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8-06-14吴小燕

食品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检测法食品检测

吴小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出现在各大网络新闻上,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食品安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依法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最前沿技术,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第一道防火墙。自2003年快检技术进入市场逐渐被人们认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快检技术的法律地位和职能所系,其相对于传统检测技术在日常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食品战略时代的到来,食品快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市面上的快检技术主要体现在样品制备、实验准备、操作过程和自动化上的简化方法。常见的食品快检技术有以下几种:

1.化学比色分析法:化学比色技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快检技术之一。主要利用试纸进行快速检测,目前试纸快速检测技术在有机磷农药、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吊白块等化学有害物质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检测方面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免疫学分析法:免疫学分析法是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免疫放大技术来检测目标物。目前常用的有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检测试剂条、免疫酶技术等。

3.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当今科技主流技术之一,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目前,生物传感器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有常见肠道细菌如葡萄菌及其毒素的检测。

4.生物芯片检测法: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免疫芯片和蛋白芯片等技术,其中,基因芯片技术在检测水和食品中常见致病细菌及其毒素、真菌毒素、病毒等微生物有极大的优越性,逐渐被推广应用。

5.生物学发光检测法:生物发光检测技术是利用细菌细胞裂解时释放的三磷酸腺苷(ATP)与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发出熒光,从而推断出菌落总数。生物发光分析技术用于检测肉类食品细菌污染状况或食品器具的现场卫生学检测

6.物理性质检测法:物理性质检测法是根据食品的一些物理性质与食品的组分及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便携简单的仪器设备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仪器方便携带且准确度高,因此在现场检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快检技术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市场监管部门主导、市场举办方运作的农贸市场、自营企业、航空配餐等领域,为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做好先锋保驾护航工作。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一是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快检技术推广受影响。虽然目前国家陆续出台了部分法律法规,对食品快检技术的法律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纵观法律体系,对快检技术的保障机制还亟待完善,相关法律条文很少,这无疑阻碍了食品快检技术的全面推广;二是标准不完善,专业性常被质疑。有关食品快检技术的相关标准较少,且不同于专业监管检测机构或部门,快检人员门槛相对较低,专业性、持续性和客观性容易受利益牵扯,这对快检工作的运行水准和预警实效都大打折扣;三是快检结果缺乏权威认可,易造成重复检测,浪费资源。由于快检结果仅限于部门认定,并不能出具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往往导致跨机构、跨地域重复检测,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

食品快检测技术发展建议

为切实发挥食品快检测技术初步筛查的预警导向作用和联动监测效能,构建有力、有效、有果的食品安全快检体系,食品快检技术的发展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快检技术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二是修缮检验标准,制定相关快检技术的标准,保障其专业性;三是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或权威检测机构牵头组织食品快检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认定及快检结果复核比对等工作,提升食品快检体系的运行水准;四是推进日常检测数据信息全面接入、同步上传到信息共享平台,形成“一网式”监管,实现信息互享,避免跨区域、跨机构重复检验工作;五是加速食品快检技术的推广,明确财政和政策专项支持,扩建快检机构和快检流通点,保证快检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食品快速检技术落实到服务民生的具体实践中。

猜你喜欢

检测法食品检测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食品造假必严惩
T-SPOT.TB检测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基于改进检测法的STATCOM建模与仿真
基于电流平均值的改进无功检测法
D-STATCOM一种改进的补偿电流检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