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我在等你说
——关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研究

2018-06-19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肖怡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语言数学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 肖怡平

一、序章

(一)研究背景

201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中提出:第一学段的小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要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归纳学习数学的过程。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对每一章节课程都设置了“说一说”的内容,以“说”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吸收,以“说”来促进学生在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平衡与发展。近年来,学校也在积极推行并大力倡导对话式课堂实践,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引导学生敢说,想说;通过思维工具的使用,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逻辑性、连贯性、准确性和简洁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一年级开始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研究目的

本文针对一年级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在表达方面的现状与分析,找出制约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因素,探索解决方案,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表达能力现状及分析

(一)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表达能力研究现状

1.课堂观察学生发言情况

通过对自己所任教一年级两个班级77名学生,2014年9月-10月,2个月的数学课堂观察,总结学生发言情况如下表:

通过上述表格,发现偶尔发言和不发言的学生高达51人,占样本总数的66%,都属于表达能力偏弱的学生,当我提出问题时这一类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逃避注视,不举手

(2)表情疑惑,不举手或半举手状

(3)低头玩小东西,交头接耳走神

2.对课堂发言较少学生的访谈

通过对偶尔发言和不发言的51名学生进行了访谈,总结原因如下:

(二)困扰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表达的3个因素

1.老师我不敢说

我们发现发言较少的学生中有72%的学生属于不敢说,产生不敢说的原因是:害怕说错了遭到同学嘲笑,受到老师批评。这一类孩子的共同特点是:不自信、敏感,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低着头,逃避老师目光等。例如:诗琪在课堂上属于特别安静的孩子,说话轻声细语,慢慢吞吞,不到迫不得已绝不开口,非常腼腆。为什么说给她强调在课堂上呢,因为通过与家长交流中了解到:她敢在万圣节晚上领着一群孩子,到别人家敲门,并领头高喊:“不给糖就捣乱”。这让我感到很震惊,颠覆了我以前对她的认识。于是我意识到,原来她是不敢说。那为什么不敢说?孩子妈妈给我的回复是:幼儿园时期太爱说话,被老师批评多次,导致孩子在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慢慢失去了自信。

2.老师我不会说

我们发现发言较少的学生中有63%的学生属于不会说。产生不会说的原因是:无序思考,欠缺表达方法,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类孩子的共同特点是:阅读量小、基础薄弱,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举手时半举不举,常现凝思苦想,纠结状。例如:

师:“原来有90根木头,第一次运走了34根,第二次运走了38根,问还剩多少根?”

生:“想要求还剩多少根木头,就得把两次运走的木头和减去原来的木头,不对,是把原来的90根木头减去(手指课本)这个(第一次运走的)和这个(第二次运走的)……”

从他条理不清,缺乏逻辑性的语言中,我发现其实他明白算理,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

3.老师我不愿说

我们发现发言较少的学生中有25%的学生属于不愿意说。产生不愿意说的原因是:聪明、较早接受启蒙教育。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即:不屑于回答问题,有时间就往下做题。例如:怡君同学是个极其个性的孩子,上课经常低头捣鼓自己的事情,从来不屑于回答简单问题,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没意思”。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困扰一年级学生课堂表达的几个因素是:不敢说,不会说,不愿说。想要学生达到敢说,会说,愿说的目标,就要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下心理障碍;教孩子学会运用思维工具和学具,用简洁、准确语言表达;创设有趣情境,提炼学生想回答,有挑战的问题来解决。

三、一年级学生提升表达能力方法初探

(一)从不敢说到大胆说

从不敢说到大胆说,是学生提升表达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这一类情况在表达能力不强学生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因此,如何让学生放下心里包袱,克服畏惧害羞的思想,勇于开口、勇于表达,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我做了以下探索。

1.改进评价方法——改进教师评价语言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所以教师所有的评价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放下心理障碍,敢开口说。一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快速成长期,教师找出学生不同的“闪光点”,及时于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1)精心设计的评价语言

当教师看到学生不敢举手,欲言又止时,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如:“我看到有几个平时不常举手的同学,现在举手啦,老师非常高兴,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每一次发言,都是一次在大家面前爽一回的机会,错过了可就没有机会了”。当一位学生说的非常完整,把其他同学想说的都说完了时,“哇,我看你应该来当肖老师的老师,哪位同学再给肖老师当一回老师,教教我这道题应该怎么说? “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才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全班同学和老师都在专心致志听自己一个人说话是一件非常爽的事情时,学生才会勇于开口。

(2)意想不到的“无声语言”

当有声语言不足以鼓动学生发言时,配合上多样的“无声语言”,如: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下抚摸都会让学生从老师那亲切多样的无声语言中感受到关爱、赞赏,更感受到那无声的动力,使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如:当学生面部表情处在逃避或纠结状时,送上一个期待、信任的眼神;巡视小组交流过程中,当听到平时不敢发言的同学有精彩的发言时,竖起大拇指,给他点个赞……

在课堂上,我告诉学生:“你们每个人在老师心中都是一块金子,闪闪发光,但是有些金子不爱发言,时间长了就变成石头了,老师有一根神奇的手指,能够点石成金。”在课堂上,当我发现有不敢发言的同学时,走过去摸一下该学生的头,学生就会立即高喊:“点石成金!”被点到的学生,也觉得自己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他的回答是不够完整的,我会说:“金子不论何时总是会发光的,这不,老师稍微一擦(配合擦的手势),金子原来的面貌就露出来了,来看看其他的金子们有没有想说的?一方面肯定了回答问题的学生,又鼓励了其他想说不敢说的学生。

2.创设生评师情境

学生评价老师,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竖式错误写法”,创设学生评价老师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质疑老师。当老师接受学生的质疑,接纳学生的意见时,学生心里感受到了莫大的肯定和鼓舞,自信心得到提升,也就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

3.营造生生评价氛围

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来自与教师的引导,同时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帮助也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我们在建立数学学习小组之初就确定了规则:人人都要表达,表达能力弱的同学先说,表达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补充;当表达能力弱的同学确实说不出时,先仔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思考别人是怎么想出来的,我能否给予补充?最终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指定发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交流过程中,每一位发言者发言结束后,询问全班同学:“你赞同我的观点吗?”同意时,学生们都双手举起大拇指,为其点赞。有补充建议时举起大拇指和食指,有质疑时,手臂交叉放于胸前。这样使那些不敢说的学生,首先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言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发言的机会;其次在同学们的鼓励和补充下,他们更加主动地倾听、思考、吸收组内成员的意见,完善自己的发言。当他们看到全班同学都在为自己的发言点赞时,就会越来越自信,逐步打消怕说错,怕丢人的心理障碍,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4.荣誉激励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作“我敢表达,我真棒!”表格,每回答一次问题印一个巴蒂小印章,学生每天都在数自己得了几个小印章,甚至是给小印章描边,回家更是向父母炫耀,自己回答问题有多积极得了几个小印章。

5.家校联动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家校联动就是必需且必要的。为确保其表达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我发起了“我是小老师”的活动,鼓励学生回家给父母当小老师,讲解当天学习内容。同时与家长沟通,在家多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家长们的一直拥护,普遍反映学生表达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学生们也变得喜欢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学习内容,一举两得获得了较好效果。

(二)从不会说到会说

1.教师示范性语言

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积累少,词汇匮乏,往往想说却苦于词不达意而放弃发言。但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给学生提供标准的语言模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去感知如何有条理地表达。如:“要想求一共有多少就把xx和xx合起来” ,“要想求还剩多少,就得从总数里减去另外一部分”,教师的语言是否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强弱,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应重视教师示范性语言的使用。

2.思维图示的使用

学生在表达过程中不会说的很大原因是,无法将自己的观点条理的表达出来,而思维工具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条理的,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桥形图的使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勾连小棒、计数器和竖式之间的关系。

流程图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想求出三层一共有几本就得把三层的书本数合起来,最先要解决的是求出未知量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有几本书。通过思维图示的使用,能够使学生理清问题的内在逻辑,弄清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使学生完整、严谨的表达解题思路,从“不会说”,变得“会说”。

3.学具、图示直观演示

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词汇匮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教弱,表述观点过程中往往说不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者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和操作,或图示来帮助学生说清自己的观点。“红蓝伞比多少”“退位减法”,学生通过熟悉的学具和图示来表达出抽象的数学逻辑关系,逐渐从不会说到会说。

(三)从不愿意说到愿意说

1.创设问题情境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能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退位减法竖式说算法”100-18=?当让学生表达用竖式说算法时,学生都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我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先算个位0-8,发现个位小弟不够减,于是砰砰砰敲十位大哥门,:“十位大哥,打个借条借1个十”一开门十位大哥也是个穷光蛋,于是十位大哥向百位大爷借,百位大爷很慷慨,把一个百借给了十位大哥,变成了10个10,此时十位大哥很负责,没有忘记个位小弟,于是借给个位小弟1个十,个位小弟借来的1个十变成了10个一,减8还剩2,十位大哥被借走1个十,还剩9个十,减1得8,最后别忘了向横式汇报。经过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

2.改变提问方式

教师提问问题的质量决定了学生是否能理解,是否有兴趣说。例如:都是教师做情境导入,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改为:“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编一个带问题的数学小故事吗?”经过提问方式的转变,将被动式接收课堂知识转变为主动带着问题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

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有了变化,以前偶尔发言的部分学生和不发言的学生开始变得积极发言起来,以前不发言的学生也向偶尔发言变化。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对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上表达能力现状的观察与分析,并结合与学生的访谈,我开展了关于如何提升一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通过教学方法变化后,学生课堂反应的对比,我认为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下心理障碍敢于表达;教孩子学会运用思维工具和学具,用简洁、准确数学语言来表达;创设有趣情境,提炼学生想回答,有挑战的问题来回答的思路是可行的,对于提升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表达能力的效果是明显的。而且,表达是思维的内容和方式的输出结果,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将会促进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后续的教学中,我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说不清、抢着说等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又为我下一步的教学研究指出了方向,激励我继续对学生在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语言数学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刀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