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018-06-17梁超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6期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解决措施安全性

梁超

摘要:当前,建筑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为此,从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科学内涵出发,就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希望对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解决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目前,建筑行业依然是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形式千变万化,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水平和施工质量的直接保证,一栋建筑物的意外死亡起源于骨架,亦即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建筑因结构破坏而意外倒塌的案例从未间断过,不仅浪费了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主要是为了提高建筑的抵抗能力,确保在外力作用下仍能保证建筑的稳固性。而要想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首要工作就是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条文和规范制度进行操作,减少问题的产生;另外,还要加大对设计人员的监管力度,优化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减少结构设计中误差的发生。

2建筑结构安全隐患

2.1建筑结构布置不合理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尤其是城市中心地带,寸土寸金,使得每一栋建筑物的用地面积都很小,建筑创新在所难免,许多大型、复杂、超高建筑综合体不断出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既要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又要在经济条件下保障建筑的安全,建筑结构布置是关键。结构体系的选择、结构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确定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造型和合理的传力路线,在结构上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在建筑结构布置中,概念设计非常重要,结构设计要达到先進合理,首先取决于清晰合理的概念,而不是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确定结构布置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概念设计的过程。

2.2结构设计安全储备不足

2.2.1荷载分项系数偏小

建筑结构设计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任何一个结构的可靠与否都是一个概率事件,可靠度越高,投资的经济代价也越高,相应的是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越高。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荷载分项系数比之国外来说偏小,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也是最低的,在保证“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人们不得不承受较高的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有需要,也有能力提高结构荷载分项系数来增强建筑的可靠性,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这是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的。

2.2.2结构计算抗震烈度不够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将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一栋建筑的地震作用抵抗度决定了其本身的安全性。我国的抗震设防标准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大部分建筑的结构计算都是考虑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通过抗震构造措施予以加强,不能保证建筑安全性,如果地震灾害超过了建筑的设防标准,给社会带来的灾害将是毁灭性的,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地震灾害,值得我们反思。

2.3建筑施工企业因素

面对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材料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广泛存在,部分施工企业过于注重工程建设施工效益,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缩减施工材料费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使得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4设计人员因素

结构设计工作的开展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时,需要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把控,这就要求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由于受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项目管理人员没有对项目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就开始组织设计,部分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设计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容易产生遗漏和错误;设计单位对图纸质量把控不严,校审人员没有尽职尽责,无法发现设计图纸的质量缺陷等,难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严重时还可能会产生人员伤亡。

3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3.1结合抗震要求提升结构设计合理性

目前大多数建筑均是以横墙和纵墙相结合的承重体系设置来确保结构稳定性的。因此在布置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受力的均匀性,做到水平方向上的对齐,竖直方向上的有效衔接,有效避免缝隙、错位等问题的发生,保证结构整体安全性。再者,楼梯间的设置要尽可能的避开尽头和转角的地方。对于特殊的建筑,最好使用双向抗侧力结构布置来提升其稳固性和安全性。

3.2优化构造,保证结构计算的准确性

不同建筑结构类型所使用的构造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刚度均匀的多层建筑,通常会使用底部剪力法;底层框架结构建筑,因其厚度较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变形现象,所以一般会采用双保险的计算方式,而不会利用框架抗震墙进行计算。这主要是因为,框架刚度是不会存在折减情况的,但是抗震墙会存在折减问题,考虑到由于地震作用而形成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底层框架中的附加轴力,故而不能用简单的单向板的计算方法来代替连续板的计算方法。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3.3按照国家具体的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建筑人员意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结构的重视度有所增大,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居住安全,国家针对建筑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文内容进行操作,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减少后期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出现,同时还需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进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自身安全。

3.4创新建筑结构设计模式

为了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研究力度,改变传统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升软件开发效率,以此来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设计人员自身的能力,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全面性、完善性,减少质量问题的产生。

3.5保证建筑基础选型的合理性

在建筑基础选型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所在区域的地形以及建筑外形设计等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与图纸内容的对比分析,准确掌握建筑结构的具体情况,并利用合理的计算方式实现建筑模型的构建,为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3.6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化

一方面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开展提供法律支持;另一方面,设计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减少后续问题的产生。

结语

通过以上全文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获知,建筑结构设计综合水平对于建筑结构整体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一定要完善建筑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团队的工作能力,并保证各项设计内容与国家规定的要求相符合。

参考文献

[1]孙文杰.论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风,2014(1):136-137.

[2]白为民.刍议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的安全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264.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建筑结构设计解决措施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建筑结构设计与隔震技术应用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试论剪力墙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