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王艳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
2018-06-14王海蕴
王海蕴
距离2020年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脱贫攻坚战也全面打响。在王艳华看来,“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全面小康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这一轮攻坚战不仅举全国之力,而且从上到下都是真抓实干。
王艳华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业务部处长,长期致力于扶贫事业和农村发展,在二十余年的工作过程中,不断观察感受着贫困地区的发展与改变。她近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扶贫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相比于“脱贫摘帽”目标的实现,未来如何持续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包括如何激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发挥产业扶贫的长效作用,如何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的环境制约,建立脱贫长效机制事实上更为重要。
扶贫成效显著
Q:我国脱贫攻坚已经到了一个关键节点,您怎么评价当前的进展和成效?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进入“十三五”之后,扶贫力度更是前所未有,举全国之力,真抓实干,考核、督办和问责也同步跟进。
2012年底,我国有9899万贫困人口。到2017年底还剩3046万人,5年的时间减少了6853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和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这期间年均减少600多万人、2001年到2010年年均减少700多万人相比,尽管标准不同,但减贫数量几乎翻番。2012年底全国有832个贫困县及片区县,2016年退出摘帽了28个县,2017年预计摘帽120多个贫困县,2012至今年共减少了150个。五年间,贫困地区农民纯收入增幅比全国农村农民收入增幅高2.5个百分点,创造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数字的背后,是各地为此付出的努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地区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各类机构企业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全部行动起来,全社会形成了扶贫、帮贫的共识,且真抓实干,各项扶贫政策、措施、投入全面跟进,扶贫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投入的人力、物力前所未有,各项政策举措的“含金量”前所未有,为扶贫取得的突出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从书记到县长、镇长和村长,特别是县里年轻驻村干部,千方百计谋划脱贫路径,积极推进各项举措落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好政策落得更实;三是分类施策、综合施策的思路号准了贫困的“脉”,从易地扶贫搬破解发展空间不足到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实行大病救治,五个一批措施全面推进,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部署,尤其在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方面,各地都采取了大量积极的措施,建档立卡户“精准”受益。不少地区实践表明,这些政策措施对斩断贫困的“穷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系列扶贫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各地尤其是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成效很明显,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住进了搬迁安置房,娶上了媳妇,基本生活也有了保障。
扶贫主体内生动力还不足
Q:扶贫中难啃的“硬骨头”集中在哪些方面?
A:扶贫,一方面是政府和干部帮,另一方面则来自贫困户自身的努力。但当前来看,贫困户中有一部分人自我发展内生动力还很不足,本身具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努力,成了脱贫进程中真正的“老大难”。
另外,一些陋习也成为脱贫路上的“拦路虎”。比如高额彩礼和人情随礼,一次婚姻的高额彩礼就会让已经脱贫的家庭债台高筑,一婚穷十年,现在已成为很多农村农民再次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Q:那么,地方政府如何去引导和激发这部分主体的内生动力?
A: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深度贫困地区而言,要真正走上富裕之路,需要差不多一代人的努力。政策上,要尽量避免“养懒汉”,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分红”等措施,要通过组织带、群众帮、自己干,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地方政府要在教育上下功夫,当前来看,迫切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除基础教育外,需要技能教育,比如摩托车配件维修、房屋建筑、家政服务,服装设计等,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本领。政府也要创造培育一些适合本地特点的产业,如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传统民族工艺,且通过现代审美品味与传统手工艺结合焕发出民族产品新活力,鼓励年轻人对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创造新的文化产品价值,增强民族地区青年人的自豪感。二是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要强化进行双语教育,普及普通话,引导当地青年人走出大山,认识世界。视野放宽了,见识增加了,技能也有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增强了。
产业扶贫要走组织化、
规模化、标准化道路
Q:在各种扶贫手段中,产业扶贫具有怎样的作用?
A:产业扶贫是我国开发式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其他扶贫措施一起,对我国的减贫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还将持續发挥长效作用。
从概念上来讲,产业扶贫就是贫困地区依托区域的地理、资源、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为基础的支柱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和贫困户脱贫解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扶贫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各地在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建设扶贫车间、开展资产收益扶贫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工作。近几年看,全国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也有地方交了不少“学费”。产业选不准,市场价格忽高忽低,甚至产品卖不出去,再号召社会公众消费扶贫爱心农产品的情况时有报道。产业扶贫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扶贫的路径怎样选。政府不能替代市场去规划发展什么产业,发展多少,而应该在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通过产业龙头带动,通过龙头带动贫困群体参与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生产,让农户更好地按照当前的市场要求生产。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贫带动机制,来解决贫困户的产业脱贫问题。
Q:一些贫困地区也非常困惑: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推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您对此有何建议?
A:事实上,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产业扶贫的方式选择和成效都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现在很多贫困地区积极创新,结合民族或地域特色发展产业,例如生态环境良好或有旅游业资源的地区积极谋划全域旅游业,湘西、四川、贵州不少地区都把扶贫搬迁点的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相结合,让贫困户融入区域发展;青海等省有政府支持,把牛肉面产业推向全国,带动不少贫困户走向全国;也有的贫困地区引入东部的文创产业,把自己民族的蜡染、刺绣、织布工艺通过现代表现手法推向了全国甚至世界。当然,更多的贫困地区还是依托自己的农业资源、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并且在运用电子商务手段、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市场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也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看,在我国农业及相关行业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成功的关键,一是要更加突出地域、产品、文化等特色、这正是贫困地区产品较平原地区产品所具有的突出优势。二是要更加强调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对接方式创新、组织运作方式创新,贫困地区也更要强调创新,才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毕竟,爱心产品只能解决一时之急,依靠實力而不是同情心,产业才能走得更长远、更稳健。三是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多的需求。可以考虑采用包括产业链延伸模式进行产业融合、农业内部的种养殖业融合、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业的融合、扶贫搬迁新村建设与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建设融合等模式。
Q:可以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吗?
A: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些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上反而比发达地区先走一步。比如四川广元市一个猕猴桃产业园区,整合了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资金和产业扶贫资金,建立起以猕猴桃产业为主,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和新村建设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原来在外地务工的村民又回到了家乡务农,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和贫困户脱贫,农民的获得感也大大增强。
广西养牛托管模式也成为产业扶贫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是一种采取“贫困户+专业公司(或合作社)”的双赢发展模式,地方政府积极鼓励贫困户与企业或合作社合作,实现企业或合作社发展、贫困户增收。操作中采取双向路径:一种方式是贫困户可以将自家的牛托管给具有一定养殖规模的企业或合作社代养,农户外出务工,代养后收取一定的收益,企业可以实现快速扩群,分摊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另一种方式是,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为了减轻圈舍不足、饲料不足及环保压力,将牛场繁殖的小牛交给农户,按照自己企业的标准代养。这两种模式中,由于合作,农户分担了企业或合作社的前期投入成本,企业承担了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及营销的压力,双方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的丁庄葡萄现在已成为一个知名高端品牌,其发展也可以为当前农村产业扶贫提供更全面的思路。这个品牌创立之初,茅山镇政府从一产的葡萄种植开始就将丁庄村及周边的种植户联合起来进行了第一步融合。2015年,一个由7家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927户葡萄种植户组成的组织——丁庄万亩葡萄合作联社成立,茅山镇的葡萄种植户基本囊括其中。通过“合作联社+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架构,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丁庄葡萄实现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建立起了“丁庄葡萄电子商务中心”,创建了“手机、淘宝、微信、网站”四位一体的电子销售平台。成立了合作联社党委,建立管理、技术、生产、营销四个功能性党支部,形成“镇党委+合作联社党委+功能党支部”的组织架构。
更值一提的是,为了培育种植葡萄的农户,政府和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与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联合,定期聘请教授、专家为果农上课;组织了多批次共240人次的“葡二代”,赴日本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
Q: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
A:总结这些案例的经验不难发现,如果国家扶贫政策的精准导向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地方的创新力则是绝对驱动。上述案例中,都有地方政府参与谋划创新,以政府信用为背书,积极支持社会各方力量进行整合,形成联盟或合作社,最终形成规模产业并全产业拓展。
而且,产业扶贫首先要有一定的量,产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才能发展起来,要走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道路。
同时,值得提出的是,注重培育“能人”,用好“能人”,在产业扶贫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能人”可以是土生土长的本土能人,也可以是通过自我创业、外出打工等方式积累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社会资源的返乡能人,还可以是有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的外来能人。地方政府应注重培育和发展“能人经济”,积极打造“扶强带弱”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后续政策还需有效衔接
Q:从政策方面来看,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化,是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A: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无论是扶贫,还是目标实现之后的农村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引导。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发展问题,政策也需要适时调整。
扶贫政策也要与相关政策或规划有效衔接。例如,目前不少地区出台了贫困村退出标准,对村庄的水、电、路及垃圾、污水、文化活动场所等都有明确的退出要求,“一刀切”的做法会增加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因为有一些贫困村目前“空心化”程度比较高,没有投资价值。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村庄发展规划对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国正在启动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脱贫攻坚中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与新村规划充分对接,这样才能让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又如,国家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了精准识别,落实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一方面,建档立卡对象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贫困户得到的政策“实惠”远远高于同村的普通群众,而对一些深度贫困地区而言,大多数建档立卡范围之外的村民,生活也并不宽裕,尤其是那些处于贫困线边缘的人群,对那些由于游手好闲导致贫困、却又得到大量政府帮扶的情况感到不公平。一些贫困村因为政府的精准投入,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明显好于非贫困村。目前,国家正在启动《“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目的是对本轮脱贫攻坚战中的各种政策、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梳理,总结好的做法、模式,做好坚持、推广,同时也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为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