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民航发动机维修管理及其先进技术研究
2018-06-17罗琼峰
摘要:随着我国航空运输领域的不断发展,航空企业的维修市场也不断扩张,庞大的市场在激发民航维修企业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民航维修的积极性。民航维修的领域中,发动机的维修具备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民航发动机维修管理的意义与要求、民航发动机维修策略,并对民航发动机维修应用的先进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民航发动机;维修管理;先进技术
民航发动机的维修管理对我国航空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发动机的维修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想要保证发动机维修的高效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对民航维修过程中先进技术的研究。在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的同时,还要对自身的维修工艺进行完善和改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1民航发动机维修管理
1.1发动机维修管理的意义
发动机的维修效率,与各航空公司维修技术和管理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缩短维修时间,还实现质量和成本的最优化,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维修时间的长短逐渐成为了航空公司选择MRO供应商的重要标准。维修时间对航空公司的备发数量和发动机的租赁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无论是备发数量还是发动机的租赁两者的成本都非常巨大。不仅如此,提高维修的效率也是MRO供应商的需求,不仅可以加快资金的回笼,还可以增加周转的次数,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
1.2发动机维修管理要求
民航发动机的管理和维修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从业人员对发动机的维修和管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将复杂的大问题进行分解,形成多个小问题,通过对多个小问题的解决从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发动机的性能与使用年限有很大的关系,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产生功能衰退的现象。同时,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会增高,排气的温度裕度会随之降低,这是发动机衰退的一个现象。在不同的使用阶段,发动机产生的故障也会有所差异,把握发动机的衰退规律,不仅能准确的预测拆修时间,更能为发动机的良好运行提供帮助,为飞机的正常飞行提供保障。
1.3民航发动机维修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民航发动机的性能逐渐被完善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些复杂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度。因此,在符合规定的基础上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进行监测和管理,可以减少很多的维修成本。想要在确保民航发动机高性能工作的同时降低使用的成本,需要做的就是在维修过程中从定期维修变为视情维修,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想要实现这一变革需要做到对发动机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因此,这两项技术已经受到许多来自世界航空公司以及发动机制造厂的重视,将这两项技术当做降低使用成本和提高发动机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2民航发动机维修应用的先进技术
2.1自动化无损检测
近年来,国外的MRO供应商在发动机零部件的无损检测领域,普遍完成了从手动到自动的技术升级。例如叶片自动荧光探伤,通过编程控制自动将叶片从标准篮子取出放入不同的槽内,完成从渗透到显像的一系列流程,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并且X光也从传统方式的拍片洗片优化成为计算机实时成像。同时,自动旋涡检测也是无损检测的必备技术,主要用于发动机涡轮盘等各仪器表面的探伤。自动涡流的检测全程自动化,通过机械手进行精密的把控和执行,不仅避免人为出现的差错,做到高精度的检测,并且还有人工所达不到的优秀重复性。在零部件的检测过程中,探头可以在部件的表面或内部进行精准的检测和定位,不仅可以将缺陷定量,还能通过对缺陷进行定位,准确的获得缺陷的形状等信息,很好的避免了漏检和误检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想要对发动机零部件进行深度的修理在需要许多高精工艺的同时,还要付出大量的资金,这也是国内民航维修企业在发动机零部件深度修理上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发动机关键部位的修理研究逐渐被各厂家所重视,各种先进修理技术逐渐成熟,一件几乎报废的破损零件,在经过修理后可以做到与新件并无区别,甚至还要超过新件的性能。对于转子和叶片等发动机关键部位的修理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厂家的核心竞争力。
2.2焊接技術
发动机的焊接方式当中,特种焊接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特种焊接技术包括了激光焊、真空纤焊在内的数种焊接技术,通常采用特殊的焊接方式或者材料用以解决疑难焊接。在国外,有很多发动机零部件修理厂已经将等离子弧焊应用到了压气机叶尖的焊接上,除此之外,还有极少一部分修理厂掌握了将激光焊接技术在叶片堆焊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维修能力。
2.3涂层技术
涂层技术对民航发动机关键性部位的防护和抗磨损等性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发电机的涂层用途可大致分为抗氧化、隔热、耐磨和封严等作用。现阶段,先进的涂层方式主要以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化学气相沉积等为主。
2.4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
发动机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方面,通常都要采用专门的加工设备,根据不同零件的特殊性,达到对外形和精度的高质量加工。特种加工技术又称为“现代加工方法”,相较于常规加工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困难问题,特种加工技术包括离子束加工、电火花加工等多种加工方式,可以满足各种去除、变形或改变性能等加工要求。特种加工技术与加工对象的机械性能无关,可以加工例如热敏、高熔点等特殊性能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同时,这种加工技术还具备非接触加工、细微加工等一系列优点。
2.5发动机分解技术
发动机大修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发动机进行彻底的分解,国外的一些MRO供应商平均技术标准是3~4天完成。虽然发动机分解的过程中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但一些工艺方法的采用不仅可以高效的进行零件分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分解过程中造成的零件损伤。常规的分解过程中,通过借助一些工具和器械可以有效的提高分解的效率,若出现零件“咬死”的情况,则需要一些特殊的工艺方法采用特殊方式进行分解。相较于发动机分解来说,发动机的安装需要更强的技术性。叶尖高速磨削技术和计算机检测同心度是发动机安装当中两种标准工艺。另外,国外一些先进的MRO供应商已经开始研究发动机一次性高效率装配,并且已经将计算机精密测量系统应用到了发动机的安装当中。传统的装配中,在检测盘的圆周和平面跳动情况的同时,还需要人工对盘与盘的位置进行调整,这种传统的装备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还需要数次的返工,即使如此还经常做不到盘与盘最佳排列。计算机精密测量系统的采用,可以通过系统测算出相对位置的信息,实现一次性最佳装配,提高核心机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民航发动机的维修需求,还是跟上国际的航空步伐,都促使着我国航空事业不断发展,为民航发动机维修向世界水准而进步。本文通过对航发动机维修管理的意义与要求、民航发动机维修策略以及民航维修管理应用的先进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对自动化无损检测以及特种电焊等先进维修技术的论述和研究,对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晓兵. 基于孔探检测的民航发动机维修间隔优化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8.
[2]孙经纬,刘涛. 基于状态监控技术的民航发动机维修与管理相关分析[J]. 科技与创新,2017,(12):60+63.
[3]田亚鹏. 面向全寿命的民航发动机维修时机优化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4]吴泽民. CBM策略下民航发动机在翼寿命预测与维修决策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5.
[5]雷达. 基于智能学习模型的民航发动机健康状态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作者简介:罗琼峰(1976.7),男,汉族,福建上杭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民航维修工程管理、民航发动机维修技术、维修人员资质管理等研究
(作者单位:厦门航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