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米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2018-06-19翟忠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5期
关键词:紫癜消化道过敏性

翟忠莉

(吉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吉林 长春 130000)

过敏性紫癜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相对比较高,经常反复发作,其过敏原不容易给予确定。目前,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有很多种,然而治疗效果参差不一,不甚理想[1]。

表1 两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对比(±s,d)

表1 两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对比(±s,d)

注:b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皮肤紫癜 消化道症状 关节症状试验组 46 9.41±3.22b 4.31±1.22b 4.75±1.45b对照组 46 11.45±3.67 5.88±1.76 6.17±1.8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收的过敏性紫癜的患儿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46例。当中,试验组男32例,女14例。年龄在4~13岁,平均为(8.1±2.3)岁;对照组男33例,女13例。年龄在5~14岁,平均为(8.5±2.9)岁。

1.2 临床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避免接触可疑似过敏原,绝对卧床休息,对饮食给予严格控制,维生素C、抗过敏以及钙剂等相关支持治疗,1~2周为1个临床疗程,伴有感染的患儿采取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2]。

1.2.2 试验组方法: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西米替丁进行治疗,每次10 mg,放置在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天2次,采取静注方式,持续14 d,14 d以后续服西米替丁片15mg,每天3次,连续应用14 d;复方丹参注射液0.5 mL,每日最大剂量为20 mg,放置在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当中,每日1次,14 d以后继续服用2篇,每天3次,连续服用14 d,每隔48 h,检查患儿晨尿1次,密切观察是否伴有蛋白尿和血尿,进而对肾损害给予确定。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变化情况[3]。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愈:使用药物7 d以内没有新的紫癜发生,14 d以内紫癜完全消退,胃肠道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没有发生红肿,实验室检查粪隐血呈现阴性,尿常规完全正常;好转:使用药物14 d以内,紫癜消退以后仍然伴有少量新的紫癜出现,关节没有肿胀,有的时候伴有活动性疼痛,胃肠道症状给予大致控制,饮食基本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查蛋白尿以及血尿有一定程度的好转;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标准[4]。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 表示,两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试验组一共有46例,当中,治愈一共有30例,好转一共有13例,无效一共有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一共有46例,当中,治愈一共有28例,好转一共有11例,无效一共有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78%,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情况对比:试验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9.41±3.22)d、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为(4.31±1.22)d,关节症状消失时间为(4.75±1.45)d,对照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11.45±3.67)d、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为(5.88±1.76)d,关节症状消失时间为(6.17±1.86)d,试验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也被称之为Henoch-Schonienin 紫癜,其指的是一种侵犯皮肤与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经常伴有腹部疼痛、肾损害以及关节性疼痛,然而血小板没有减少,部分相关临床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疾病与变异性皮肤血管炎属于同一个谱系疾病。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开始的时候伴有头痛、全身不适以及发热等,皮损主要表现为针头一直到黄豆大小淤点或者淤斑皮疹,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水泡以及溃疡,好发于四肢伸展一侧,特别是双下肢以及臀部。皮损呈现一个对称分布,极易反复发作,只有皮肤损害的患者被称之为单纯性紫癜,伴有腹部疼痛、便血以及腹泻等,同时还会引发关节肿胀、疼痛以及积液,并且引发蛋白尿以及血尿。除此之外,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也许是各种刺激因子所致,激发β细胞克隆扩增,造成IgA介导的系统性血管炎,其病变主要为全身各个部位的小血管壁沉着含IgA免疫复合物损伤毛细血管壁,造成其通透性明显增高,造成全身多个部位损伤[1]。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5],对过敏性紫癜采取西米替丁进行治疗,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其属于H2受体阻滞剂的一种,能够有效阻滞激活小血管H2受体,使其通透性明显降低,进而使皮下组织、内脏器官出血以及黏膜水肿明显减轻。另外,对消化道出血损伤,可以有效阻断胃黏膜的壁细胞表面上的H2受体,对五肽胃泌素以及组胺等相关刺激所致的胃酸分泌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间接的降低胃酶活性,使胃黏膜缺氧状态得到明显改善。除此之外,西米替丁可以有效封闭外部周围血液当中抑制性T淋巴细胞当中的H2受体,进而对Ts细胞给予有效抑制,使机体免疫反应明显增加,将免疫的中间环节给予有效切断,使机体免疫功能得以有效回复,进而使免疫性肾损害明显减轻[6]。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一共有46例,当中,治愈一共有30例,好转一共有13例,无效一共有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一共有46例,当中,治愈一共有28例,好转一共有11例,无效一共有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78%,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9.41±3.22)d、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为(4.31±1.22)d,关节症状消失时间为(4.75±1.45)d,对照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失时间为(11.45±3.67)d、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为(5.88±1.76)d,关节症状消失时间为(6.17±1.86)d,试验组患儿的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以及关节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6]。综上所述,对过敏性紫癜患儿采取西米替丁进行治疗,可以使患儿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1] 庄永玲,刘兆恩.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1,6(6):268-270.

[2] 符仁义,盛先锋,向承发,等.西米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2):113.

[3] 吴堂兵.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与腹部和关节症状关系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0,4(6):489.

[4] 张贺.凌秀梅,罗兆清.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9-10.

[5] 朱建锋,潘爱萍,薛梅.西米替丁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3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05,9(1):57-58.

[6] 吴华红,陈松波,蔡锦楠,等.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4):27-28.

猜你喜欢

紫癜消化道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