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园林建筑小品规划设计应用
2018-06-14张晓帆
张晓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产业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大力发展并改善城市园林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为原则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建造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为主的城市园林景观,是建设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园林建筑小品规划设计的应用,并以曲江池遗址公园为例展开论述。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协调发展,改善生活品质。新型城镇规划主要是以规划、设计、管理和保护为主,并处理好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城市绿化也要全面处理好在一定环境空间中的结构与功能,形态与要素的联系。从一个城市发展的轨迹来看,在城市化发展初期以基础建设为主,园林绿化等配套设施投资的百分比较小,而在城市发展中后期,城市建设转向精细化,园林绿化等配套投资占比逐渐提升。从城市园林的角度来说,改善人居环境和景观是建设功能较为完善,环境美观、生态文明的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城市园林也将会走向科技化、生态化发展。
二、名词界定
(一)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是指,基于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顺应当代人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同时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新型园林。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
(二)曲江池遗址公园
曲江池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曲江路,占地面积100公顷,是依原址而建,是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园林、山水景观、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式文化遗址公园。公园的整体景观由仿唐建筑群、湖泊、园林景观等组成。整个公园的绿地由大面积的林木、草地和十几处具有唐代风韵的园林景观构成,搭配着129处景观小品,湖光水色,林木蔥郁,再现了唐曲江池的园林风貌。
三、曲江池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分析
(一)以人文、自然、历史为指导
曲江池遗址又名曲江,曾经是古代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历时1300多年,被称作我国古典园林的祖鼻。曲江池遗址公园在景观和建造上有着自身的独特意义,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特定的历史,特定的文化内涵,使得它在园林景观中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在汉武帝时期,掘出汉武泉,依据两岸扩大水面,并因其曲折浩瀚取名为“曲江”。因此,依据曲江的历史独特性来规划曲江池遗址公园在规划上的总构思。
(二)园林美与艺术相结合
园林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多是具象的,在表现园林中的景观的特点时,要落实在具体的景观事物中,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组景、造景,使每个景点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衬托。同时,通过绿化布置、园林建筑、小品点缀等,反映整个园林的造景艺术,以此来突出园林艺术形象。
在曲江池遗址公园的景观中,水体占整个园区的绝大部分,园区中游园的园路也是围绕着水展开的。说到水,就不得不提及中国古典圆领中的“理水”,水的美是柔美与壮美的结合,有动态美也有静态美。在曲江池遗址公园的规划中,把水与景观完美结合到一起,也体现了城市园林中古典与现代的结合。
(三)雕塑小品与主题的结合
游览曲江池遗址公园的过程中,雕塑是整个景观的特色之处,也是点睛之笔,整个景区通过雕塑的连接,展现了曲江池的历史遗迹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曲江池遗址公园有很多表现唐代社会生活的雕塑,布置在全园各处,如草坪中、广场里、山坡上、水滨区等,这些雕塑使曲江池遗址公园笼罩在一片浓郁的大唐文化氛围中。通过雕塑的形式,展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文化,引导游人感受大唐文化,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使游客仿若进入时光隧道,感受伟大的中华文明。
(四)曲江遗址公园中建筑小品的分类
1.休憩类园林建筑小品
休息建筑小品既具有使用功能简单,又具有优美的造型。这些小品不仅能给游人提供游览、休息、赏景的场所,而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景点。这样休憩类的园林建筑小品往往也能成为景观的构图中心,如亭、廊、水榭、花架等。
2.服务管理类园林建筑小品
服务类园林建筑小品是城市绿地内必不可少的园林小品,主要包括一些民众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如街边每隔一段距离就随处可见的垃圾箱、长椅、园灯、广场的LED播放屏等。
3.饰景类园林小品
装饰类的小品对园林景观主要会起到装点、深化游客印象的作用,如雕塑、水景、景观墙等,增强园区的观赏性。
四、曲江池园林建筑小品功能
(一)使用功能
在曲江池遗址公园中,建筑小品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师在设计中根据在场地中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空间,结合周边的环境给予它们不同的具体使用功能,赋予景观小品人性化设计,在人们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安全、方便、亲民的体验感受,充分表达了园林景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特色。如,栏杆用来安全防护和分隔空间,廊亭有着休憩及交通功能,园灯有着夜间照明和观赏功能,座椅供人们休憩停留,指示牌及展览栏有着引导作用和提供游园信息等等。在这些不同的功能中,为了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园林建筑小品既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也要表达其艺术效果性。所以,通过研究发现,曲江遗址公园中的建筑小品不仅在尺度上设计精妙,且有许多在技术上造型上也做了创新。
(二)标识功能
在公园中随处可见的就是具有标识功能的景观小品,它们具有提示功能,分布在公园的不同区域和角落,在给人们以引导和指示的功能作用下,既点缀了景观,还充分体现出了园林中景观的人性化。这种具有标识功能的小品非常小巧精致,简约时尚,在城市园林中充分体现了其现代感,并为游客在游览中提供其服务,引导人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三)安全防护功能
由于曲江池遗址公园其中的一个亮点是人工湖驳岸处理,所以在安全防护功能方面体现得不够明显,湖边大多数以植物和景观石进行防护,栈桥景观区域体现较为明显,栈桥护栏为人们提供着安全防护作用。除了湖边区域,在区域内还可以看到园内的一些景观小品的隔离及护栏,起到了防护作用。
(四)传达信息及传递文化功能
宣传廊、宣传牌可以传达文化、教育、法规等信息,道路的标识牌可以给游人提供交通信息。公园内的一些园林小品是从民间收集来的,表达关于民俗文化的特点。如拴马桩、石鼓、门墩、石狮等,一部分属于被仿制的佛像、石凳、石灯等,另有一部分是艺术家们通过自我灵感、文化表现,展示历史事迹、人物典故,在构成观赏性景观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园区的文化内涵,有着向人们传递当地文化信息的功能。
五、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用途
(一)分隔空间
曲江池遗址公园占地100公顷,面积相对比较大。为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园林中利用建筑小品提高了其层次感,以不同的形状、颜色或者造型分割整个园林。它们把园林分隔出不同的空间,使游客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空间的不同氛围,以避免千篇一律的景观,缓解游客的视觉疲劳。由于不同的结构、体量、材料的小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雕塑小品的不同也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吸引人在不同空间的环境下继续保持向前游览的好奇心。曲江池遗址公园中的小品,以其优美的造型、协调的色彩、舒适的材料服务于人,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升华景观空间的品质。所以,建筑小品是园林中的点睛之笔,为整个园林添加了活力和意境美。
(二)渲染氛圍
不同的空间会有着不同的功能,也恰恰说明了这种空间不同的情况下,其场景的氛围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公园内会有开放的人流密集的集散广场,也会有隐秘性较强的静谧的休息空间,还会有绿意盎然的林荫小道。这种不同的空间要想营造出使其相对应的氛围,就必须用到园林建筑小品。例如,广场中采用有活力的雕塑小品,进一步激发出人们的激情与活力,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三)观赏性
园林建筑小品的价值主要在于,服务于整个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提高。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园林建筑小品,才能满足园林建设的需要。人们对园林功能的需求不仅仅是休息、游览,其实更重要的是倾向于它的格调、情趣和品位。在园林建设中,建筑小品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体现在其形态上的不同、个性化的展示上,还要使整个园林具有统一性、协调性、观赏性、文化特色,从而产生画龙点睛之笔。
曲江池遗址公园中的建筑长廊,给人以格调高雅、美观大方的视觉感受,结合园中各处的雕塑小品,通过雕塑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文化、习俗和精神风貌,引导游客领略汉唐盛世风采。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建筑小品的内容及种类将会得到进一步丰富,其所蕴含的观赏性也将会随之提升。
(四)引导性
雕塑小品的引导性并不亚于植物,在很多公园案例中植物除了观赏效果还有着引导作用,但通过雕塑小品的引导性相比之下会显得更强,它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吸引性也会更强,在人们行走的过程中也可以欣赏两旁的雕塑小品,左右不同的雕塑小品的摆放也会吸引人驻足停留欣赏。这种雕塑小品摆放的手法多运用于小路,由于空间的局限性,其引导作用会显得更加强烈。
(五)实用性
亭台楼阁也是园林建筑小品中的重要元素,以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亭为例,它可以供游客休憩停留,起到了遮阳避雨的作用。小型的园林建筑小品,不同材质的凳椅或木制、或陶瓷或石头制作,在不同的环境下搭配出不同材质的凳椅,能够在游客及周边居民在公园内健身或游览后提供休息和交流沟通的地方。园林建筑小品的实用性很强,园区内的路灯带来夜间照明作用,指示牌用来引导和提醒游客;厕所和垃圾桶为游客带来便利等。高水准的园林建筑小品可以提高整个园林的艺术品位,更好地服务游客。
六、城市公园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作用
新型城镇化提出要建立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这对城市空间的绿化要求也是一个挑战,城市公园的改善、美化、保护都对城市环境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因此,城市绿化和和城市公园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对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助力,对国家实行新型城镇化,打造以人为本,生态宜居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周围生态的调节,也起着关键的作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当前城镇化的城市公园不仅建设物质文明,更是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进行科研,大力倡导教育建设的重要场所。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在城市公园中的开展,不仅陶冶市民的情操,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公园对城市的神文明建设作用愈渐突出,越来越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