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8-06-14张继红甘肃省渭源县中医院康复科甘肃渭源748200
张继红甘肃省渭源县中医院康复科,甘肃渭源 748200
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极具危重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温针灸为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该次选取该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临床患者VAS评分、JOA评分、总有效率的影响,希望能够在医院医疗决策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在该院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56例对照组患者男33例,女23例,其年龄在18~73岁,平均年龄(52.71±4.36)岁;实验组56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 35~74 岁,平均(52.66±4.29)岁。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中药热敷的药方为续断、狗脊、透骨草各200 g,鸡血藤、当归和杜仲各150 g,140 g红花,130 g桃仁,姜黄、制川乌各120 g。将全部药物混合打成细粉状,然后置入棉布袋,放在微波炉加热3 min。应用毛巾敷在患椎节段,将药袋放在毛巾上局部热敷20 min,1次/d,每个疗程治疗6次。休息3 d再开始第2个疗程,持续治疗2~3个疗程。
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主穴为患侧腰夹脊、关元俞、大肠俞和环跳,配穴是患侧肾俞、太冲、承山、委中和悬钟。选择俯卧位和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在患侧夹脊穴使用0.35×50 mm毫针谨慎的刺入1.2~1.5寸,根据局部重胀酸麻感为最佳。在环跳穴3寸位置应用0.35×75 mm毫针直刺,最佳程度为局部强烈酸麻重胀,能够朝下肢放散到足部。在其他辅穴局部得气时也是最佳程度。将3 cm艾条套在主穴针柄上,然后点燃,避免温灸时烫伤。在腧穴皮肤位置用厚纸片衬垫,将艾绒烧为灰烬,最后除掉灰烬起针。每日温针灸1次,每个疗程6次,在休息3 d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坚持治疗2~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如下指标:①总有效率:根据2013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腰腿痛症状消失,能够正常工作,直腿抬高70°以上。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改善,腰部功能也得到改善。无效:在相同疗程内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VAS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腰腿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高程度的疼痛,其中1分为微痛,轻痛为2~4分,5~7分为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是8~9分,剧痛是10分。③JOA评分: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对患者的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好。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通过[n(%)]描述,计量资料以(±s)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在总有效率比较中,对照组56例患者对比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分析
2.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 VAS 评分分析[(±s),分]
表 2 两组 VAS 评分分析[(±s),分]
注:* 表示与对照组,p<0.05;# 表示与对照组,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56)对照组(n=56)(7.51±1.28)#7.45±1.31(2.03±1.43)*4.86±1.62
2.3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JOA评分对比
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2 两组 JOA 评分分析[(±s),分]
表 2 两组 JOA 评分分析[(±s),分]
注:* 表示与对照组,p<0.05;表示与对照组,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n=56)对照组(n=56)(7.06±2.41)#7.12±2.44(12.85±2.18)*9.77±2.53#
3 讨论
环跳是强腰健膝、祛风化湿、蠲痹止痛和通经活络的足少阳胆经腧穴,该穴和足三阳经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针刺环跳可发挥疏通气血的作用。很多足三阳经病变的治疗坚持“通则不痛”的原则[2]。环跳是主穴,关元俞和大肠俞都是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在解剖方面属于腰4、腰5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同时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最常见的位置,二者合用能够发挥固本培元补肾等功效[3]。针刺能够促进中枢神经细胞中内源性阿片肽和5-羟色胺的释放,能够改变神经递质,也能够消除或者减轻无菌性炎症对神经根造成化学性刺激,同时改善神经根周围微循环,因而针刺镇痛效果极为显著[4]。艾灸的功效包括通经活络、温经散寒和活血止痛,应用不锈钢质针灸针与艾灸加热可成功的将针刺穴位的温度控制为38.4℃[5]。艾灸能够迅速将热力渗透至穴位,发挥散寒止痛和温通经络的效果,并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周围组织的新陈代谢。温针灸在增强局部血管通透性的同时也能消除组织水肿,并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
由此表明,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温针灸能够帮助其显著降低VAS评分,同时提高其总有效率和JOA评分,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宋明霞,沈友虎,胡长顺,等.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326-328.
[2]贾海鹏,卢添娇,上官洁琼,等.温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2):189-191.
[3]马占君,陈亚军,刘亚茹,等.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9):1552-1554.
[4]李科.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2):137-138.
[5]黄爱华.独活寄生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型的临床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10):112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