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堂示范课引发的反思
——待优生更需要关注
2018-06-19山东聊城第七中学马美英
山东聊城第七中学 马美英
待优生大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理解和尊重。在教学中我们要像呵护花朵一样呵护他们已经脆弱的自尊和自信,让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努力就有收获,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心。
记得一次学校举行的“名师带徒、结对帮扶”活动中,校长告诉我,马老师你是数学教研组长又是区教研室的兼职教研员,先上一节示范课吧,于是我积极准备以取得示范的效果。学校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及初中三个年级所有的数学老师随堂听课。我讲的课题是七年级(上)《3.1.2代数式》。本节课是借助于学生熟悉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为巩固代数式的概念,我设置了“做一做”环节,其中第(3)(4)小题的背景分别是存款和精简机构,目的在于让学生不仅会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可以从这些方面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思考与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进而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本节课的难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代数式作出具体的解释,这是一类灵活开放性题目,答案不惟一,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从而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问题,灵活多样地处理问题,在求知中产生创新和突破。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我设置了“试一试”环节。
试一试: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对下列代数式作出具体的解释:
为突破难点,我以(2)ab为例说明答案的灵活性与不惟一性。如长方形的长为a厘米,宽为b厘米,则长方形的面积是ab平方厘米;又如小明步行的速度为a米∕分,步行的时间为b分,则小明步行的的路程为ab米;再如钢笔每支a元,买b支钢笔共需ab元等等。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分组合作交流,各小组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显得异常兴奋。由于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创造性的火花在闪现,各小组学生代表充分阐述他们交流的观点与全班同学分享,各抒己见,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看到同学们个个欣喜的笑脸,我由衷的高兴,我意识到这是一节较理想的示范课,不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而且引导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充满了智慧和激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在我准备引导同学们谈谈对这节课的收获时,我看到舒好举起了手。舒好在我班是基础最差的一位学生,平时很少主动回答问题,在阶段性测评时经常倒第一。因“试一试”环节的题目灵活开放,占用时间多了一些,如果舒好再“节外生枝”我担心精心设计的课堂就不完整了。我打算暂且不理会她,课下再与她交流。我环视同学们时发现舒好没有把高高举起的手放下的意思,眼睛亮亮的,一眨不眨地盯着我,她的目光里充满着火一般的渴望。目光相对的瞬间,容不得我再有丝毫的犹豫,我从她的眼神里读懂了她内心的期盼,我微笑着示意她站起来。她激动地说:老师,刚才试一试(3)的代数式 还可以这样解释,甲汽车的速度为a千米∕分,乙汽车的速度为b千米∕分,那么两汽车从相距1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遇时用的时间就是 分。她刚说完,同学们爆以热烈的掌声,我也赞美不已。说实话,舒好的回答只是采用的单位与常用单位不一致外,其它可以用“完美”来定论。这节课舒好被同学们评为本节最佳“展示星”。当她到讲台接受这份荣誉时,我发现她的眼睛格外明亮,那是成功的目光,那是自信的目光。虽然这节课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预期的那样完美,但是我的内心却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愉悦。
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是知识?还是学生?大家都知道,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更新,要求广大教师要更新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的如何?尤其是优质课或是公开课,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完全忽视那些渴望获取知识的孩子的需要。我们的课堂来不得半点的作秀、刻意的表演。我以为,我们的课堂不应有固定的模式,要随机应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学定教才是硬道理。教学知识只不过是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根本。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充满着挑战和创新,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
通过这次公开课,舒好的学习态度大大的改变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也是通过这次示范课,我做了深刻地反思:待优生更需要关注。
待优生之所以形成,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反复失败而导致自信心日渐丧失,最终形成了失败者心态。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被冲淡了而已,这部分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潜力,关键是老师采取何种方法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掘自身的潜力,克服失败心理,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插上腾飞的翅膀。
学生之间的差异会随时间改变,这些差异不一定是永恒的,我们千万不可基于学生目前的表现对他们未来的成功与失败做出远期预测。作为教师,要在情感上尊重、信任并赏识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我们永远都不应怀疑学生的潜在能力,相反我们应该不断地问自己:作为老师,我们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帮助待优生掌握对于他们的人生成功而言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