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门内板浅成型工艺开发与模具设计

2018-06-18刘磊

时代汽车 2018年8期
关键词:密封面数模拉延

刘磊

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6

背门内板是汽车覆盖件中关键零件之一,有成型难度高,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如何提高背门内板的零件质量,以及通过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制造成本,这是汽车设计开发和模具开发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浅拉延在背门内板零件上的应用,利用CAE分析软件,确保零件成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背门内板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1 零件成型工艺分析

下图所示为汽车背门内板的零件数模,材质为CA-DC05-FD-Q/JDJ-GY66-2015,料厚0.7mm,零件外形尺寸为:1390mm x 1220mm x 320mm,主机厂对材料利用率要求为56%,鉴于之前对背门内板的统计分析来看,材料利用率基本在50%左右,距离客户的要求56%还差的比较远,如果用传统的拉延方式,必然达不成客户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考虑采用浅拉延提高材料利用。

1.1 前期的零件数模分析评估

①根据经验分析,此零件风险点最大的位置在窗框位置的胶条密封面上,此处零件形状呈V型,工艺性差,容易产生起皱问题,密封面质量要求高,因在此位置的数模必须细化,在保证零件各方面要求的前期下,经过CAE软件模拟分析,对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等提出合理化建议,CAE分析的结果如下图:

②根据CAE分析结果,图示出在密封面局部R处造型急剧,加大起皱风险,提出工程变更申请书(ECR,engineering change report)进行设变,更改零件造型,消除尖角平顺处理型面,通过过程查看发现,此两处起皱在成型过程已经出现,另外针对数模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提出的ECR,做出设变数模,做CAE分析验证,确保有效改善。ECR是前期数模沟通的重要手段,用来消除数模开发的一些工艺不合理问题,为后期模具开发制造提供保障。详见下图:

1.2 零件工艺补充与CAE模拟分析

①要达成57%的材料利用率,此零件的拉延补充部分要尽量少,因此选用了浅成型拉

延,压料面高过零件最低点,尽量抬高压料面,上模增加外压边圈,在凹模接触料前开始压料,确保拉延稳定性,具体工艺补充面如下图所示:

②CAE分析设置如下,比普通的拉延相比,上模增加了周圈压料,上压料板Pad压力设为定值20T,内压边圈压力40T,外压边圈压力100T,摩擦系数0.17;

③经过多次计算验证,最终得到了一个最优化的结果,并在最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极限CAE分析,使得零件的CAE分析状态在规定的一个区间内保持稳定,利于后期现场调试经过优化后的CAE,窗框起皱风险部分在成型过程中的起皱现象消除,处于一个可控的范围。

2 拉延模具结构

根据CAE分析结果和工艺排布,整体布置结构见如下图所示:

模具外形尺寸:2560mm x 2120mm x 1100mm。

模具材料:内压边圈、凸模、外压边圈、压料板、凹模采用TGC600材质,局部表面淬火,热处理硬度50HRC以上,下模座采用HT300铸铁材质。

力源与行程:上模压料板Pad采用氮气弹簧作为力源,压料力大小为20T,行程为100mm,下模内与外压边圈采用机床的顶杆作为力源,压边力大小为140T,行程为120mm。

限位方式:上压料板采用侧销作为工作和安全限位,下压边圈采用等高套筒加螺杆作为安全限位,上模压力源采用的氮气弹簧串联,方便后期制作对压料力的控制,以及生产过程中监控压料力,见上右图所示。

3 实际零件状态

现场实际制作出来的零件经过调试,零件面品没有问题,密封面无起皱现象,零件合格率95.5%按时交付客户,到达客户处生产状态稳定。零件材料利用率达到57.8%,超额达成既定目标。

4 结语

通过对汽车背门内板的数模分析设变、CAE工艺分析,通过三动浅成型拉延的方式,在保证板件品质的基础上提供了材料利用率,这种方式为其他车型的背门内板、轿车的尾箱内板以及其他覆盖件的拉延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

猜你喜欢

密封面数模拉延
基于FMEA分析的数模混合电路多道脉冲幅度控制算法
柔性钻杆球面密封结构设计及其密封性能分析*
论覆盖件拉延模拉延筋作用及其同材再造
反应堆压力容器密封面堆焊技术研究与缺陷分析
“数模”理念下高数课程的应用性研究与实践
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密封面结构分析
激光跟踪仪在飞机翼下整流罩测量的应用
浅析焊接球阀密封面加工工艺
拉延筋浅谈
汽车覆盖件拉延开裂和起皱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