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2018-06-14林煌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共育校企岗位

林煌

随着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高职学校也必须开始注重实践环节。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成为主要内容,尤其是高职学校,更要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进行全方位提升。本文结合旅游管理专业,通过对学生实习环节的研究,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为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教育提供指导。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一直以来,国家积极鼓励、引导、规范校企合作,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也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开展了广泛的、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校企合作统领下,实习的管理理念、模式,以及具体内容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实习的效果。本项目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海口民间旅行社在学生实习阶段的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是旅游类职业教育的重要构成,它的定位是区别于中职教育、本科教育及其他层次的职业教育。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的教育目标是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高职)也是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中基础性能力是企业对人才的一般要求,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是人际交往能力与协调管理能力。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服务技能基础,且服务对象众多,因种族、区域、文化、教育、性格等各项因素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服务需求,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的学生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处理不同性格和特质个体的不同相关性问题,同时能与旅游产业链中的各级别人员有效沟通,做好工作衔接和协调管理。二是语言表达能力。标准的普通话、旅游专业的职业语言、服务的规范语言,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基础性语言功能,甚至特殊地域的旅游工作者还需要掌握当地的方言,且规范用语,严禁出现语言错误,快速、规范、灵活地使用职业语言。三是主动学习、灵活应用能力。专业学生都需要具备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工作中迅速熟悉环境,并掌握相应的工作技巧,熟知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能够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快速备案多套解决方案,直至客户满意、问题完美解决。此外,学生还应该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观察学习有用的工作技巧,虚心求教,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四是礼貌。健康自信、合理的仪容仪表、标准的语言、规范的肢体动作,以及优雅自信的品格都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

(二)岗位技能

岗位技能是企业对旅游管理专业(高职)人才的核心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岗位,并在岗位上健康发展的前提,具体包括业务操作技能和初级管理能力两方面。在旅行社实习的学生一般分配外联(营销)、计调、导游等部门。首先,要求学生熟知旅游服务行业的基本知识,拥有较强的自我修养及职业道德,熟悉法律法规程序,确保能够以最佳的态度从事岗位工作。其次,学生必须熟知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自身所从事岗位的一切相关性服务流程,了解岗位职能,熟知并具备规范的基础性技能操作能力,包括基层服务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再者,要具备使用、维护及保养旅游基础设施设备的能力,娴熟地应用现代信息工具,如计算机、特殊服务平台等等。最后,一些特殊要求的岗位,如导游,学生应该考取导游证。

(三)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应对不同岗位发展,提升自我、创新自我且不断前行的重要能力。旅游管理专业(高职)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旅游相关的各个岗位,并且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企业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创新能力、自我提升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基础服务能力等等。此外,还要求学生具备拥有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内容,严格按照行业规范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作出管理或解决问题的决策,熟知我国对旅游的支持性政策、发展性战略,了解旅游行业现时代的发展动态等等。只有具备全面、系统性的综合能力,才能坦然面对一切问题和发展阻碍。

二、校企共育模式的实施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海口民间旅行社之间已经开展很多年的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积极探讨、总结和研究合作的模式、形式和内容。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理念不断坚持和深入,在实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校企共育”理念

“校企共育”本质就是校企合作,即校企合作,共育英才。校企共育是以深层次校企合作为基础开展的人才培养,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校企合作的深化实践。

一是导入和共享企业资源。二是企业(旅行社)是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是人才输送的重要目标。因此,一般来讲,它的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导入和共享企业的资源,更能准确和真实地引导学生学习。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创造真实或仿真教学环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具体内容包括旅行社教室、设置企业课程、企业名师进课堂、企业案例分析等。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导入和共享企业资源实现长态化,并具有稳定性。特别在企业管理中达成共识。三是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在资源实现共享的基础上,校企进一步深入合作,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做出探索和实践。在深入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还要考虑教育的深度,不能只单穿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而要校企双方实现共赢。一切准备就绪,校企合作进入正轨之后,要从“校企合作”逐渐转变为“校企共育”,最终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系統化育人平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且校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四是旅行社(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延伸。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知未来3~5年的中短期发展目标,并作出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针对发展目标和规划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延伸到“校企共育”模式中,从源头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部门划分,明确未来的人才需求,规划管理路线,在此基础上做好培训和人才储备,确保企业高端人才不流失,并逐步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保障员工与企业的同步发展。

(二)“校企共育”实施的基础

“校企共育”实施的基础包含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

1.学校方面

从学校的角度而言,要从校园内部和外部共同准备实施。外部即创造良好的校企共育环境,首先,应该创造与企业相关联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提前接轨。其次,应该创造与旅游行业文化相关的旅游专业文化,让旅游管理的文化、精神深入与专业文化相融合,促进学生进一步熏陶和吸收。此外,校园内部的职业教育本身,应该结合当今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就是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进行教育,创新课程体系,寻找全新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提前知晓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能够注重自我提升。此外,还要建立基于企业视角的考核评价机制,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在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方面要全面创新,包括考核观念、体系,将学生的教育考核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展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评价,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和校园“共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2.企业方面

企业方面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为学校提供旅游管理的实时动态信息,促进学校教育方式的调整和升级。企业在不泄露行业机密的情况下,可提供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建议,并且分享岗位实际培训的经验和技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企业在学校实习阶段和人才输出阶段,能够为学校实习生和毕业生提供可靠的操作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实际操作,接触企业文化,并在真正的旅游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学生毕业后,积极争取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留用,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本身创造利益。

另外,“校企共育”校企双方领导层和管理层达成共识,并积极推进和支持。

三、“校企共育”在实习阶段的实施

“校企共育”在实习阶段的实施将实习管理划分为5个阶段。校企双方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三方实际,在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准备阶段

学校方面:企业在校进行实习宣讲;学校组织调查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意愿;制定实习要求、相关规范制度,准备实习协议等重要实习材料、文件;确定实习负责教师,推选学生管理代表;与所有学生保持沟通,以邮件、电话、网络等工具与学生建立联系。

企业方面:在校宣讲、宣传岗位需求状况、企业文化、内外部环境、实习要求等等,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准备实习招聘材料,与学校签订实习的相关协议适当组织学生参观活动;确定实习报道人数、时间、待遇、福利等等。

学生方面:针对自身面试通过的实习岗位,做好全面的准备,包括个人材料、个人用品等等,提前了解行业状况,查询企业相关的信息,针对自身的实习岗位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适应期(1~3月)

学校方面:与学生保持沟通和联络,实习责任教师定期抽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适应情况,随时关注学生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对优秀实习生进行阶段性评比,对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时抽查。

企业方面:确定学生的实习岗位,负责人带领熟悉工作环境,进行简单的入职前培训、全面的部门岗位培训,定期开展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岗位技能掌握情况,工作绩效情况,与院校教师联系,反馈学生的岗位实习信息,进行阶段性优秀实习生评选,对学生的整体实习情况进行评估。

学生方面:调整心态迅速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必要的岗位理论知识、操作知识、技能知识,服从管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定期与学校教师联系,反馈自身的实习情况,完成任务卡内容,定期进行自我实习总结。

(三)稳定期(4~6月)

学校方面:与学生保持沟通和联络,实习责任教师定期抽查,了解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适应情况,随时关注学生心理、情感上的变化,对优秀实习生进行阶段性评比,对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时抽查,解决学生与企业间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工作探索和总结,及时与学生沟通实习中的实际问题,并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

企业方面:定期开展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岗位技能掌握情况,工作绩效情况,与院校教师联系,反馈学生的岗位实习信息,进行阶段性优秀实习生评选,对学生的整体实习情况进行评估,培训学生深层次的岗位知识,引导学生探究企业发展相关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管理思维,并逐步灌输管理理念。

学生方面:定期与学校教师联系,反馈自身的实习情况,完成任务卡,自我实习总结,学习深层次的岗位知识,解决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挖掘岗位的有价值学习信息,不断自我充电、自我提升。

(四)成熟期(7~9月)

学校方面:沿用常规的实习管理,与学生沟通和联系不可间断,了解学生的实际实习状况,观察其是否有继续发展的意愿和能力,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准备实习总结工作。

企业方面:沿用常规的实习管理,留意学生的实际实习行为,与学生一对一访谈,争取留用优秀实习生,阶段考核和综合考核,对意向留用人才进行薪资、职位调整,制订正式员工培养计划,进行实习管理总结并与学校分享。

学生方面:定期与学校教师联系,反馈自身的实习情况,针对自身的实际实习状况做好相应的职业规划。

(五)发展期(结束后)

虽然本阶段已经是实习结束,但校企双方应将本阶段作为实习的延展,对学生进行有效服务。

学校方面:關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争取向实习企业和其他合作企业推荐优势毕业生,发挥校友在校企合作、对后续实习生影响、学校与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企业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

企业方面:争取留用实习阶段的优秀学生,确立企业和员工劳动关系,向学校分享校友发展信息,与学校展开深入合作。

学生方面:根据自身的实习状况做好就业、创业准备,找出自身的优势和闪光点,将自身的特长有效发挥,展现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争取获得有发展潜力、适宜自身专业特点的岗位工作。

在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逐渐开发和设计实习管理工具包,将实习管理进行任务化、细节化、量化,并根据学生的实习指导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设计。

四、评价指标

(一)实习单位评价

劳动纪律方面:实习期间所有学生出勤率较高,无迟到、早退、矿工现象,偶有病事假情况。吃苦耐劳方面: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岗位要求的工作任务,部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积极学习、无偿加班学习经验,极少数学生抱着混日子、完成实习学分的态度工作,对加班、工作安排诸多抱怨。从业稳定性方面:坚持一个实习岗位,无频繁的换岗要求,认真做好分内工作,且毕业时与企业沟通,表示希望在企业继续学习和发展。实习管理方面:学生整体管理意识较强,接受企业的作息、纪律、安全等管理规范,遵守企业的整体制度,尊重企业文化。团队合作方面:性格和个体差异导致学生团队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总體团体意识较强,能够在工作中帮助他人、协调自身,能够听从他人的意见,以标准和规范解决个人矛盾和突出问题。

(二)留任人数及留任率

此次实习共25名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实际到岗25名,期间3名学生因个人因素自主离开实习岗位;最终企业留任8名学生毕业后留任企业,留任率为32%,达到了企业预期目标。

(三)行业一次就业率

指实习结束后,有些同学因为地区、企业、收入等各种原因离开实习企业,但就业时仍然选择旅行社。在本次实习统计中,除留任实习企业的同学外,还有10名在旅行社进行就业。行业一次就业率达到72%。

(四)毕业后就业跟踪

为全面了解旅游管理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后的实际发展情况,院校实施就业跟踪,跟踪调查的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现状、平均薪酬待遇、就业企业类型、学生就业满意度、就业地点、工作城市、就业特色、专业对口度、就业压力、岗位竞争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创新能力、离职频率、流动性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等。

五、存在的问题

(一)标准化管理需进一步探索

由于实习是双向选择,不可能出现整专业建制在同一企业内实习;由于旅行社岗位编制和需求情况,学生也不可能在同一岗位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日常主要还是根据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要求,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不同。基于以上的客观情况,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同不企业和岗位进行实习,如何构建统一、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和评价,校企双方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校企共育融合度需进一步提升

学校和企业毕竟不是同一体系。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依托制订和完成教学培养计划而进行,而且计划和方案的制订一般在三、四年之前,对旅游行业来说可能存在培养计划依旧过于片面,对现实旅游行业的动态变化联系不深,没有定时、定期对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的旅游行业接触,因此,在沿用固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程中,对行业发展情况了解不深,在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最终造成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行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实习阶段或正式就业阶段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和学习期,甚至很多观念和职业技能需要重新开始学习,最终产生旅游专业学生无法胜任岗位,或学生在实习后产生巨大的落差等现象。因此,如何根据旅游市场的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是今后“校企共育”模式亟待探讨的问题。

(作者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共育校企岗位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