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直升机事故下降”等6条
2018-06-14
美国陆军直升机事故下降
美国《防务新闻》2018年4月8日
美军虽然从中东撤军,但美陆航承担了更多任务,因而2011~201 7年还是有366起直升机事故,其中2012年就有71起。2015年则是直升机坠机事故最多的,其中有11起A类事故(损失数百万美元,或有人员重伤或死亡)。这7年间AH-64D发生86起事故,其中20起A类;uH 60A发生75起事故(7起A类);UH-60L发生65起事故(9起A类)。值得注意的是,新机型也发生各种事故,CH-47D在2011和2012年分别发生了13起和8起事故,CH-47F从2011年至2017年发生了5次。AH-64E自2014年首飞以来每年也发生事故,2014年4起中有两起A类,2015和2016年发生的都是A类,其中一起坠机还导致两名飞行员重伤。2011~2017年,UH-60M平均每年发生4起事故,UH-60L发生7起,UH-60A超过10起。不过在2013~2017年,虽然陆军整体飞行事故上升6%,但其中有人驾驶旋翼机事故小幅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将控制风险作为任务规划的必要程序。风险控制涉及很多因素,包括飞行员的选择。过去美军按任务顺序循环安排飞行员,现在根据特定的任务和环境,更灵活地安排更合适的飞行员,从而使风险呈指数级下降。陆航还突出了环境适应性训练。比如在科罗拉多州高海拔山地进行阿富汗沙尘环境训练。直升机安全也与装备密切相关。随着夜视能力提高、更多夜间训练以及战术完善后,才可以在以前认为危险的环境中飞行。美军现在的数字化驾驶舱能形成综合态势图,在CH-47F发生的A类事故中只有一起与环境黑暗有关。2011年发生的4起A类事故都与黑暗环境无关。现在,美陆航装备还在引入人工智能和自主技术,采用“可选有人”驾驶飞机后,飞行员可以更重点关注执行任务而不是飞行,从而使许多事故得以避免。比如飞行中失去空间感而发生致命性事故,这种情况甚至在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中也会发生。通常从飞行员意识到失去空间感到飞机坠毁,其时间不到5秒。现在也有新技术帮助飞行员应对这情况。
美国“The WarZone”军事博客2018年5月4日
美媒评苏-57
俄罗斯未来多用途第五代战斗机苏-57不是“破烂”,而是具有一系列优秀性能。俄罗斯在批量生产苏57时预算拨款不足,特别是印度中止参与FGFA项目对该项目的资金影响较大,因而装备较慢。同时,这种新战机上的隐身技术也的确应用较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苏-57没有必要的质量和功能。苏-57的独到特点首先是其主动相控阵雷达N036“松鼠”。这种雷达不仅在机头,而且在机侧都有天线。其机身上的雷达还采用了不同的波段,以加强对付隐身技术的能力。这是目前F-22也不具备的特点。该技术能使苏-57在敌人的多普勒雷达面前处于相对隐身的状态。苏-57的101KS“环礁”光电跟踪系统也是其优势之一,它能够监控飞机周围的空中光电环境,在紫外线频谱范围跟踪敌方的导弹发射,在红外频谱发出干扰。类似的系统F-22仍在计划采用,在F-35上也才部分应用。俄罗斯在苏-57上成功地大大减少了对抗带有自导引头的红外制导地空导弹的光电对抗系统所需的部件数量。苏-57还有可靠的起落架,能够支持在俄罗斯和国外条件艰苦的野战机场起降。该战斗机还有三轴矢量推力系统,提高了机动性。苏-57的武器在机身弹药舱内内埋携带,此时它能够一次携带4-6枚中程空空导弹。当然,如果携带体积较大的空地导弹时,其载弹量也会相应减少。总之,苏-57应当与美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类似,可以看作与F-35“闪电”Ⅱ战斗机部分相当,但与F-22还不在同一级别。虽然我们仍不清楚苏-57的传感器集成水平和其他任务系统的质量水平,但至少从纸面上看,苏-57不应该算是“破烂”。
“小精灵”项目进入第三阶段
英国《飞行国际》2018年4月18日
4月初,DARPA首次公布了“小精灵”项目试验视频,显示一架C-130运输机尾舱门的绞车通过绳索连接着一架“小精灵”无人原型机,应该是正在进行空中投放或回收试验。该项目2015年8月启动,目标是加速空中发射回收低成本、可重复使用无人机群的技术发展,成熟后可望形成分布式空战新概念。绳索投放或回收虽成本低,但回收难度较大,特别是强调快速回收的话。因此C-130上還可能安装了其他机械装置,以便在空中快速钩住返航的无人机。洛·马、通用原子、Dynetics和克拉托斯公司参与幕一阶段竞争,进入第二阶段的只有通用原子和Dynetics公司,克拉托斯成为Dynetics的子承包商参与。在2018年4月18日开始的为期21个月的第三阶段,Dynetics公司获得3246万美元的唯一合同,将从2018年开始进行一系列地面和飞行测试,并在2019年底用C-130验证空中发射和回收多架无人机的能力。整个项目将持续43个月,耗资6400万美元。Dynetics公司的方案是像空中加油锥形套管一样,在C-130下方远处拖曳一个捕获器,利用栅格翼保持稳定,在277.8千米/小时的低速下将无人机抓稳后拖至母机货舱门附近,由机械爪抓住收回至机舱内。这种发射回收技术可直接改装到其他货运飞机上,快速实现翼下回收和货舱回收作业能力。这样能使运输机、战斗机或者轰炸机等有人飞机避开危险,在敌方防御范围外释放无人机群,只负责管理配有传感器和其他有效载荷的多种无人机,完成战术打击、侦察/监视和近距空中支援等复杂任务。同时将完成任务的无人机回收,再运回前方作战基地整修补给后在24小时内再次出动,以连续打击对手。初步目标是能在50分钟内完成回收4架无人机,无人机航程应大于965千米,其传感器可获得700瓦到1千瓦的电源,最低寿命可执行20次任务。目前的设计尺寸在MQM-178和BQM-167之间。该项目的首次实机试验将在2019年下半年进行,其传感器等载荷将直接利用其它项目的成果。是否安装降落伞也取决于任务需要。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2018年5月1日
NASA发布返月登火蓝图
2018年4月17日,根据2017年12月关于航天政策的总统令,NASA明确了载人探索的蓝图,它将以商业化运营的低地球轨道载人航天为起点,将长期载人航天扩展到月球轨道,以长期机器人探月和载人探月作为登陆火星以致更远目的地的准备,从而将载人探索拓展至整个太阳系,为人类带来新的知识与机遇,具体要求包括:从2018年开始增加在低地球轨道的商业和国际载人航天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诸如向更多国家开放国际空间站,允许其宇航员访问空间站,根据合作伙伴的意见,使空间站在2025年前从政府直接投资模式过渡到独立商业平台。在2025年前,美国将结束对国际空间站任务的直接支持,并加强与私营企业合作,激励其开发NASA和私营企业都可以利用的低地球轨道商业载人航天服务。为在月球轨道及月面长期活动,美国将在2020年首次将无人的“猎户座”飞船发射到月球附近,2023年将美国宇航员送至月球周围,建立有人照料的月球轨道平台,做为地球、月球和火星间的“驿站”。作为“月球轨道平台门廊”的内容,美国2022年将在月球周围部署首个电源推进/通信元件(PPE)模块。随后将安排一系列机器人探月,2020年前支持一项小型商业着陆器计划,通过商业与国际合作开发载人级的大中型着陆器,支持月球立方星、虚拟月球研究所等早期科技活动,培养能开展长期载人月表探测与开发的企业,进一步描绘月球资源特征,以便未来开发利用。2020年美国将发射一辆火星巡视器,寻找生命痕迹并验证制氧技术,然后是机器人采样返回任务,制定长期载人深空运输飞船的标准。在这些活动中,NASA的角色将是架构设计者、系统集成者和探索任务领导者。它将通过开放架构促进伙伴合作,制定系统接口标准和需求设计,寻找并大量开发新的国际、商业和机构间合作伙伴关系,为其提供试验场和孵化器,降低运营成本。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开发开始加速
美国《防务内情》2018年6月11日
2019财年,DARPA将拨款5000万美元,与陆军合作启动作战火力(OpFires)项目,以开发和部署基于空军与DARPA联手的高超声速战术助推滑翔(TBG)项目成果的地面机动发射超高速远程武器。它能突防敌方先进防空系统,快速准确锁定关键时敏目标,其先进助推器能以不同射程投送不同载荷,同时能集成到现有武器系统中。TBG项目预计2022~2023年推出样机。2018年4月18日,洛·马公司还获得价值9.28亿美元,为美国空军研发能从现役战斗机、轰炸机空射的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它将采用现成战斗部、GPS/惯性复合制导、火箭发动机等成熟技术。在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还要求国防部长提交陆基、海基、空基(或其组合)型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高超声速能力的需求报告,包括加快此类系统在2022年前交付的成本估算、使用这些能力的政策风险及其解决方案。为配合这些项目所需的结构和材料超高速空气动力试验,美国空军阿诺德工程与发展中心完成了历时5年的中压电弧加热器原型机(MPAH)项目,使其H2电弧加热器成为全球唯一能模拟2482℃~9704℃高温气流的设备。同时,国防部正计划组建主要负责高超声速导弹的联合项目办公室,代替此前多部门合作的局面,申请更多经费,制定完整计划,以尽快形成战斗力。美军还开始加强高超声速武器防御的研究,2016年一个空军顾问小组曾评估认为在可预测的将来对其进行有效防御难度极大,最好的防御可能是以自己的高超声速武器以攻代守。2018财年,导弹防御局将着手超声速防御计划。由于高超声速武器比以抛物线轨迹飞行的弹道导弹飞行高度更低、机动性更强,对其落点无法像对弹道导弹一样准确预测,只能借助天基系统全程监控。在全程监控的传感器架构完成后,才能考虑用现有拦截器是否足以拦截它,然后才能评估指挥和控制网络,制定作战概念和力量投送计划。
美国C4ISR网2018年4月26日
加快人工智能军事应用
美国陆军已投资3000万美元用于无人车和无人机,今后将进一步借助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机器人的军事应用,以替代士兵执行枯燥、肮脏或危险的任务。为此陆军装备司令部下属的研发与工程司令部已划归陆军未来司令部,将招募约1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陆军人员还加入了国防部“算法战跨职能小组”,参与以能自动评估全动态视频图像的计算机决策算法为目标的Maven项目。美国国防部则创建了人工智能联合办公室和卓越中心,统筹管理国防部现有的约592个涉及人工智能的项目。现在国防部有大量数据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是伴随项目自生自灭。DARPA也开展了终身学习机器(L2M)项目,开发全新机器学习方法,使系统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又不遗忘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此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个小组计划研究海马和皮层的双记忆体结构,塔夫茨大学正在研究蝾螈等动物的再生机制以创建能随时改变结构和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柔性机器人,怀俄明大学团队正利用生物记忆方法开发一种能利用上下文识别模块化记忆,用新数据重新组合后快速适应新情况的计算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让机器能够积累经验。在企业层面,洛·马公司正与SAS公司合作,在F-35和C-130J等军用机型的持续保障工作中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下一代分析技术。这些能自我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支持维护工作中的决策,帮助预先维护、机队性能管理、智能诊断和供应链优化,从而使后勤保障更加高效。DARPA和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分布式作战管理(DBM)项目也开发一种全自动决策辅助工具,通过对基于任务规划和蓝军跟踪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协助战斗管理人员和飞行员更好地實施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经过一系列有人/无人机协同空对地作战飞行测试,现在的重点除了将不同场景和领域(包括海上和地面)中更多各类的飞行器、武器和传感器整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