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淮安模式”

2018-06-17

江苏安全生产 2018年2期
关键词:排查隐患分级

淮安市日前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出“淮安模式”,包括六项基本原则、两个工作法、“123456”具体举措。

六项原则

企业主体、部门督导原则: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全面做好落实工作,各级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三个必须”规定,指导相关行业领域开展工作并实施有效监管。风险优先原则:准确把握安全风险的客观性、可知性、可控性特征,准确把握风险管控失效形成隐患,隐患治理不到位酿成事故的规律,切实把安全风险管控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超前预控原则:按照风险管理思想,制定并落实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三个阶段的预先控制措施,坚持在降低区域风险和减少高风险区域作业人员数量方面下功夫。系统防控原则:坚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综合研判,全面建立覆盖企业生产全过程,覆盖重点设备设施、重点岗位、重点工序和重点部位安全风险的防控体系。持续改进原则: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随时产生、随时变化和风险辨识管控不能一劳永逸的观念,持续不断地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的工作,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相互结合原则:在机制创建推进过程中,既要与执法工作相结合,还要与标准化创建、信息化建设、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工作相结合。

两个工作法

“三个一分钟”工作法。企业每个班组要明确一名生产安全员,自觉执行三个一分钟制度:即开展工作之前用1分钟时间进行安全提醒;工作过程中定时不定时进行1分钟安全检查;工作结束时用1分钟进行安全回顾。

六步工作法。第一步静:工前安静熟悉流程,第二步思:思排风险成习惯,第三步查:风险隐患查仔细,第四步防:预防措施落实好,第五步干:平平安安把活干,第六步离:确保安全离现场。

“123456”具体举措

一张清单。制订符合企业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统一的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列出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管理特点和设备情况,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符合实际、简单实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县区(园区)、乡镇(街道)、村居按照分级属地监管原则,绘制本级重点监管企业“红、橙、黄、蓝”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

两法分析。定性分析,采用以安全检查表法(SCL)为主的分析方法,细分风险因素,开展管理系统、相关场所、生产作业环节的安全风险辨识,对应每个作业人员、生产班组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定量分析,采用以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为主的分析方法,在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进行定量评估,评估安全风险等级,风险因素的评估结果分为“红、橙、黄、蓝”四色,并进入隐患治理程序。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选择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风险程度分析法等。

三项制度。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三项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四类告知。一是设置公告栏。根据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结果,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告知主要内容包括安全风险、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二是设置告知卡。向每个从业人员发放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告知其岗位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作业程序、劳动保护要求、应急措施和报告方式等内容。三是文件公开。根据事故隐患排查情况,通过文件、公告等形式公开事故隐患及其治理方案,内容中要准确描述事故隐患,包括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治理措施和要求等。四是隐患告知。安全隐患要告知员工,重大事故隐患不能限期治理的须上报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

五全保障。全员参与:相关执法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员工,全部参与到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行中。全员培训:特别是围绕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强化职工的风险意识,熟练掌握本岗位风险及管控措施应知应会。全面检查: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全岗位覆盖:根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所属专业,按照清单分别落实领导层、管理层、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应急等防控措施。全过程管控:建立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安全监管一体化信息平台,努力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控制。

六项机制。风险辨识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风险点辨识、报送审核机制,形成风险清单,并根据风险点变化情况,做好动态实时更新;经常性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知识培训,提高风险研判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各企业成立由分管安全的领导或安全总监牵头的三人以上安全生产技术研判小组,进行问题研判、解决问题、开展工作。风险分级机制:科学实行预警分级,按照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安全风险预警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视情采用监测预警、巡查预警、综合预警方式进行预警;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提出改进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风险防范机制: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辨识评估结果,按照分区域、分类别、分级别、网格化的原则,实施风险差异化管理;按照重大风险优先、循序渐进、动态管理原则,实行分级管控。风险处置机制:针对不同风险点可能发生的后果,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实行风险差异化处置;认真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风险防控措施,落实隐患整改,有效辨识安全风险;针对不同类型风险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科学周密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并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和专业化培训及避险自救技能培训。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企业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企业内部部门、岗位、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定期进行“过筛式”排查,并持续开展对标查找、照单整改,做到缺项必补、问题必改。保障责任落实机制:各县(区)、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率先垂范,建立分层级、全覆盖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机制;全区域强化联动,进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化、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机制;各企业切实负责,建立常态化、全覆盖的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制,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排查隐患分级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