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2018-06-18周小迪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是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已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是目前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是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希望可以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核心素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02-02

一、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概述

在人民美术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尹少淳谈美术教育》一书中,提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具体表现为: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和空间等形式特征;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音创造视觉形象。具体表现为:了解并能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通过观察、想象、构思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联系现实生活,自觉运用美术能力,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具体表现为: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对象进行评价和判断;能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动。具体表现为: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造有创意的美术作品;能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具体表现为: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能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美术仍然被认为是副科,不论是对其的重视程度,还是课时都不能与语文、数学等科目相比。并且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本身的课程设置也较为不合理,基本是以书本教材为主进行教学,并且给予学生自主创作的实践课程较少,不能起到锻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2.学生学习有畏难情绪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中太过强调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多的抽象的理论性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存在畏难情绪。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理论性的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于美术创作的实践学习反而会很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对知识进行解读,并且鼓励并引导多进行探索创作,让他们对美术的功能有更好的认识。

3.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很多学生在完成美术作业时习惯于“照葫芦画瓢”,对作业敷衍了事。尤其现在网络搜索技术发达,学生更是喜欢偷懒,从网络寻找资源,完成作业。这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千人一面。

4.教学质量评价缺少标准

现在美术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无法得到很好的评价。现在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更多地是从主观的角度,对作品表达的情感给予肯定的评价,这虽然对于增进学生的信心很有帮助,但是对于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了解不够,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美术学习的优劣势。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还应当从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创作能力等核心素养养成的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在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类型和容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术的需求,所以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美术资源进行教学。课外的美术资源类型丰富,比如校内、公园等地的艺术雕像、绘画作品等,还有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具有文化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等。

进行课外授课时要考虑到小学生自制力差、好动的特点,选择相对安全的地点。比如带学生到公园进行写生、观看艺术雕像等,公园作为公共场所,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增加对生活的感悟,有时公园还会作为举办艺术展览的场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带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参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程,接触到中外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审美水平。

2.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将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创作情境,才能将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出来。

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亲身感受大自然,才能理解生活就是美术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流动的风景线》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都有哪些种类的车辆?不同的车装饰特点都有什么不同?最喜欢哪一种装饰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为其创作提供了基础。而这也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了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进行美术创作时非常重要的品质,可以说美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最重要的是突破思维定势,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要想突破思维定势,就要鼓励学生根据事物信息发散思考,大胆联想。

比如在《窗花花》一课教学中,课堂上学生完成窗花作品后,往往想到的是就是将窗花往窗户上贴,装饰玻璃窗。虽然学生的作品色彩丰富、造型不一,但直接将其贴在窗户上还是略显单调。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充分发挥他们对于窗花的想象力。比如启发学生对窗花的形状进行观察,根据想象进行适当的添画、组合,让学生能妙利用形状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有的学生就将几个窗花叠加变成花球;将窗花圆圆的形状想象成蜗牛壳,在窗户上添上蜗牛的身体就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因为窗花的性质像浪花,又可以将窗花组合排成一朵朵浪花;甚至将窗花想象成杯垫,在窗花上放了个杯子……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增加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美术教学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的评价标准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学生完成美术作业时更用心、融入更多的思考与想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

一是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互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对每次的美术作业完成的情况,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详细介绍自己所设計的作品的名称和特点,然后以相互点评相互投票的方式选出其中有优秀的设计作品。二是教师根据科学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比如教师可以根据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创作能力等进行分值的设定,再根据每次美术创作所需用到的更为具体的技能进行分值的细化。这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实际的绘画水平,还将创新意识、独立创作等纳入了评价范围,从而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倾向。

5.增强教学内容的文化渗透

美术课具有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价值,具有浓厚的人文性质,也承担起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责任。并且很多美术作品本身就承载了浓厚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增强教学内容的文化渗透。

比如在学到皮影戏时,教师可以举泰山皮影的例子。泰山皮影被誉为泰山文化的“活化石”,是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对皮影十分生动的描述,在对进行泰山皮影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皮影的艺术特色进行全面展现,不仅要展现皮影人物也要展现皮影戏剧的艺术,让学生了解多样的皮影艺术,让学生能更加对我国的民族文化更有认同感,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凌.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 吉林教育,2017,(38):88.

[2]赵靓. 浅谈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2017,(08):78-79.

[3]许斌. 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培养中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5):98-100.

[4]湛娟娟.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J]. 小学教学参考,2016,(36):57.

[5]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周小迪(1974-),男,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教师,小学一级,单位: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小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