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2018-06-18白艳飞
白艳飞
【摘要】近年来,鉴于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在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并德育教育的预期效果造成了不利影响。文章针对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总结,并且就其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针对高中德育问题的解决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 德育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01-01
一、引言
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让德育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高中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德育教育对于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意义重大;良好的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待外部事务时正确的思考方式以及思考方向,让学生具备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资格。
二、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
很多德育教学活动都单纯采用理论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添加生活元素与时代元素,让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从而影响到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热情;同时很多学生也会单纯的将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应起来,从而对自身的认知产生不利因素。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很多课程都采用了信息化授课手段,并且鼓励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然而在高中德育教育环节中,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也侧重于使用教师口头讲授+黑板板书的形式,对于课堂氛围形成、情境引入等内容也没有加以重视,从而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参与德育教育存在抵触心理。
3.没有合适的德育教育成果评价体系
现阶段对于德育教育并没有相对合理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品德教育的成果很多学校以进行操行评定并进行分数量化的形式来进行判断,这种方法既不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所得到的操行评定分数也会很大程度上受到评分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容易让学生产生对类似教育的抵触心理。
三、高中德育现存问题的解决策略
1.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
学校在开展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时,应该对教学流程、教育内容加以重视,保证课程设计在不打破传统上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添加一些高中阶段德育教育的新时代内容。
具体来说,德育教育工作者应保证课程设计与安排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尽量缩短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尝试多添加一些时代内容,让教材紧紧跟随时代。一方面,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能够在保证课程深度的基础上拓宽课程的针对面,让更多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另一方面,通过贴近学生的教材内容设计,学生能够真切体会到德育教育与自身的个人成长、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强化其对于课程的参与程度。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鉴于移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并且联系到高中生在网络使用方面的普及程度,学校可以在德育教育中融入新媒体及相关信息技术手段,并且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有较高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如可以在合适的教学环节尝试区别于传统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如参加讲座或汇报等;对于现场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让学生集中到报告厅参加相关讲座,如在进行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时,可以邀请省级先进工作者等来学校跟同学们分享自己对于艰苦朴素奋斗精神的认识;而若条件不允许,则可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照其他课程的学习进行探究学习,就某一个课题通过自主资料搜集、合作讨论辅以教师引导性授课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图书、新闻或者网站资源,甚至一些社交应用软件来实现对德育教育的进一步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说明,让同学们了解到互联网双刃剑的本质,让同学们擦亮双眼,谨慎面对可能遭遇的诱惑,从而完成预期的品德教育任务。
3.建立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在学校对德育教育成果的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应该确保考核的客观、公平性,并且采用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完善评价方法。如对于學生的日常品行操守,学校可以颁布《学生行为规范》并针对其中的关键性条目进行分数量化,并综合考评机制,将评价体系拓展到班风建设、学生面貌、班级特色等多个方面;此外,可以在德育评价方法中采用多级结合的形式,综合学校领导、级部领导、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的分数评定,让德育评价体系趋于完善。
四、总结
学校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意义重大,而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由于其处在性格初具雏形、学识水平具有一定高度的关键节点处,其德育教育更应得到多方面的重视。作为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充分正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德育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德育成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确保高中德育工作的预期效果,从而为高中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跃. 探讨教育新常态下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课程教育研究,2017,(37):70-71.
[2]何乐经. 高中校园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6,(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