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纸牌大玩家”为例幼儿科学特色化区域的创建与探索

2018-06-16张颖婷

教育界·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幼儿

张颖婷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围绕教师在开展“纸牌大玩家”的区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历程,进行了理论结合大量实践案例的阐述,对科学特色化区域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反思,既有理论的阐述,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对其他幼儿园开展此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学特色化区域;纸牌大玩家;幼儿

一、“纸牌大玩家”探索之旅的开启

(一)我们的特色

我园是“科技教育特色园”,有自己的七彩科技教育课程。近年来,我园在科技特色教育的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教育课题研究。我们已从科学类专用教室、种植园、科学小实验等方面对培养幼儿科学探索能力作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如何拓展科学教学的途径,让科学贯穿在日常活动中,形成一种日常教育模式,是我们现阶段研究的重点。

(二)我们的思考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区域活动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发挥区域活动在对幼儿个体构建和群体互动中的更大作用?如何让区域更有效地开展?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设想将学习性的区域和我们的科学特色相结合,做有我们特色的科学特色区域,来拓展科学教学的新途径?

(三)《指南》的指引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指南》中还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基于此,我们决定在《指南》的指引下来创设让材料和幼儿互动的科学特色区域。

(四)研究内容

科学特色化区域是科学游戏和学习性区域的完美融合,教师根据幼儿科学发展需要和教育目标,创设区域环境,提供区域材料,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在与环境和材料的充分互动中拥有一个直接感知、自我探究、实际操作、自我学习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获得科学的知识和探究的能力的活动。

在科学特色化区域中,我们研究以一种主体材料为切入口,充分挖掘主体材料的科学性,来创建让材料和幼儿互动的学习区域。每周开展二次,和其他主题性区域并存。作为科学活动的另一种途径,为幼儿科学的自主性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符合《指南》的精神。

(五)研究的价值

幼儿的价值:以科学特色化区域为途径进行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是一种创新求异的尝试。在此过程中,幼儿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去选择区域,幼儿的学习活动更适合每个不同个体的发展需要和“最近发展区”,更贴近幼儿的个人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幼儿的自主建构与自主发展。

教师的价值:通过科学特色化区域的创建,抓住幼儿的关注点,探寻并确立成为新的探究主题;从中挖掘材料的多元价值,创造性地创设环境,设计各类幼儿学具等,激发教师个体创造性的发挥。

发展的价值:通过科学特色化区域的创建,与幼儿真实对话,是最佳的科学探究活动形式。我们以“玩中学”看待它在与幼儿互动中的深层次价值,引导教师、家长、幼儿将其利用、改造,呈现出一种有效利用幼儿学习因素促进科学教育活动高效的价值。

二、“纸牌大玩家”的三段探索之旅

(一)旅程一:初探风景

在科学特色区域中,我们研究以一种主体材料为切入口,充分挖掘主体材料的科学性,来创设和幼儿互动的学习区域。所以这种主体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挖掘科学性、探索性,更要让幼儿喜欢有兴趣。

笔者在偶然的机会发现孩子们对纸牌很感兴趣,对于家里拿来的纸牌有的在搭高楼,有的还像模像樣地打牌,比个胜负,看起来小小的纸牌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对于纸牌本身来说,它有不同的花色、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外形等特性,挖掘它的科学性是有可行性的。笔者抓住这个契机,开始了“纸牌大玩家”的探索之旅。

1.基于《指南》引领的目标设定。学习区域活动目标是教师创设学习性区角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的依据,也是观察、指导、评价幼儿活动的依据。只有在目标的导向下,才能保证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通过主动地摆弄、操作去发现知识,巩固知识。我们通过对《指南》的分析,根据本班幼儿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的需要拟订了“纸牌大玩家”学习区域的总目标。一是情感与态度:对纸牌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能和同伴合作一起探索。二是动作与技能:能在操作纸牌中发现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去验证。这相对于集体活动的目标而言,更宽泛些,更长远些。同时预设了学习区域的内容,每个活动内容都具有科学性,并预设每个内容的具体目标(见表1)。

2.基于区域功能的材料筛选。在投放“纸牌大玩家”学习区域材料之前,我们已经划分好了“纸牌高楼”“纸牌小船”“纸牌迷宫”等区域,明确了每个区域的内容目标。区域的探索作用是靠操作材料来实现的,材料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为此,我们根据区域的功能、目标,有目的地收集相应的材料,在投放过程中,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来对材料进行筛选。

【案例一】根据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生成了“纸牌小船”的区域,这个区域主要是通过给浮在水面的纸牌添加材料让纸牌沉下去,感受浮力和物体重量的关系。为此,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纸牌、水和一些废旧的材料(牙签、小棋子、小石头、硬纸片等)。这些区域材料收集非常方便,很快完成了。虽然我们有目的地收集材料,但是并不一定都适合该活动区域。为此,我们对收集的材料进行筛选,明确材料的功能、作用,玩法。我们筛除了和小棋子同样重的小石头、容易进水的硬纸,增加了重量轻的回形针、轻而体积大塑料的多米诺、重量偏重的小飘架。这样的材料筛选让幼儿在操作学习中能更好地发现和探索。

3.基于问题行为的规则共建。幼儿科学特色区域,体现自主性,但会出现幼儿随意丢放材料,或带着玩具到处走动,或大声讲话,女孩子们则喜欢将多种玩具混在一起玩……因此,区域也需要规则的限制,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我们开展班级小主人活动——让幼儿讨论制定区域学习时应该遵守的规则,用绘画标记的方式,画出来贴在区域内,提醒大家规范自己的行为。由于这些规则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尊重了他们的需要,也让他们乐于接受。这些规则不仅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使孩子们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4.基于统筹协调的环境创设。我们对《指南》中提到的“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进行了学习。区域活动中不仅要创设自主取放材料,能和幼儿互动的环境,还需要创设独立探索、自主学习、互不干扰的环境。

做法一:区域有效划分。我们把活动室由原来的“大而划一”变为“小而多样”。教师利用玩具柜、水管架、桌子等设施,把活动室、寝室、走廊划分成十几个学习区域,每个区域只限2-3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空间,用自制的隔板来做隔断,保证每个区域幼儿安静专注地投入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究。

做法二:材料统一摆放。设立“纸牌大玩家”的取放柜,材料统一摆放,让幼儿自主方便取放。要参加“纸牌大玩家”的学习区域,拿上筐子就可以自主探索。设立“记录表的家”。原来幼儿区域学习记录表评价后往往都会乱放,没有固定的地方摆放,自从创设“家”后,幼儿把每次记录好的记录表统一摆放,教师也很容易通过记录表来观察孩子们的区域学习情况。

做法三:墙饰的指示功能。我们利用墙面来“说话”,对一些学习的规则、游戏的玩法、操作后的记录都可以用墙饰来进行指示引导。幼儿可以在和墙饰的互动中进行探索。

(二)旅程二:调整旅程

1.内容调整——均衡领域子目标。

做法一:丰富内容。科学特色区域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孩子的区域中,由于纸牌本身的特性,数学的游戏活动比较多,科学探索类的游戏比较少。我们要均衡它们的数量,进行减量增类,丰富内容。我们在各个区域减少了单一品种材料的数量,相应增加了材料的种类,以丰富活动内容。在科学特色区域的探索中幼儿有许多想法,生成许多内容。我们把幼儿好的设想创设到区域中,提供材料,丰富内容。《第二阶段计划表》为调整和新增的区域内容(见表2)。

做法二:内容转化。集体活动与科学特色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尝试将集体教学的延伸内容转化为科学特色区域的内容,将区域中生成的内容转化为集体教学活动。这种内容的转化对幼儿的知识建构、探索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的坚持品质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案例二】集体教学活动“纸牌排排站”后我们把相关的材料投放到了区域中。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了问题:怎样搭建才能造得更高,怎样搭建才能更稳?于是,我们设计了“紙牌高楼”学习区域。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影响结构稳固的主要因素,探索通过改变扑克牌的形状,增大支撑面来造高楼。当幼儿探索过纸牌高楼后,我们又将其化为集体活动,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推进初步的力学的经验丰富。此后的区域中又在“纸牌高楼”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生成开设了“纸牌动物园”,让纸牌建筑的搭建更加深化。

2.材料调整——凸显材料的探索性。在这个阶段,我们改变了区域材料的投放策略,对同一区域的游戏材料,由原来的强调多样化调整为突出功能性、探索性。通过增添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新的花样,让幼儿和原来的材料进行对比,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发展探索的能力。

【案例三】在“纸牌小船”区域中。

3.自我调整——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幼儿自我学习,自我调整是区域自主性的体现。形式多样的交流可以作为区域中幼儿自我调整的有效途径,科学学习区域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表达内容。我们以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发现和疑惑、问题和回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帮助幼儿自我调整,获得好的学习方法,获取科学经验。

做法一:师生互动——启发式交流。在幼儿学习操作中,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幼儿的需要,让操作更有价值,进行一些启发式提问,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展开一些提问和追问。在这种启发式交流中,不断地帮助幼儿梳理操作经验,同时也不断地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你们觉得这幢纸牌高楼房子稳固吗?这幢高楼和阳阳搭的哪一个更加稳固?为什么?”“搭建纸牌楼房时怎样让房子的支撑面变大呢?”在教师针对性的引导中,幼儿会通过师生互动不断地努力探究,不断地自我调整。

做法二:生生互动——自由式分享。在探究过程中幼儿喜欢操作也喜欢表达。在区域结束后,我们给幼儿创设机会,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并对某些关键性经验加以丰富。交流可围绕幼儿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前提是大多数幼儿已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展开,在和同伴的交流中,幼儿不但分享到了同伴的经验,而且也在无意间解决了一些先前不明白的问题。“别忘了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参观一下‘纸牌动物园,请建造者来当解说员。”“你可以去试试‘纸牌迷宫,看看小球能走出迷宫吗?并和建造者说说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一次次与同伴的分享交流学习中,孩子们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

(三)旅程三:重见风景

1.扩大幼儿的自主权。随着科学特色区域的开展,区域中设立的一些规则已被幼儿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个阶段要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实现让幼儿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做法一:引导幼儿制订区域计划表。即确定什么时间参与什么活动,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来规划自己的活动。通过计划表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活动安排,孩子会斟酌先前参加过的活动,计划下次参加什么活动,教师只是要求在每个内容上都有记录。通过自主制订计划表,孩子们逐步学习统筹规划学习活动,不仅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有意识地参与自己不太擅长或从未参加过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解决了区域人数不均衡的问题。

猜你喜欢

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