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在腹膜炎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2018-06-14亢飞临泽县蓼泉中心卫生院甘肃张掖734200
亢飞 临泽县蓼泉中心卫生院,甘肃张掖 734200
腹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感染疾病,主要成因在于患者手术治疗中通常采取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1]。麻醉后可能因麻醉药物造成患者迷走神经刺激,腹腔受到长时间暴露等都可能造成腹膜感染。而造成这一病症后通常需要手术清理,并对其进行康复护理[2]。而在进行清理腹胀、促进肛门排气的过程中,腹膜炎术后康复护理措施如何选择就成为保障康复快慢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医辨证理论逐渐被医学界关注,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该院研究穴位按摩在腹膜炎术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膜炎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膜炎相关诊断标准,对照组26例中:男性 17例,女性 9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51.6±5.1)岁;胃肠穿孔 8例、肠挫裂伤 5 例、绞榨性肠梗阻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腹膜炎10例。观察组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52.1±4.9)岁;胃肠穿孔 6例、肠挫裂伤 5 例、绞榨性肠梗阻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腹膜炎11例;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无感染中毒性休克,无过敏史;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具有临床可比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叮嘱患者根据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康复护理,其中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措施,主要由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做好对肠道并发症的预防干预,让患者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配合治疗。术后康复活动方面,在患者术后完成常识讲解后,由医护人员陪护进行适当运动,所有康复运动均按照临床腹膜炎术后康复指导进行。其方法包括:翻身、抬臀、上下床、曲腿、撑床等,第一天进行30~60次反复练习,之后逐渐增多。康复期间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热敷3次/d,30 min/次,并严密检查患者康复情况。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分为腹部按摩、足浴按摩、耳穴按摩3项。腹部按摩:针对患者消化道进行机械刺激,并增加肠胃蠕动,改善患者肠道排便情况;具体操作由轻到重,注意伤口切口面,应避免垂直方向按摩,按摩2次/d,10 min/次。足浴按摩:选用温水进行足浴,可刺激患者血液循环活跃流通,提高患者器官各项功能康复效果。耳穴按摩:耳穴压豆按摩可起到有效的疏通筋脉、调节气血的作用,因此在监护人员的配合下对患者睡前进行耳穴按摩,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患者的肠胃蠕动回复时间。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4],100分满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满意度分级为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6~80分;非常满意80分以上。满意率=(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
1.4 统计方法
该次临床统计数据均由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对比
经临床实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肠胃蠕动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比较[(±s),h]
组别 肠蠕动恢复时间 初次排气时间观察组(n=26)对照组(n=26)P值27.2±7.1 51.6±10.8<0.05 36.5±9.1 57.9±12.1<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18例非常满意、7例满意、1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96.15%;对照组:11例非常满意、9例满意、6例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为76.9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腹膜炎是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若不及时救治,严重可造成死亡。在临床中对人体的危害性比较大[3]。而这种疾病若及时治疗,其影响就可以得到及时控制。临床上治疗此疾病一般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手术属于创伤性操作,而且腹部手术容易导致肠管浆膜和腹膜损伤,导致患者体内沉积大量纤维蛋白;同时又由于手术时患者肠管长时间暴露,导致腹腔内积血、积液等,容易引发炎性反应,进而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术后必须给予必要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常规护理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中医辨证理论逐渐被医学界认可,临床上逐渐采用中医穴位按摩进行腹膜炎术后康复护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4]。
中医认为,术后机体气息失调、腑气不通,通过按摩可以顺气入脏,减轻因气血亏虚而导致的肠道病症[5]。穴位按摩以理气通腹为主,调节脏气恢复,促进肠胃运动康复;且不同穴位按摩效果不同,如足三里有调理脾胃、辅助正气的功效,可改善患者气血运行,舒经活血,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脏器功能的恢复,对恢复患者肠胃蠕动有促进效果。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的护理总满意度(p<0.05),提示在临床中腹膜炎术后康复中,选择穴位按摩康复护理措施相比较传统康复护理措施效果更显著,患者满意度也得到较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应用于腹膜炎术后康复护理中,能够辅助肠胃及早恢复蠕动,并缩短患者的初次排气所需时间,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有效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潘艳,应建义,李伟军,等.穴位按摩对阑尾炎穿孔并发腹膜炎术后肠蠕动恢复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6,15(11):1095-1096.
[2]张子通,赵曦,莫伟峰,等.生长抑素在腹膜炎术后的早期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5):104-105.
[3]高富燕.5E康复护理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6):173-174.
[4]周峰.围手术期人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5):444-446.
[5]徐梅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应用规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5,34(3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