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018-06-15陈美红
陈美红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化学实验,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化学实验的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实验的学习,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培养;实验能力
近几年,迫于中考、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双基知识的训练,而对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有所放松。为了应付中考,讲实验、画实验、背实验现象仍然存在,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实验能力。初中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的化学素养得到很好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中考服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下面,我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有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愿意进行化学实验,在愉悦中提高能力。在初中化学第一节课,教师要增设一些趣味实验,比如:“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白花变成彩色花”等,做完实验后,问学生自己想不想做化学实验?教师在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同时,要注意克服影响学生实验兴趣的消极因素,如化学实验中的爆炸,衣物腐蚀,人身伤害,实验失败等。教師要向学生讲清实验规则,实验注意事项等,避免发生一些实验事故,使学生实验兴趣得到保护。
二、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在学生的注视下由教师完成的,教师的举动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演示实验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实验技能,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演示实验要作一次自我操练,使每个演示实验都能做好。例如: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预留多少水才不致使集气瓶炸裂;铁丝伸入集气瓶中由上而下的速度问题;引燃的火柴杆的长度问题等,教师要亲自操作,切实掌握要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要观察化学仪器的持拿和使用方法及装置的安装方法,要观察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要观察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等,在做演示实验前,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才不会使学生以凑热闹的心态参与到实验中去,从而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实验中,使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更加深刻,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三、指导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能培养其动手能力,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加深扩展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对每一章节实验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掌握操作实验的技能。如:使用酒精灯时,灯帽乱放;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着手心;取完药品后,瓶塞没有及时盖上;试剂瓶到处乱放;用过的火柴乱扔在地上或水槽中;试管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液体的操作错误;用铁架台的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不正确等。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纠正操作错误。
四、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教材中的选做实验,可以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认识物质的变化规律。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分析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根据教学进度,有目的地进行选做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学完酸、碱、盐知识后,选做鉴别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四种盐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过程中许多学生能主动地联想以前所学知识,专心融入实验过程,然后根据四种盐各自的特性,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将其区分开来:先加Ca(OH)2溶液,将这四种氮肥分为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两大类;然后加Ba(NO3)2溶液,将硫酸铵和硝酸铵、氯化铵区分开;再加AgNO3溶液,将硝酸铵和氯化铵区分开。可见利用选做实验,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五、灵活变通各种实验方式
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亲自动手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例如“分子的性质”实验,若教师用注射器给学生展示,只有前排学生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不容易看清,所以,教师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实验中老师指导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实验记录,实验做完,实验报告也做好了。这种方法学生不但理解深刻,还避免教师一人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在新理念下,我们在考虑实验体系时,应淡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界限。
2.变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 当前,不少化学实验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先由老师讲述实验目的,实验内容,而后学生根据实验步骤操作,最后教师小结。这种课型陈旧,学生按着做很容易,教学的效益不高。如果改变一下方式,老师先不讲解相关知识或结论,也不演示,在没有框框限制下,由学生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实验过程就充满探索性,学生的实验能力能体现出来,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一课,可由教师简单归纳学过的知识,说明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导学生一些实验环节,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得出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各小组在组长召集下,商讨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有人研究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人研究化学性质,实验中有问题可问老师,老师适当启发指点。实验完后,由各小组长汇报实验情况,教师进行总结。当然,采取这种教学策略,教师需对实验进行具体分析,避免将所有验证实验都改为探索实验,验证实验和探索实验各有其意义。
3.变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这时学生处于一个较宽松的环境中。课外实验要选择一些适宜的实验内容供学生选择,也可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验。如:在学习了盐类物质后,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蛋壳成分的测定,如何清除水壶中的水垢等。学习“常见的酸和碱”时,让学生用PH试纸自测醋、洗涤剂、化妆品、果汁等的PH值,了解其酸碱性;测雨水、河水、土壤的PH值,了解土质情况,并分析土壤适宜种植什么的探究等。
4.变一般实验为趣味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做一些趣味实验,实验后再进行深层思考,探究其原因。初中可给学生补充的趣味实验很多,如“火山爆发”、“魔棒点火”、“水火相容”、“白花变蓝花”、“烧不坏的手帕”、“喷雾作画”、“玻璃棒点燃了冰块”等。
5.变文本性实验习题为操作性实验作业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可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将文本性实验习题改为操作性实验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他们翻书查资料,设计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变被动学习为灵活学习,这种实验作业比过去只按书本写实验更有意义,改变了过去实验只按课本“照方抓药”,个别人动手大家观看的现象。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掌握化学知识,还要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总之,初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多措并举,循序渐进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武富.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化学教与学.2016.5
[3]李柳宁.浅谈化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广西百色教育网.2014-6-26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下都中学 3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