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018-06-17徐萍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发散思维作文教学

徐萍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较少,其思维结构尚未固化,可塑性较强,该阶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时期。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构成单元,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深化语言认知、激活想象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特点,结合想象力的现实价值,探究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能力;发散思维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激发写作兴趣的源泉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具有多样性、分散性以及跳跃性,尚未形成固定的思维范式,可塑性空间较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运用于写作过程中,将生活更多的事物纳入写作范围,扩大素材体系,将自己多样化的想法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除此之外,在长期的写作训练中,不断地刺激学生的思维因子,使其能够进一步丰富想象力,多角度、深层次地描述事物,以文字为载体,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提高其写作热情。

2、促进写作的个性化

作文是一种在题目范围内相对开放性的文字表达形式,优秀的作文往往都具有个性化的风格特征,不同的作者写作风格不一,这是由其语言水平和想象能力共同决定的。在小学作文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具备自身独特的写作风格,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发现和发掘不同的写作素材,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创造不同的作文意境,有利于写出个性化的文章,而不易被人同化,这不仅是优化作文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对于学生而言,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通过多次的量变积累,最终达到质变的飞跃,在写作教学中,适当融入想象力教学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其一,写作是一种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上,对现实展开联想和拓宽边界的创作方式,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升华,在写作中适当发挥想象力,可以优化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发读者思考,深化作文的内涵和主旨。其二,题材选择是写作的一大难点问题,学生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无题材可写的状情况,这是思维受限的体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拓宽思维的边界、深化思维层次,增加写作题材,优化语言表达,达到提升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

1、在写作教学中结合课文题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程课本本身具有丰富的题材,包括意境优美的课文、多彩的配图等,教师应当善于整理教学资源,在写作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课文进行解析,包括写作风格、写作手法、动词运用的讲解,并对内容进行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同类事物的特征,达到“意群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选用《秋天的雨》一文作为案例,对其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该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而引出发散性问题“春天或者夏天的雨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描写春雨和夏雨,在参照共性写作手法的同时,融入个性化的写作元素,可以促使学生围绕“雨”的中心,扩展想象空间,联想到不同季节特征的雨,以此类方式达到发散思维的教学目的。

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想象能力是多种能力元素的综合体,其中,观察力是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是对多样化信息输入的过程,并对其进行选择和内化,形成对信息的敏锐感知度,为想象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其接触的人和事日益增多,题材也日益丰富化,需要更强的观察力才能敏锐的捕获素材,选择更适合的题材,深化写作的维度,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写作目的,引发读者的共鸣。例如,在秋天之际,教师可以选定写作范围为秋天,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结合写作内容,深入观察秋天的特征,包括天气变化、自然景物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等,对秋天进行综合分析,将观察结果写入作文中,写作的过程即为培养想象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写作训练,逐渐培养和提升想象能力。

3、通过实践激发想象力

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映,同时又高于生活,优秀的文章是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储备上的,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文字,教师应在保证完成写作课时计划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增长见识,切身接触更多的事物,增强感官体验,在实践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与更多的人接触,了解不同的生活状态,增加其生活阅历,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就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完成短篇作文,将自己的真实感悟和体会写于文中,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践的方式,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基于真情实感角度写作,在唤醒想象能力的同时而不与实际相分离,实现“实践—想象力—写作”的良性循环。

4、营造想象情境

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丰富题材的呈现形式,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营造写作场景,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补充前因后果,写作主题不限。例如,可以在教师展示该情境:在光秃秃的树桩上站着一只小鸟,旁边放着一把斧头。引导学生观察该图片,并展开想象,写出一篇作文。利用写作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创新写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在此过程中培养其想象能力。

三、结束语

想象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内在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想象力,善于发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提高其观察力,合理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达到培养想象能力的教学效果,以提升其写作水平。

參考文献

[1]顾予迪.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9):147.

[2]王翠贞,王梅霞.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具体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17.

[3]徐海玉.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应注意的问题[J].学周刊,2016(13):158-159.

[4]杨西容.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亚太教育,2015(19):25.

(作者单位:梅河口市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发散思维作文教学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