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2030行动框架”旨归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启迪

2018-06-18高文杰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摘 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蕴含的职业教育核心价值主要是:全纳性、公平性、终身性、优质性、社会融合性、可持续性、人本性和治理性。其对我国2030年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路径的启示是: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增进其“适切性”;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优质性;努力打造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的“升级版”;加大国家投入,努力营建更为优质丰富与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广发展。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战略路向

中图分类号 G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6-0026-06

一、“教育2030行动框架”蕴涵的职业教育核心价值

(一)“教育2030行动框架”:世界教育的未来蓝图

“教育2030行动框架”是在2015年11月4日举行的第38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正式审议通过的。行动框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了教育2030的愿景、基本原理和原则;第二部分论述了总目标、具体目标、战略方法和测量指标;第三部分梳理了实施途径。行动框架提出的总目标是:确保全纳、公平的优质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行动框架提出了七個具体教育目标,涵盖从儿童到青少年包括早期发展、保育、学前教育到小学和中学各级教育的具体目标与质量要求;提出确保所有人负担得起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出全面增加以就业、获得体面工作为宗旨的技能人员数量;提出消除教育在性别、种族、经济地位、弱势群体等方面的一切不平等性;提出教育要确保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人权、非暴力文化的传承增进。

行动框架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各国纷纷制定自己的行动路线图。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议程,2016年推出了包括教育在内的《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国家教育的决策层提出,中国将认真落实2030年教育目标,并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规划编制和监测体系设计结合起来,加快提升中国教育总体水平[1]。

(二)“教育2030行动框架”蕴涵的职业教育核心价值

1.职业教育的全纳性或包容性

教育的全纳性或称包容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以来秉持的理念,在行动框架中被放在了更为突出的地位、更为全面阐释与“贯穿”。行动框架指出:教育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而且是可获得的权利[2]。这一理念也是一系列国际公约与协议相关理念、原则的“教育呈现”,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反教育歧视公约》等。

行动框架表明全纳性意味着教育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的“使命”,其中,行业企业组织、民间组织、社区、家庭等在实现全纳性的教育权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家需要提供相关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确保人人能平等获取有质量教育的机会,确保不同社会组织、利益相关者参与教育有序、效率与规范等。

2.职业教育的公平性

行动框架将公平性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行动框架强调,在受教育权利方面对所有人都是“平权的”,其性别、种族、年龄、人种、语种、信仰、政见、国别、社会阶层、经济境况、残障与否、移民与原住民、社会主流抑或弱势及其边缘群体等,都不是影响享受优质教育的因由。行动框架不仅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性的目标,而且提出了指示性的政策建议。例如:国家要保证教育政策、规划与预算是反歧视的,并设置为弱势或边缘群体有针对性的支持对策,构建指标检测教育公平性的进展。

行动框架指明,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也是实现“公平性”的手段,其含义是有质量的教育能够在改善生活、消除贫困、增加就业与收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功能。

3.职业教育的优质性

“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是贯穿于行动框架的核心要义,也是面对未来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蓝图规划。其中有质量的教育或称优质性的教育是“教育权利”的基本涵义之一。行动框架指出:确保“优质教育”是教育权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确保教育能在所有水平和不同环境里导向有效的学习成果[3]。优质性的基础意涵是使学习者获得相关层级教育的基本知识能力,提供相关生存、生活必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并且也要为学习者进一步学习与获得更高层次技能奠定基础。优质性成为行动框架的核心理念还基于教科文组织的一项重要经验,即:如果只关注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全纳,而未充分倚重教育过程与成果的质量性,那将是“危险的”,联合国提出“千年全民教育目标”尚未完全实现事实的部分原因即是质量的“非常强调”不够[4]。行动框架指明,为完成“教育2030”的新目标,至关重要的是以前所未有的努力、调动所有资源改变现实教育实践,真正实现有质量的教育。

4.职业教育的终身性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教科文组织推崇的教育原则。行动框架也将这一理念奉为圭臬,主张受教育的权利与学习的权利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指明国家应制定相关制度体系与政策安排,使得教育具备这样的秉性:一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做好国民教育大系统整体设计;二是将人的终身学习的“阶段逻辑序列”嵌入国家大教育系统,并融入于教育的各类型与层级,由此需要各类教育与层级提供多样、灵活的准入条件与学习途径;三是建立正式和非正式教育组织机构的联系机制,构建经由非正式教育组织机构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认证体系;四是国家要充分利用与整合社会教育、科技、行业企业、社区、家庭、社会福利和公共财政等部门之间的跨越式合作,提供终身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当然,无论从个体需要,还是社会生产需要的角度,技术、职业类内容的教育与培训也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的国家整体设计中职业教育无疑也是重要的方面。

5.职业教育的社会融合性

牢牢地将教育发展置于当今世界、社会的大背景中,由此考量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走向、应对之策与目标确立也是行动框架呈现的重要观念。行动框架提出,教育系统必须整合自身的各种力量与资源,敏锐感悟与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特征,其中需应对的当前挑战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革、技术的更新换代、产业结构的升级变迁、工业革命的兴起等等。

为此,行动框架在界定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的教育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申明教育要使学习者获得可持续性的技能、素质和能力,以使其能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互相依存的社会氛围,以及以知识为基元、技术驱动的经济世界中生活与工作。其中学习者素质的心智特性要体现出较强的好奇心、求异思维及意志力,以及较好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性能力。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在行动框架中可谓是贯穿其中。

6.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

行动框架将学习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置于人类能确保可持续的社会、生活方式、文明的传承与多样性的高度来考虑,在设定的目标7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要保障所有学习者皆可获取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确保可持续性教育的实施,行动框架提出跨学科、国际合作、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行动框架对学习者的智能培养目标表明这样的观点:过度注重具体的操作技能,会降低学习者应对迅速变化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能力。因此,不仅要使学习者掌握具体的职业技能,还务必培育高水平的认知和非认知技能,如新问题分析解决技能、批判意识与思维、群体协作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冲突缓释技能等。

7.职业教育的人本性

行动框架的原则指明,对人类经济、社会、文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新世界”的最高关注是“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显著特征,而这种观念是成长于从全人类福祉出发的人本主义愿景中,它整合与超越了教育“工具主义”理念,集成了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多元诉求[5]。行动框架界定的教育宗旨涵盖丰富,提出教育的关键须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彼此理解、包容、友善与和平的情怀与能力;教育还需强化增进“世界和谐、交融共建”的文化功能,包括培植学习者对不同文化、宗教、种族、语言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推动跨文化交流;教育“人性”目标还在于促进民主和人权、提高全球公民性、宽容性、公民参与意识。

8.职业教育的治理性

行动框架指明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责任主体是国家,但需要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特别是在公共政策设计与运行中需集纳广泛的社会组织与个人的协商和参与,其参与者包括产业组织、企业、民间机构、社区、科研机构、教育工作者、家庭与学习者等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各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有着同样的表达诉求的权利以及公平协商以资决策的社会责任,与此相伴的是国家的调节作用、平台作用和规则制定作用不可或缺。

二、基于“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一)我国2030年职业教育现代化愿景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指随着职业教育发展演化教育现代性的增长、获得的过程与呈现的状态[6]。显然,这里包括了过程与成果,过程就是演化、增长与获得;成果就是现代性的品质呈现。我国2030年职业教育现代化愿景主要是指届时职业教育现代性所达到的状态、品质。

对此,在学界和政府决策机构中针对2030年职业教育现代化愿景的规划研究正如火如荼。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愿景要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努力建成有力支撑和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世界潮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7]。也有学者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愿景是到21世纪中叶实现从职教大国向职教强国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2030年要实现职教体系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和机制成熟定型,服务能力、国际影响力全面提高,总体上达到发达国家中上水平[8]。

行动框架与我国职业教育2030年现代化愿景的关系可从这样几点审视:一是我国作为教育2030行动框架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和“缔约国”,要完成行动框架的职业教育目标,因此,要将行动框架的目标、原则与策略融入我国职业教育的未来规划中;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传承、发展路径、禀赋与追求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特征”,会在“贯彻”行动框架的基础上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征”;三是我国的“国家意志”与发展走向是指向2030年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由此产生行动框架与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叠加和对接的态势。行动框架对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多重的启示作用。

(二)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1.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增进其“适切性”

对于行动框架提出的教育作为一种基本人权,还是全纳的、公平的高质量的全民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针对一国而言其基础条件起码是建有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这其中当然要涵盖职业教育。换个角度看,完整的教育体系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现代性的价值取向包含优质性、人道性,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动机,服务于社会进步、社会现代化。

教育体系是指各级各类教育组织机构所组成的整体,是教育社会存在的方式。教育体系一般呈现横纵架构或维度,纵向结构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层级;横向结构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从系统科学的视角,教育体系关键问题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沟通关系以及结构比例关系。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至少存在两类需要回应的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作为子系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体量”、功能与沟通关系;二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层级的比例、衔接关系等。

行动框架在论证实施路径时指出:各国政府应基于各自的教育优先事项、国家发展规划、教育系统组织方式、组织能力和资源,将全球目标转化为可实现的国家目标。可见,教育系统的组织结构、组织能力被认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条件与基础。按照结构与功能的理论,系统的一定元素的不同结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相同功能的“背景”系统结构也可能不一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不同国度、区域会有不同的具体特征,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有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原因,但基于最优功能的角度还是有些共识的规律或原则。概括说来,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体系包含多样性的教育形式和课程体系,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二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反映现代社会要求,能够促进现代经济、政治發展,具有突出的经济功能,能够反映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能够为现代经济培养各种类型的劳动力,能够为现代公共管理和行政科层组织培养各类人才。实际上,由上述两点可以推衍出若干“准则”,其中这样两点尤显重要:其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在于有效服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其二是有效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乃至社会的公平公正。

综合分析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或弱项,基于上述理念,以为在将来一个时期的着力点主要是:第一,以终身教育为理念引领,全面筹划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在国民教育体系的位置、体量和其他类型的关联理念设计、模式;二是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层级、横向类型结构的设计;三是层级与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构。第二,健全非正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非正规职业教育不仅是正规职业教育的辅助或补充,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建制之一。其中,基本路径中利用信息通讯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以及现有企业、社会组织资源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第三,开发“国家资格(资历)框架”,理顺职业资格与学历的关系。在我国,用人的劳动制度与育人的教育制度的疏离,职业资格证书与教育学历证书的分离的桎梏正得到消弭,其中,一个基础的、关键的奠基工程是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对此,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如英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的国家资格框架;组建国家资格框架政府治理机构,主持国家资格框架的制定、认证标准与运行规则的开发;建构国家资格框架认证平台,提供包括学习成果认证、转化、档案等一揽子服务。第四,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其职业教育内部之间的衔接与融通关系制度。其中,加大不发达地区获得更高层次教育机会,消除影响学习者技能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势在必行。第五,从体系的视角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与其他教育体系、外部环境的关联机制。

2.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优质性

无论从职业教育作为服务,还是从满足“社会与个体内在需求”这个现代性指向的角度,以及联合国2030教育的愿景,职业教育要提供“高质量”“优质”“高效益”的教育服务都是共同的期待。职业教育优质性关联的领域与内涵甚为丰富,从教育结果或功能的角度看,优质性意味着对个体、对社会需求的达成度;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优质性意味着“高性价比”“高效率”;从过程看,优质性意味着优异教育系统运行与控制等。

教育结果的优质性,对学习者个体来说,是指其通过职业教育使其获得基本生存生活的知识能力、从事职业的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素质和完善的心智结构等,总之是倾向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如果用人才学的语境来说,即是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结果的优质性,对社会来说,是指职业教育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政治、文化传承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

教育过程的优质性表现在众多方面,涉及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世界上有不同的选项,受到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教育制度等因素影响。总的说,适宜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知行合一。专业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的纽带、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志。专业结构的优化状态是与经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相匹配,这种匹配不仅指专业设置的种类、数量比例、区域布局等方面“静态”结构的适配性,也包涵面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变迁和职业样态演化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将来一个时期专业设置与调整要十分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等新经济的需求。概括说来,用理性、用科学技术精心打造教育全过程是确保优质性的基本做法。

3.努力打造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的“升级版”

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CDD)将治理概念界定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组织、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法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9]。可见,治理的核心要义是“协商共建”。

我国职业教育要走治理之路,其依据在于职业教育不断彰显的属性的客观需要,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教育的教育界与产业界的“跨界性”,二是职业教育凝聚了不同社会组织的利益希求,三是作为现代性重要理念的“民主性”“法治性”和“人道性”向职业教育管理领域的浸润。

对照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治理目标,职业教育治理的现实路径是:其一,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得到很好协同整合与体现;其二,形成诉求有效表达、平等磋商的组织架构和机制;其三,治理制度框架中包括治理效果的评价反馈与调整机制,并不断导向“善治”,实现“帕累托最优”;其四,确保治理过程遵从国家法律法规。现在看来,正在进行的有关建构是有着“走向未来”的品质,需要加强推进,如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建设等。需要强化或创建的是国家层面、地区层面的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治理协商的组织与制度架构。若从精神层面、价值层面的角度看,治理是民主性和法治性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集中体现。

4.加大国家投入,努力营建更为优质丰富与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教育過程中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一般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教育资源的有效保障、资源的现代化及其在这个过程中的策略机制是教育资源的基本问题。教育资源保障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有许多因素:一是职业教育活动现代性是要建立在资源现代性的基础上;二是资源保障的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所蕴含的,其自身就是现代化的一部分;三是职业教育运行和质量与教育资源的优劣存在正相关,诚如行动框架指出的“有效和相关的学习成果只有通过提供有质量的输入和教学过程来实现”[10]。

人力资源的主体是教师、管理人员和政府教育行政人员。总的看,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人、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社会现代化,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是“现代人”,具有现代精神,具备专业精神、知识与能力。着眼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求,人力资源建设方面重要的工作包括:一是完善教师职前与职后培训体系;二是加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的标准和制度建设;三是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与教育行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四是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财力资源处于各种教育资源的核心地位,至关重要。对职业教育而言,需要实行或加强的方面主要有:一是完善政府经费稳定投入机制;二是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五是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

物力资源主要指有形的教育资产,其主要形式是固定资产,主体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办公、教学用具与知识产品等。物力资源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致力于教学活动与管理有效运行的需要。对职业教育而言,将来一个时期的物力资源配置的重心之一是在坚守 “均等化”理念全面提升基本办学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充实实验实训设备与基地建设。同时,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进程,它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物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相关对策包括:一是加大以专业为主的数字化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覆盖面;二是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和应用;三是全面提升信息化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四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5.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广发展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或鲜明特征还在于走向开放、走向国际化。支撑的理由表现在多方面:第一,我国经济社会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成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国际化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由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客观要求。第二,教育2030行动框架积极倡导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全球化、国际化,我国作为“协议国”,实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战略也是“责任”与“担当”。第三,根据现代化的有关理论,“全球化”是现代性的结果,也是现代性的属性[11],因此,职业教育的全球化也是现代化的内涵之义。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战略之钥主要是: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将国际化作为整个职业教育规划的组成部分而统筹施策;其二,完善中外合作交流机制,鼓励引入国(境)外优秀教育资源与相关专家,支持中外职业教育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其三,推动与规范提升中外合作办学,探索职业院校国(境)外办学;其四,激励构建和完善与中国产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培养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及跟进国(境)外引入生产技术、产品的相关教育与培训;其五,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协作项目,开发与融入职业教育国际标准,逐步推进对接国际先进标准的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的研发;其六,在学生培养目标中融进“国际主义”情怀,包括人道、和平、公平、非暴力文化、人类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等价值观,以及跨文化理解、包容、交流与协同合作为主体的国际化“全球公民”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更是一种实践,一种社会的、有意识的、自觉的“塑造”活动。因此,致力于建设美好社会与美好人生宗旨的职业教育的展开就是走在“现代化之路”。

参 考 文 献

[1]黄金鲁克.2030年教育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教育报,2017-01-14.

[2][3][10]熊建辉,臧日霞.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2030行动框架(一)[EB/OL].杜晓敏,译:(2017-06-11)[2017-07-07].https://sanwen8.cn/p/178wekx.html.

[4][5]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前言、愿景、理念与原则[J].世界教育信息,2016(1):7-12.

[6]高文杰.试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性价值的应然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17(2):33-40.

[7]本刊编辑部.理论探讨: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与路径—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论坛观点摘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6):17-39.

[8]于志晶,等.从职教大国迈向职教强国——中国职业教育2030研究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6(6):10-31.

[9]高文杰.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内涵与意义及其治理分析[J].职教论坛,2015(30):5-13.

[11]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87.

On Value of“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and Its Strategic Inspiration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Gao Wenjie

Abstrac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issued by UNESCO mainly includes inclusive, fairness, quality of life, social integration, sustainability, human nature and governance.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2030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path is to build perfect occupation education system, improve the“appropriatenes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 all-round way; strive to build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ability to“upgrade”; increase state investment to build mor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committed to point to the future needs of the goal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UNESCO; 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critical path

Author Gao Wenjie,professor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 (Tianjin 300410)

作者简介

高文杰(1963- ),男,天津职业大学基础课部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数学(天津,300410)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标准、实现路径和监测指标研究”(AJA160009),主持人:荣长海

猜你喜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职业技术教育战略(2016—2021)》的背景、体系与特点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审视与前景展望
促进亚太地区创业教育的举措与倡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国际扫盲奖评审工作
积极融入全球教育进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气候变化教育项目述评
东西方教师节的起源与尊师礼仪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态度的变化探析
重温《学习:内在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