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之渗透

2018-06-18贾玉珍

好日子(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德育教育新课程

贾玉珍

摘 要: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善于把德育渗透到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在地理教学的基础上渗透德育。德育,育人成才,只有在学生的学习中落实德育,把德育情感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才能真正实现育人。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德育教育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把外在的一些道德标准、思想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新课程理念对地理德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会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要承担起的德育的责任,在向学生传播地理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融入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德育。

一、钻研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因素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理论就是进行地理教育以及德育渗透的基础。要将德育渗透到地理教育中,首先要了解地理课本中的内容,结合教学特色,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课堂是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要想对学生进行深刻的德育,就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主要课堂知识的讲解。要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找到其与德育知识的结合点,从而来确认哪一部分需要渗透那些德育的内容。同时,立足当下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最好可以将课本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含义以及重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结合实际情况,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国情材料与课堂上新授知识紧密衔接,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国情知识的教育。如学习《丰富的资源》时,我国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要从我国实际人口出发,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是一个资源“小国”,用丰富的资源并不完全丰富的事实来教育学生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要用市场来优化配置,培养高中学生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来保护资源及勤俭建国的思想意识。

三、选准德育渗透的结合因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备课时,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选准教材中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结合因素,通过传授知识来促进学生的内在情感转化为强烈的爱国热情。如学习台湾知识时,讲述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我国的东南部的“森林宝库”,是“米仓”和“糖库”,并且是世界上闻名的“水果之乡”,也是世界上樟脑产量最多的地区。并进一步说明台湾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要坚信,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祖国一定能实现统一大业。通过这种讲述促进学生对党产生信任感,激发他们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党和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以地理知识为基础,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材料,它对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着的。任何地理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多种多样的地理事物,千变万华的地理现象,都是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懂得决不能用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地理事物,要善于启发学生认识它们的各种运动形成的特殊本质,揭示它们固有的辩证唯物法。应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在物质的绝对运动中,又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对立统一是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阐明地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五、了解自然环境,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环境的保护问题,可从两方面去讲授;一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如当前周围的森林,草原被破坏,大气,水被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的具体实例,來增强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利用教材知识讲授:如在讲《南北温带》时,讲其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工农业和交通最发达的地带。正因为这些地区人口过渡集中,各种资源破坏浪费严重,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自己应如何去做来展开讨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渗透德育

“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家乡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乡土地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家乡的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他们的家国主义情感。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加强乡土教学,将课本内容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其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他们回报家乡,从而升华为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崇高理想。将书本知识与学生家乡相关的内容相结合,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渗透了德育因素,使学生全面认识家乡,对自己的家乡充满好奇,从而引导他们更加热爱家乡,产生想要建设更加美好的家乡的想法。

七、运用比较法渗透德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具有可比性的材料,用比较法从中得出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也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在运用比较法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中还可以将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拥护社会主义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既要认识到我们国家的优势,也要看到我们面临的威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激励学生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

八、运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地理课外活动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由老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在地理课外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给他们介绍当地的地形山貌特点、发展历史、文化特色以及民俗习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相关的课本知识,还能让他们实地体验祖国的山河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此外,还可以进行与地理相关的主题班会、辩论赛等,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结合他们的自身体验,对自己身边存在的相关地理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治理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通过播放相关影视、录像等进行德育渗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性,在接受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爱国情感。

九、通过作业训练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要接触很多的家庭作业。将德育渗透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选择学生的家庭作业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比如可以让学生从利弊两方面来分析某一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辩证地认识到当前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德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任职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将德育贯穿于学生课堂教育的始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地理教育中渗透德育,要巧妙设计学科教育与德育的结合点。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他们在接受良好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加深刻地接受情感上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要吃透教材,又要找准教材中德育渗透的结合因素,并有意识地进行,将会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德育教育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