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矿山救护队伍管理壮大应急救援力量

2018-06-17刘明辉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矿山救护队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困扰我国基层矿山救护队伍管理的一些突出问题,在借鉴国外矿山救护队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强化矿山救护队伍管理、壮大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几点想法,并对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机制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矿山救护;队伍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1 我国矿山救护队伍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体制不够完善

矿山救护队地方政府有、矿山企业有、队多面广,虽有统一要求,却难统一标准,多方管理、各自为战、各行其道,管理监察不严不实,甚至有的矿山救护队成了应服上面的一种摆设,毫无战斗力。个别队伍还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编制不满员或年龄超龄严重的问题。有些队伍虽然表面上人员数量不缺,但存在着“有数量无质量”,无法真正担当起抢险救灾任务的使命。

1.2 法制不够明确

救护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不属于企业范畴,它虽为矿山企业服务,同时又肩负着地面消防和外援义务,主动预防一是对方不欢迎,二又没有执法力度。现在看来既不像企业、又不像事业,既不像部队、又不像执法部门,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救护队是一个“弃之担心、留之无用”的奇怪意识,救护单位至今没有统一的定性定位,服役期限、服役待遇虽有明示,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言不符实,年近五旬的队员仍然在岗,队员收入与采掘一线员工相差几倍,伤亡处理、退役安置更是队员的后顾之忧、一筹莫展,车辆出行过桥过卡费用照缴,特种车辆、特殊的工作性质等都没有法律明示和可执行的法制规范。

1.3 装备不够齐全

救护资金方面,地方队绝大部分来自于地方财政,企业队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产品成本,各队各种装备设施不齐不全,所在单位又拿不出这数额不小的资金来更新添置和完善。现很难满足安全救援有效救护工作的需要,更远远达不到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要求。有的救护队的救护车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出动途中常常熄火,然后靠人力推车才能启动,有的救护队为了迎接上级检查和资质验收,劳禄奔波东借西凑一些设备来应服过关,有的救护队在自己管辖区域处理事故退避三舍,无力独自承担重大事故处理。

2 提高我国矿山救护队伍管理措施

当然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用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探索、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之真正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救护精英安全卫队。

2.1 完善管理体制

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管理渠道。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救护队和企业救护队数量不少,分布全国各地,但真正能起作用的救护队为数不多,尤其是地方队因各种原因大部分已丧失战斗力,无力独自承担重大事故处理的能力,像这样名存实亡的救护队不如撤消或整合为好。那如何整合呢?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救援中心为塔顶,有序对应逐步分支于各省、市、县、区。从而形成国家救护中心——省救护总队——市(区)救护支队——县(矿区)救护大队(独立救护中队)——区域救护中队的救护网络,实行垂直管理,兼履安全监察职责。救护队的分布视不同情况,以科学合理效能原则来设置。这样:一是便于全国或全省统一调动和组织事故处理;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救护队的服务范围,发挥救护队的作用。譬如城市天然液化气泄漏,半封闭空间火灾人员抢救,有毒有害有爆气体环境救援,隧道工程灾害的救护等都具有消防队无法替代的作用;三是可以整合一部分地区无战斗力的救护队编制进入消防系统或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体系,这样可以避免应急救援经费的无效浪费实现有效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四是可以减轻原所在企业或地方政府的负担;五是可以提高主动预防工作的执法力度和增强安全监察力量;六是便于救护队军事化、正规化的建设和管理。

2.2 健全法治机制

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我国矿山救护队伍管理的转变也必须有“法”可依。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应急救援工作没有法规和标准可遵循,迫切需要建立矿山救护队伍的行业标准。最好是能出台一部类似“矿山救护法”的专门法律,这样才能使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运营工作有法可依,才可能走上正轨。

2.3 提高装备水平

提高装备水平,走精兵强将之路。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抢险救灾过程中用人多、危险性大、效果不佳等问题,可提高快速准确稳妥的救援行为。因此,加强对新技术、新装备的研究和使用,是救护队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科研部门和救护仪器生产厂商,应加强对救护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生产出更符合我国矿山救护技术的装备,通过吸收改良更新,使救护队的装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救护新技术,新装备的效能发挥关键在于人,各救护队应本着精干、效能、安全的原则,按照矿井灾害危险程度和服务区域大小,确定队伍人员编制,重新进行劳动组织整顿,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择优录用上岗。同时优化队伍人员结构,力求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加强救护指战员的知识更新,通过全员轮训,重要岗位培训等,使救护指战员都能掌握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对新招救护队员要严格把关,不仅要有井下实际工作经验,还需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2.4 创新管理机制

强化一专多能,扩大服务范畴。在救护系统中,可实行救护消防一体化管理。消防工作由救护队承担,这样救护队工作任务多、作用大、地位高,领导和职工将会更加满意,同时在抢险救灾中可以感受到工作意义和自身价值,进一步增強集体荣誉感,提高学好业务技术的自觉性;还可实行预防检查和安全监察一体化管理。做到2个纳入,把救护队的预防检查工作纳人矿井安全检查工作中,把矿山救护队员纳入安全监察员管理之中。救护队作为一支安全监察队伍,发挥灵活机动的作用,重点负责中晚班、节假日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通过安全监察,使救护队的预防检查工作更具有制度化、权威性,并与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结合得更加密切,既能达到预防检查、熟悉巷道的目的,又能使战时救护与日常安全管理有机结合,加强救护队与矿山企业的联系;三可担负矿井安全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鉴于部分小型矿井的技术力量薄弱,通风安全仪器、仪表维修人员较少,救护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承担起矿井安全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这样既保证了安全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又减少了矿井的经济负担,使救护队的工作更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四可承担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救护队除了承担自救互救培训工作外,还可承担起部分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三违”人员的教育,通过讲解真实的事故案例,可促进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减少矿山企业事故发生的频率。四可建立矿山救护队伍的联合培训演练机制和地企联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的机制。为了实现不同矿山救援队伍之间在应急救援状态下的协同和联动,需要在平时加强它们的联合培训和演练。按照核心层-紧密层-外围层的思路,明确各自在应急救援中的角色分工。

3 结语

矿山救护队伍管理是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因此抓好矿山救护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国家综合减灾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矿山救护队伍建设和管理时,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立法工作,应该尽快将矿山救护队伍纳入到“三军三队”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中去,争取早日成为国家应急救援的主干力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细菊.浅谈我国矿山救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煤矿安全,2009(2):242-244

作者简介:刘明辉(1971-);男;汉族;辽宁昌图人;硕士;高级;研究方向:通风救护技术管理。

(作者单位:铁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