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对称与会计信息

2018-06-16崔亚楠王蕾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方案

崔亚楠 王蕾

摘 要:论文以西方经济学大师有关信息不对称研究态势为背景,以我国青年学者有关信息对称研究成果为参照,揭示了当前信息不对称的严重影响及原因,论证了信息左右决策,决策需要高质量信息的内在关系,明确提出信息对称应是遏制公司少数领导造假意愿,治理信息造假的主要举措,而“九一十五”方案则是实现信息对称,实现信息及时、真实、有效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信息与决策 信息与会计 信息对称 “九一十五”方案

基金项目:河北经贸大学青年学者柴美群博士主持的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702120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在不少人印象中,信息不对称是西方经济学大师的研究领域,并有十多人因研究信息不对称,探索通过多次博弈实现动态均衡的经济模式获得诺奖,认为信息对称为不可能。我国有少数青年学者对信息对称又跃跃欲试,旨在通过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实现信息对称。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占企业经济信息75%以上,若要证实信息确能对称首先应从会计信息开始。

二、何谓信息对称

信息对称是信息不对称的对立面。信息不对称一般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且这种信息的虚实真假第三方很难验证,既使验证在经济上往往不合算。信息对称与其相反,根据柴美群博士的研究成果,信息对称是指委托代理双方拥有的信息在数量、质量、构成、密度和时效上大体一致,即委托人在重大决策、评价业绩和监管代理人方面所需信息基本上都可获取。

上述概念中,

信息数量是指拥有信息量化的多少;

信息质量是指拥有信息的真实程度;

信息构成是指各类信息间的结构和比重;

信息密度是指同类信息连续获取的时间间隔;

信息时效是指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效用性。

三、信息左右决策

(一)会计的实质

众所周知,信息很重要,重要到能左右决策。我国古代著名军事格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旨在说明信息决定战略战术和战争胜负。

会计的实质是什么?尽管我国两位著名会计大师葛家澍和闫达五,一个提出信息系统论,一个提出管理活动论,但信息系统论并不排除会计的监督职能,管理活动论也不否认会计为要管理、监督,先要核算提供信息。

(二)会计信息左右企业决策

1、决策就是对信息的比较

所谓决策一般认为是指在众多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的过程。概念中,可行方案由信息构成,满意方案由信息显示,决策的核心“选择”则是对若干构成可行方案的不同信息进行比较和抉择。

2、信息的提供

在企业,决策所需信息由谁提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基层经济组织,信息由供产销存、人财质保(质量检测和环境保护)等部门分别提供各辖领域的信息。但这些信息需要综合,最终综合到企业目标即利润中。从利润这一主体目标分析,只有会计提供的信息最为综合,它将其它职能部门提供的有关人的、物的、质的、保的各种可加总和不可加总的指标,用资金这一价值形式进行集成,集成为能够体现企业目标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3、会计信息左右企业决策

信息左右决策,决策依赖信息。

比如论证一投资方案。为了决策首先要提出若干可行方案,方案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投资额,若干年每年收入、成本和利润以及技术、环保、政策等方面的可行性。其中最关键的应是项目存续期内每年净利润以及按一定贴现率计算的净现值。只有方案的净现值总额为正方案可行,总额最高方案中选。可见方案选择中财务指标是中心,而财务指标全由会计测算提供,即信息左右决策。

(三)会计信息质量

信息左右决策,企业的经济信息主要由会计提供。这种信息应是及时、真实、有效的,现行会计质量能达到吗?显然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

1、及時性

决策,比如纪检巡视、案件侦破、方案拟定和选择、预算编制和批准,作业进度管控和内部审计监督等都需要及时、甚至是即时的信息。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哪怕是上市公司也是年后两三个月,中小企业则在半年之后。

2、真实性

翻开报纸杂志,打开新闻网页,会计造假、两本账、三本账屡见不鲜,一些中小企业更为突出。会计信息不客观、不真实、虚假信息不绝于耳,严重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

四、信息造假及治理

现行会计信息造假已是不少企业的通病,对此应把如何实现会计人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作为研究重点。

伪造假单据、假发票、假报表、假信息犯罪活动都与会计有关,都由会计人员亲手操办。但是这种信息造假应由会计承担全责吗?

(1)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绝不允许会计人员造假;

(2)会计职业道德也不容忍会计人员造假;

(3)会计人员造假将失去职称晋升甚至岗位职业;

(4)造假不能为个人带来实惠。

信息造假治理:

1、不敢假

严格财会法规制度,加大惩治力度,一旦发现信息造假,加倍惩处毫不手软,使造假人真切感受到造假后果无比严重无法承受。

2、不能假

细化财会法规制度,在规章制度的操作、细则、解释上做足做实,实现信息对称基础上的管理随控、会计随算、审计随审的严密监督制度,杜绝会计造假的各种可能,使造假人真切感到毫无造假机会。

3、不想假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大大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使会计人员真切认为造假为另类,人人忠诚职业操守。

五、信息对称方案

既然企业信息造假主要在经济信息,而经济信息又主要体现为会计信息,那么治理信息造假思路就应主要从会计严防启动。

(一)九大核对

防止造假,实现信息对称的设计路径首先要明确从九个方面对有关信息进行核对,以核对确认信息的客观真实。

1、钱物核对

在实体公司,一般不存在有钱无物,有物无钱的经济信息,钱物核对是一切核对的基点;

2、实额核对

在成本类账户中,将实际成本与实额成本相核对,着重核查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超出合理区间的信息;

3、实预核对

在费用类账户中,将实际费用与费用预算相核对,着重核查实际费用脱离预算规定超出合理区间的信息;

4、钱务核对

在三大费用类账户中,将实耗资金与对应业务相核对,着重核查钱务不符从中谋利的腐败行为;

5、双重核对

在收入类账户中,将实际收入中的价格、数量与收入预算中的价格、数量进行双重核对,着重核查差异超出合理区间的信息;

6、双价核对

把关联方交易中的成交价与市价、与行业单位平均成本相核对,着重核查差异超出合理区间的信息;

7、双总核签

对预算没有涉及的例外收入和支出,由总经理和财务总监双重核对签字方准记录;

8、全员核对

对经理人的“三公经费”,按人头、日期、标准、实际支出、超支大小、超支原因等内容,在公司网站及时发布,让公司员工广泛参与核对。

(二)一组数据库

核对不能靠手工技术,应在数据库完成以实现核对的及时性。九大核对的数据库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一级数据库和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等五个级别。

(三)十种技术

会计披露的信息多是期末的、集成的,而核對所需信息又都是实时的、原始的。十种技术是指将集成信息分解为原始信息的转换技术,其中又细分内审六种、外审四种。比如,内审的:一是指令接受技术,二是信息提取技术,三是信息排序技术,四是信息核对技术,五是异常信息剥离技术,六是内审报告技术。外审的:七是信息分离技术,八是信息还原技术,九是信息组合技术,十是异常信息报警技术。

(四)五项改进

核对需要原始、及时、连续的信息,现行会计不能提供。五项改进是指对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四类账户和会计凭证(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五个信息载体通过内容加注和技术加注,改进现行账证的项目和结构,以满足钱物核对所需的源头数据。

在此要特别强调的是,内容加注是指根据核对需要在现行账证提供信息基础上增加物料编号(以便数据库识别),上下工序或前后流程(以便快速核查、强化内控),定额或预算指标(以便标准明确、方便核对)以及量差和价差(设定合理差异区间,便于判断是否正常)。

技术加注是指根据内容加注在账证上增加相应栏目。

六、研究结论

论文的研究结论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信息左右决策,决策需要高质量信息,信息高质量体现在信息的及时、真实和有效等方面;

(2)及时、真实、有效的高质量信息就是对称的信息;

(3)信息对称是经济、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大亮点;

(4)实现信息对称的有效途径是“九一十五”方案。

参考文献:

[1]柴美群.公司治理研究:长效监督和信息公开[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成都),2016.

[2]葛家澍.会计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1984.

猜你喜欢

方案
Hi-Lee-Bon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的保障方案
今年冬天的穿搭方案
鞋店“店外销售”方案
一种DIS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改进方案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1棵辣椒3种“临危”教育方案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