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行训练矫正仪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2018-06-19何结实李跃红缪芸柴松马丁莹崔寅维廉磊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步态楼梯步长

何结实,李跃红,缪芸,柴松,马丁莹,崔寅维,廉磊

脑卒中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的总称,可能给患者带来多种功能障碍[1]。卒中所致的步行障碍主要表现为足下垂、内翻,步行时的划圈和跨越步态,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步行能力是很多脑卒中患者的最终康复目标[2]。当今康复医学强调的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康复训练[3],矫形器等辅助器械的应用在使患者重新获得站立及步行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康复过程中通常使用踝足矫形支具、绷带矫正划圈步态,但临床效果不甚一致,且患者舒适性不佳。功能性电刺激仪器经过不断更新发展为便携式,使日常生活佩戴成为可能。笔者观察使用国产的便携式步态训练矫正仪配合康复训练对患者步行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区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12月在宁波市江北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康复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均符合入选标准:(1)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2)首次发病;(3)年龄18~75岁;(4)单侧脑卒中;(5)病程1~6个月;(6)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Ⅲ期或以上,并能独立或监护下步行10 m以上;(7)患侧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0~2级;(8)立位平衡≥2 级;(9)意识清晰,病情稳定;(10)认知能力正常,遵医嘱配合治疗。排除标准:(1)疾病处于急性期或者病情不稳定;(2)合并不可控制的严重脏器疾患;(3)存在精神或认知功能障碍,或不能配合评估及治疗;(4)其他疾病导致的下肢骨骼、神经损伤或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等;(5)置有心脏起搏器、体内安装金属固定物者。按随机输入分为步行训练矫正仪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 1。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和基本康复训练,主要为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立位平衡训练,配合理疗主要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等,1次/d,每周5 d,疗程为6周。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GYKF-Ⅰ型步行训练矫正仪进行辅助步行训练。让患者选择端坐体位,患肢屈髋屈膝屈踝ROM均小于90°,暴露患肢,用75%的酒精环形清洁胫骨外侧缘皮肤,在表面肌电的引导下,找准敏感刺激点,用记号笔做好标记,将仪器的负电极贴于腓总神经浅支腓骨长肌的腓骨颈处,正电极置于腓总神经深支胫骨前肌肌肉刺激点上。调试输出按钮,选择合适的运动阈,每天2次带机训练,上午下午各1次,30 m in/次。对照组佩戴踝足矫形支具、绷带进行辅助步行训练,30min/次,2次/d,治疗均为每周5 d,疗程6周。治疗师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陪同指导。

1.3评定标准 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测定患者10m自然步行时间、步行速度、步长、步宽,以及上下8级台阶时间。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试验干预,无中途退出。干预前,两组10 m自然步行时间、步行速度、步长、步宽、上下楼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0.05)。干预后,两组10m自然步行时间、步行速度、步长、上下楼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步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干预前后10m自然步行时间、步行速度、步长、步宽、上下楼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步行速度、步长、布宽、上下楼梯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10 m自然步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3 讨论

步行运动是在大脑皮质控制下,全身多个关节、多组肌群共同配合完成的协调性动作[4]。步行速度、步长、步宽是步行功能的重要参数,与患者的平衡功能、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等呈高度相关[5]。脑卒中后由于运动控制障碍,常出现异常步态。这一方面影响了患者的步行功能,还容易导致跌倒等意外发生,故矫正卒中患者的步行功能有着重要意义。社区康复中踝足矫形器、高分子绷带等是脑卒中患者常用的辅助设备,而功能性电刺激(型号GYKF-I)步态训练矫正仪以更智能化、便携式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步行功能参数的比较

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干预后步行速度、步长、步宽、上下楼梯时间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均<0.05),这提示步态训练矫正仪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及转移能力。步行矫正训练仪的作用原理是,患者在迈步相早期,膝关节的屈曲诱发步行矫正训练仪对胫骨前肌及腓骨颈的初刺激,使肌肉开始收缩,有效减少足下垂及内翻,使足顺利廓清;在迈步相中期,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增大,刺激增加,使肌肉强烈收缩,踝背屈外翻角度增大,足尖垂地、高跨域步态显著改善,提高了足与地面间距,延长了患肢迈步中期的时间,使患肢有足够的时间向前迈步;在迈步相末期,刺激逐渐减弱,患足先足跟、后足尖平稳着地,提高了地面对人体的缓冲[6],故佩戴功能性电刺激步态训练矫正仪后患者的步长、步行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另外,步态矫正后患者的步行稳定性增加,使步宽减小,足下垂及内翻的矫正同样可使上下楼梯的时间缩短;从而使患者的整个步行过程更接近于正常人。训练一段时间后,患者在不佩戴步行训练矫正仪时的自然步行速度也有改善,这可能是步行矫正仪对肌肉被动刺激与患者主动训练的综合效果。本研究还发现,踝足矫形器、绷带等传统辅具的佩戴也可改善改善患者的步行速度、步长、步宽及上下楼梯功能,但效果没有步态训练矫正仪显著,且已获得的步行功能在拿掉辅具后不能有效维持。有学者研究指出,偏瘫患者的步宽增大、步长缩短、步速降低[7],此三项步行参数的改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上下楼梯需要患者对膝踝等下肢关节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如屈膝、屈踝角度,伸膝及伸踝肌力等。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功能性电刺激步态训练矫正仪对偏瘫患者的足下垂、足内翻有明显矫正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步行及转移能力。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待大样本研究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步态楼梯步长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中心差商公式变步长算法的计算终止条件
基于Armijo搜索步长的BFGS与DFP拟牛顿法的比较研究
有趣的走楼梯实验
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智能手机用步长估计模型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动态步长的无人机三维实时航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