅。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众阅读越来越呈现出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特质。网络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线浏览和移动阅读已取代传统青灯黄卷的经典阅读,世界正在由厚变薄,深阅读的范围在渐渐萎缩,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被信息时代阅读的速度所打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公共图书馆想要持续地吸引读者,就必须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及其阅读倾向。图书馆借阅次数的图书排行,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习惯。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热门读书排行榜的分析,考察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需求,并对之加以引导,使馆藏图书文献资源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选择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中文图书借阅排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情况
湖北省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全年365天对外免费开放,每周开放80小时,为读者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课题检索、公益讲座、文献传递、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等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借阅数据,为数据分析提供了支撑。由于旧馆馆舍面积有限,能够展示的开架文献有限,很多书籍不能做到及时上架,影响借阅。2012年11月新馆开放试运营后,馆藏文献得到了充分展示,截至2016年底,全馆馆藏总量达761万余册(件),其中古籍46万余册,可供读者使用的数字资源总量共880TB,近50个学科(领域)文献达到或接近研究级水平,被誉为“楚天智海”。 因此,本文选择了2013年以后的热门图书借阅排行和流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能揭示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习惯。
当前图书馆的发展,基本步入复合图书馆阶段。纸质馆藏文献的管理与服务,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是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图书馆年借阅量反映了读者到馆情况和馆藏文献利用情况,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新馆舍初建,湖北省图书馆新增读者办证量在2013年呈现一个爆发性数据后,后续的三年中呈现稳定的趋势;年图书外借量逐年增加,增速放缓;到馆读者量稳定增长,显示出湖北省图书馆的持续性吸引力。
表1 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借阅量统计表
注:表1~3数据来源于湖北省图书馆官网。
虽然文献借阅排行只能反映某本书的借阅情况,但管中窥豹,通过借阅排行榜及读者年龄段分析还是可以反映出一段时期内读者的阅读倾向和行为习惯。
从表2可以看出,热门图书中文学类高居榜首,所占比例高达四分之三多,足见文学类图书的受欢迎程度之高。文学类书籍在馆藏中的复本并不多,却有着超高的外借量,除了其种类繁多,也与其较高的周转率密不可分。而对借阅情况进行详细分类后,发现一个令人忧喜交加的现象。忧的是前十位无一经典名著上榜,不止前10位,整个文献借阅排行前100位近四年来无一本经典名著上榜,不能不为文化快餐时代图书馆去经典化阅读现象越演越烈感到忧心。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排行榜前十位文学类独霸天下的局面在渐渐被打破,艺术、哲学宗教、工业技术、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的优秀书籍争相上榜,显示了读者涉猎面的拓展和阅读兴趣的转移。
表2 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图书借阅前100位分类统计表 (单位:%)
从表3可以看出,图书馆读者的主力军是25~45岁的中青年读者,这批读者的人数几乎是其他年龄段读者的四倍之多。次之的是15~24岁的青年读者,紧随其后的是45~64岁的中老年读者,这两个阅读群体人数相差不大。表3中“未登记人数”选项的数据令人瞩目,高达80%的读者信息不全或未完全统计,是由于湖北省图书馆未强制性要求读者提供个人信息。反映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着一个重要缺失,这对今后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是分析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的重要参数,读者信息的缺失给研究读者阅读倾向及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表3 湖北省图书馆2013~2016年读者年龄分类统计表
二、基于文献借阅排行榜的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分析
(一)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特点
1.文学类图书借阅量呈现压倒性趋势
文学类图书最受欢迎几乎是所有类别图书馆的共性。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文学类书籍覆盖范围广,种类多,适应不同知识层次和教育背景的读者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读者到馆借阅图书并没有明确目的,只是为了娱乐消遣。对热门图书细分后发现,上榜的文学类图书虽然多,但是细究榜单不难发现,没有四大名著,没有世界名著,甚至连王小波、路遥、张爱玲等一些近现代知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也全部没有上榜,文学类借阅排名被各种类型的网络小说充斥,主题集中在玄幻、武侠、穿越、宫斗等主题上。
2.其他类图书借阅量少且分布平均
文学类以外的书籍除了艺术类略微突出,其他类型的书籍均表现不尽人意。即使是艺术类书籍,在四年中也从未进入前十名。其他类型的书籍主要集中在考证、养生、法律、炒股、菜谱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用方向,如:2013年排名并列第三的《图解周易大全》、2014年排名第三的《LAMP网站开发黄金组合:Linux+Apache+MySQL+PHP》、2015年并列第八的《网页设计手册》和《经穴释义教程》、2016年位列十一的《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全书》等。
3.以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儿童为目标读者的少儿图书借阅量居高不下
抛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分类标准来考察整个排行榜,2013~2016年间少儿读物占据榜单三分之一。这固然与湖北省图书馆特设了少儿馆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少儿借阅比例持续上涨,小读者成为图书馆借阅生力军。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现在的家长希望孩子在课余时间能多读书增长知识,另一方面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影响下,学校老师也给孩子们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任务。相比较中小学校园图书馆的藏书量,公共图书馆更能满足孩子们读书的需求,反映了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知识启蒙、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二)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分析
新馆开放近一年后,湖北省图书馆从2013年开始公布文献借阅排行榜,当年无一经典名著上榜,引起了公众深深的忧虑。如今四年过去,这一状况并未改变,而且不仅是在公共图书馆,甚至许多高校图书馆也出现名著借阅率逐年下降的趋势。网络上对此的反应和评价多为负面,出现这一现象并不意味着大众人文素养的逐年滑坡。以下从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和倾向上进行分析:
1.读者选书借书并没有明确目标,随意性大
湖北省图书馆为方便读者借阅,采取的是借阅合一,全开架服务。三楼中文图书开架阅览区另设读者坐席800个,读者可以将自己的书籍带入图书馆进行阅览。据笔者观察,只有少数读者利用搜索引擎查找所需图书,多数读者集中在新书专架和热门图书区进行翻阅。甚至有不少读者进入图书馆后一片茫然,面对满架图书难以抉择,最终徘徊在自助还书区随意选择其他读者返还的图书。这样的选书模式决定了读者容易被快餐文化所吸引,无缘经典名著。
2.读者前往图书馆仅仅为了消遣娱乐
英国思想家培根曾在《培根随笔》中谈到,“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够用,读书可以说是人们最简单、消费最低的轻松消遣方式。走进图书馆的许多读者在择书的时候,会首选那些简单、轻松、“不费脑子”的作品来阅读。
如今是多媒体时代、图像时代、浅阅读时代,或被称为全民娱乐时代,过去人们睡觉前看的是闲书,现代人睡觉前是玩手机,看微博、读微信。手机在“控制”一切,很多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微博微信的碎片化、网络信息的分散化,将人的生活和意识解构了。毕竟在当前微博、微信、朋友圈的时代,论反映现实的速度,一些叩问心灵的经典之作根本无法与网络和新闻比。真正的经典阅读应该是,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叹息。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3.读者选书讲究实用主义
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世界性的现象。由于网络信息和影视业以及手机业的发达,很多人被微博、微信以及网络、手机上的各种信息控制,传统的阅读空间被逐渐挤占,读书成为不得不“实用”而为之的事。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很多读者选择实用主义,秉承“读书有用论”,最好今天读的书获得的知识,明天就能用上。因此从借阅排行榜上可以看出考证、养生、法律、炒股、菜谱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实用类书籍也占有一席之地。
三、基于读者阅读倾向的公共图书馆阅读引导可行性分析
(一)加强图书馆个人信息录入工作,掌握读者信息
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机构,读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对图书馆各项业务的使用情况等信息是图书馆各项读者服务的基础数据,是图书馆服务工作最真实、最直观的反映。
要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服务,那么了解读者的个人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的。看似无关紧要的读者个人基础信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许多业务环节都涉及得到:如办证、借阅证更新、借阅图书、预约、催还等需要与读者联系的业务;提供参考咨询、资料复印等图书馆服务类业务;举办读书会、讲座等阅读活动时需要和读者联系的业务;读者申请使用图书馆的设施、设备时的联系业务;在不需识别特定读者的前提下进行读者统计分析等。因此,加强图书馆个人信息录入工作,掌握读者信息,有针对性地根据阅读倾向为读者提供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一个服务方向。
(二)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因人制宜,做好图书推荐
针对文献借阅排行榜反映出的读者阅读倾向和阅读特点,公共图书馆应制定出兼具时效性和经典型的推荐书目,解决图书馆不少经典旧作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有效提高利用率。同时对不同文化层次、专业背景和年龄段的读者制定不同的推荐书目,吸引年均400万人次流通量中的潜在读者和社会上更大数量的潜在读者。比如:对目前图书馆中人数最多的25~44岁中青年读者群体,推荐书目可以从消遣娱乐功利型阅读向专业、深度、经典化阅读方面转移提升;对目前读者人数最少的老年读者和少儿读者,可以多制定一些中老年保健类书目和少儿绘本书目推荐,吸引更多老年读者和少儿读者,真正发挥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平台的重要作用。在推荐书目的同时,图书馆要做好相关的书籍甄别和筛选工作,力求用高质量的书籍以飨读者。
(三)建立阅读交流平台,加强读者互动引导
公共图书馆既是阅读文献和场地的提供者,也是各种读书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读者的需求和参与是图书馆最宝贵的资源,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服务和引导读者阅读,加强读者与馆员、书籍、专家、著者的互动交流,图书馆可以通过讲座、网络、官微、官博等公众平台与读者加强互动交流,引导读者的阅读行为。目前,湖北省图书馆已经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每月都开展读者交流活动。2016年全年举办讲座97场,展览46场,活动212场。笔者认为仍需在如下方面继续加强:如读者针对阅读引导的意见反馈收集,不断调整策略,适应读者需求,提高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图书馆官网开辟了读者交流平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参与的空间,让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互相帮助、良性互动的氛围,但从目前读者的反馈看,网络平台的维护力度和服务质量仍需加强。
(四)关注社会热点,制定主题阅读,激发读者兴趣
阅读引导不仅要关注经典,推荐新书,同时还要体现图书馆阅读引导的思路和眼光。除了有针对性地定制各种“排行榜”,还应适时推出围绕某个核心话题、社会热点而展开专项主题阅读“排行榜”。比如:结合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制定十九大学习书籍推荐排行榜;针对各种纪念日特别是对世界和国家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制定历史上的今天主题阅读推荐;对当前发生的热点事件,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茅盾文学奖公布、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公布等重大文化热点事件,制定相应的主题推荐书目,利用社会热点事件的热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素质,服务读者阅读
作为与读者直接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同时又兼任阅读引导的制定者,图书馆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对读者的阅读引导和阅读服务能否落到实处,达到理想的效果。图书馆员的业务水平、对馆藏文献的熟悉程度、检索方式的熟练程度、导读服务意识、职业道德等因素都影响着阅读导读作用的发挥。应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馆员的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读者,胜任阅读引导工作。高素质的图书馆员不仅能帮助读者迅速获得所需资料,更能梳理图书馆专业、良好的服务形象,同时也增加了图书馆阅读引导与推荐的权威性。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社会转型期的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促进全民阅读,传播中外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职责。鉴于公共图书馆读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阅读喜好风格各异,分析读者阅读倾向,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激发读者兴趣,积极引领阅读,才能多方位、深层次地服务群众,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完成自身肩负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忆金,曹树金.城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36(3):56-64.
[2] 桂胜,田北海.读者阅读需求与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以湖北省图书馆的读者调查为例[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3):103-107.
[3] 吴汉华.读者视阈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需求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4):26-30.
[4] 张美.公共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倾向分析与引导——以厦门图书馆为例[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37-40.
[5] 张丽.公共图书馆流通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天津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6):3-5.
[6] 赵应.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2009(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