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2018-06-18王秋英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构建中学生

【摘要】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厌学、焦虑以及孤单等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带来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积极心理学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教育同仁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87-01

中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关键以及特殊时期,其是学生从儿童到成熟的重要过渡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和感情困扰的关键时期。新时期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当前,无论是在是在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方面,其心理教育能力相对薄弱,难以对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在此背景下,针对积极心理学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構建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近些年在心理学领域兴起的研究方向,其将研究内容置于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层面,是一门促进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发展完善的科学。在研究内容方面,积极心理学更加强调对个体的积极人格以及积极情感进行研究,为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思路,对完善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操作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当代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厌学情绪

当前,很多中学生都存在严重的厌学情绪,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升学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学生对学习出现了抵触情绪,而厌学情绪也正在不断蔓延,甚至在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中也所有体现。

2.人际交流

当代中学生的个性更加鲜明,生活条件也更加优越,为人处世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在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因为冲动、嫉妒以及自私等原因产生误会,致使同学关系紧张。同时,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与父母和教师很少交流,加之父母和教师对其关心较少,导致学生产生叛逆等情绪。

3.逆反心理

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个性不断增强,在行为和认知方面都不愿意接受父母和教师的管制,有时候出现抗拒或者敌对的心理,如果受到外界的忽视,这种逆反心理会更加强烈。

4.嫉妒心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种西方负面思想涌入我国,中学生受到一些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嫉妒心理,其主要体现在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忽视别人有点、盲目骄傲,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同学。

5.自卑心理

一些中学生由于缺少异性关注、人际交往障碍、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条件较差、相貌不突出等因素,对自我评价过低,进而产生自卑心理,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愿意与同学接触。

三、积极心理学下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相关途径分析

1.激发学生积极情绪

当代中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并且提倡通过自助的方式进行心理体验。例如,选择与学生心理发展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切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存在的问题,其具有内容主要包括应对压力的方式、调动积极心态,通过树立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等,组织进行心理拓展、演讲演说以及角色扮演等活动,带给学生以良好的心理体验。

2.培养学生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心理品质进行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质与心态,将学生的人格优势逐步渗透与其生活空间中,进而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应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全体学生,在提供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积极品质和积极心理进行重点培养,例如积极群体、积极组织、积极意志以及积极认知等,对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进行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品质与美德,促使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我接纳、自信以及咨询等积极品质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形成仁慈、智慧以及希望等积极人格。

3.建立积极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提供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过程以及全方位的教育方式,形成以学校领导为核心、专业教师和班主任为辅助力量的教育系统,通过媒体宣传、社会教育和校园文化渗透的教育环境,在校园内部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积极心理学同时还强调要积极的群体组织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学校要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挖掘心理潜力为重要渠道,通过多元化以及多维度的形式,对学生开展积极教育,将各学科教育与心理品质培养有机融合,鼓励教师通过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以及情境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对当代中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学习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公众和社会需要给予其高度重视,在中学生群体中积极宣传心理知识,学校也要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及团体辅导等教育活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积极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晓兰,余欣欣,刘芳敏.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2):157-158.

[2]钱晨露.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析[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2):15-16.

作者简介:王秋英(1969.10-),女,山东莱州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教育。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构建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