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的精彩
2018-06-16夏东平
夏东平
说课是指执教者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事、专家或评委,在指定的时间内,结合学生实际,把自己对一节课创造性的设计及理论依据表述出来,然后由听者评说的一种集体教研形式。
在此,笔者以《鸦片战争》为例,就如何在说课中展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
一、学情分析的“精彩”:针对性
大多数老师在学情分析上,多停留在初高中历史教学上的差异、知识与能力要求上的不同,高一新生的理解能力与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等。对于这些分析,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但更多是泛泛而谈,好像都对,但又好像不是很准确、很到位,因为学情分析缺乏针对性。
笔者在分析学情时,试图有所改变和创新。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努力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困惑所在。
1.是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2.《南京条约》所涉及的条款具有哪些危害性?
3.《南京条约》的附件反映了西方侵略者意在何方?
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同学们对鸦片战争进行深入理解,帮助同学们厘清鸦片战争与林则徐禁烟运动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实现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
二、说课过程中的“精彩”:史料性
1.导入部分。
引入一个英国军官在他回忆录的结尾用大写字母写的这样一句话:“CHINAHASBEENCONQUEREDBYAWOMAN.”(中国被一个女人征服)这极大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这个女人到底是谁呢?在此基础上,展示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的画像。
2.战争过程。
战争花费:清政府总共花费军费约3000万两白银,而英国仅花费1263万两。
投入兵力:中国投入陆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英军最多时出动20艘军舰,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
伤亡人数: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伤亡人数共计约4600人,英军伤亡人数约400人;清军牺牲高级将领11人,其中从一品3人,正二品6人,而英军牺牲的最高军官只是一名陆军中校。
通过具体的数据,不难看出,清王朝对这场战争的高度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远远超过英国政府。
通过这些具体的文字叙述,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英国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们的家国情怀。
清王朝在战争中惨遭失败,但在《南京条约》中还刻意保持着天朝上国的自尊;英国政府在条约中的诉求是所谓自由贸易下的经济利益,既反映了在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对打开中国市场的渴望,更体现了侵略者的真正意图。
三、说课总结的“精彩”:拓展性
不少老师在说课结束后,就没有了下文,缺乏必要的巩固和提高;要不就是给学生提供长长的相关历史书籍的书单,希望大家阅读,而实际上这是一个根本不能完成的作业。
笔者在完成《鸦片战争》说课之后提供两份史料,一份是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对鸦片战争的评价: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这有助于同学们在全球史的背景下认识鸦片战争。另一份史料是英国BBC拍摄的纪录片《鸦片战争,你所不知道的真相》,从英国人的视角来认识鸦片战争。
历史说课是教师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科学解讀,认真研读教材,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展示。在坚持历史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说课亮点,激发评委参与课程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堂教学之前,要了解学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在总结和拓展中,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这样的教学流程,这样的说课设计既可体现教学亮点,更能关注学生的发展。
注:本文系2017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史料教学中的研究》(项目编号HBJK1729)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