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8-06-14丁仕潮
丁仕潮
1 引言
培养和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政府根据新时期世界产业发展格局和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以及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改革规划”》都把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产业的结构与发展层次。文化科技的创新是为了适应消费者不断提高的文化科技品味,同时也培育并创造了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推动了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因此,二者的耦合协调将有利于扩大文化产业增加值,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演化,保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对科技与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目前已取得如下成果:
1.文化与科技的关系研究:傅才武等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关键技术的研发、技术标准的制订完善、平台与资源库建设等方面[1]。吴钊等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文化系统与科技系统的耦合与共生[2]。
2.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与机制研究:傅才武等认为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主要是由政府驱动与企业实践相结合[3]。李凤亮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主要包括:业态新创、跨界聚合、内容活化、技术嫁接、协同创新五种模式,并分析出二者融合是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演进过程[4]。王志东分析了科技与文化融合内在动力与外部推动机制[5]。
3.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李凤亮等认为科技革命诱发文化产业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6]。尹宏等从要素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制度融合四条路径阐述了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7]。解学芳等认为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低[8]。而林秀琴指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9]。金元浦认为互联网+是高科技与文化的高端融合,推动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10]。金元浦认为互联网+文化和创客空间+文化是文化科技融合的高级形态,将成为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11]。魏鹏举则认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催生了数字创意产业[12]。周建新指出,文化产业新兴业态是文化和科技共同作用力的结果[13]。孔少华等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14]。
4.文化科技融合影响因素与评价研究:杨陈等分析出产学研合作力度、市场需求预测准确度、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度、文化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度对二者融合产出有正向影响[15]。韩晓芳等认为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体制创新、集群创新等四种要素[16]。陈颖从市场需求、企业主体、平台建设、政策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了评价和比较[17]。费瑞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因素、技术创新因素、文化需求因素和行业利润要求因素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关键因素[18]。
综上所述,目前研究忽略了文化及文化产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缺乏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的关系研究。鲜有学者从省域地级市的角度将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开展耦合研究。由于科技创新本身也具有较强的转移与扩散性,而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兼容与渗透性,二者的相互联系也必将更加密切,研究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十分必要。
2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就是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科技需求,通过科技创新的渗透,创造或升级了文化产品,由此扩大了文化消费市场边界;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又孕育了新的科技需求,由此推动科技创新也不断进步。可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两个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二者构成的复合系统不断朝着有序状态演化。二者耦合机制具体体现在:
2.1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与影响
1.科技创新能够创造新的文化业态。文化创意或者设计思路,通过科技的运用,能够实现可视化或产品化。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推广,满足消费者需求,便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形成一种新业态,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科技创新可以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可以增强或拓展传统文化产品的功能,增强表现力与感染力,还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其价格竞争力。
3.科技创新还可以优化营销渠道,创新消费需求。科技将改变人们对产品的认知。尤其是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可以通过新技术掌握产品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大数据来掌握消费者需求信息。
2.2 文化产业对科技创新的作用与影响
1.文化产业可以创造创新文化环境。文化产业可以给人们在享受文化产品时带来思考,这种思考往往是创新的来源。
2.文化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能够带来巨大的超额利润,而随着文化科技产品的市场欢迎程度增强,文化产业投入到科技研发的资金就会越多,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
3.文化产业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转化空间。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的应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类型的文化产品,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体验,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培育了新的市场土壤。
图1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
3 序参量指标的构建
在遵循全面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以及数据可获取性的原则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序参量指标体系,见表1。
4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发展系统有序度
构建功效函数。定义e(e1,e2)为“区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耦合协调系统。其中e1,e2分别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和文化产业发展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定义eij(其中,i=1,2;j=1,2,….,n)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序参量指标,对应的数值为Xij(其中,i=1,2;j=1,2,….,n)。若eij取值为正,值越大表示该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若eij取值为负,取值越小表示该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为了消除由于单位不同和量级情况造成的分析误差,将对eij取值即对应的Xij进行标准化处理:
表1 序参量指标体系
(1)
其中,φij,ρij分别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和文化产业系统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可将(1)式定义为“区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系统的功效函数。由于区域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而又关联的系统。序参量对子系统的总体贡献大小可以用eij的集成综合来求得,本文采用线性加权平均法求得:
ei=∑ωijeij
(2)
其中i=1,2;j=1,2,….,n,也把(i=1,2)称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和文化产业系统的综合水平评价函数,ωij(其中i=1,2;j=1,2,….,n)为系统序参量指标对应的权重大小。本文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各序参量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4.2 “区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根据物理学中关于n个系统相互作用的耦合度模型,即
(3)
由此推广到“区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耦合系统,可得到这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即
(4)
由(4)式可知,“区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系统的耦合度R2∈[0,1]。当R2=1时,该系统的耦合度最大,两个系统实现了良性共振耦合,呈现新的有序结构。当R2=0时,该系统的耦合度最小,两个系统呈现无序发展的无关状态,即完全的不耦合。只要两个系统的有序度不能够达到同步的提升或者减少,由这两个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就处在不良耦合状态。而从耦合度的计算中有可能会出现两系统低发展水平的、高耦合度的虚假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模型,既能反映出不同系统的耦合度大小,也能够反映出不同系统的发展水平,其算法为:
(5)
其中,T2 =αe1+βe2
(6)
D2为两系统耦合协调度,R2为两系统的耦合度,T2表示为两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α表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对复合系统的贡献程度,β表示文化产业系统对复合系统的贡献程度,即αe1表示区域科技创新水平,βe2表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结合专家的意见,本文赋值α=0.6,β=0.4。
结合徐玉莲等[19],郭江江等[20]人对耦合协调度的等级划分,本文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2)。
表2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5 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安徽省16个地级市作为研究比较对象,数据来源于2014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013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3年安徽省各地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地区年度数据以及各地级市统计局、科技局和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有关数据。在确定科技创新系统和文化产业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时,取指标的最大值上浮10%和最小值下浮10%。即φij=maxXij*(1+10%);ρij=minXij*(1-10%);(i=1,2,…,m;j=1,2,…,n)。
5.2 数值计算
1.权重计算
根据熵权法计算出2013年各指标权重,见表1。
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计算
根据公式(1)(2)(4)(5)(6)可以得到各地级市2013年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二者构成的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见表3。
表3 2013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发展系统耦合指标测算数值
5.3 结果分析
通过对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综合序参量以及耦合协调度的计算结果来看,有如下发现:
(1)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总体处在低度失调状态。二者仍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耦合机制。各地级市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别:其中合肥的耦合协调度最高,为0.6727,处于中度协调。芜湖居于第二位,耦合协调度为0.4113,处于初级协调。处于低度失调的有7个地级市:蚌埠、马鞍山、滁州、宣城、淮南、铜陵、安庆,其中蚌埠>马鞍山>滁州>宣城>淮南>铜陵>陕西>安庆,所占比例为43.75%。处于极度失调的也有7个地级市:淮北、六安、黄山、阜阳、池州、亳州、宿州,且淮北>六安>黄山>阜阳>池州>亳州>宿州,所占比例也为43.75%。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度大小排序见图2。
图2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排序
图3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文化产业系统综合序参量趋势图
(2)从综合序参量比较来看(见图3),安徽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呈现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于科技创新的状况。通过16个地级市的综合序参量的对比来看,有11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领先于文化产业发展,所占比例达到68.75%,而只有5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说明区域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不同步,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未能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限制了科技创新的应用空间,同时文化消费市场的萎缩也给文化产业边界的拓展带来了局限。但是科技创新却能给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有力支撑,不仅能够带来文化产品消费新体验,而且还能创造更多消费新需求,能有效扩大文化消费市场。
(3)从空间分布来看,目前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特征,其中合肥一枝独秀,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优势突出。在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居东边的包括:蚌埠、宿州、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再加上合肥,共7个地级市,其耦合协调度的平均值为0.33,而居西边的包括:淮南、铜陵、安庆、黄山、淮北、阜阳、六安、亳州、池州,共9个地级市,其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为0.18。合肥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度在全省16个地级市中遥遥领先,芜湖第二,蚌埠紧随其后。上述这种耦合格局与目前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结构特点是吻合的。当前安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并且在合芜蚌试验区先行先试,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引起重视。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从总体上看,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偏低,各地级市间的差距明显。从地区分布上看,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程度表现为:合肥一枝独秀,合芜蚌占主导,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特征。
6.2 政策建议
1.加大文化投入,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市场规模。要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投入。一方面,要积极构建符合现代生活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平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感知和欣赏水平,培育出更多潜在的文化消费群体。另一方面,要加大文化产业政府投入力度,以政府投入为基础,吸引更多投资主体,不断丰富资金来源渠道。此外,还要制定“一揽子”系统化的扶持优惠政策,避免政策短板。要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企业联盟、产学研联盟等多种联盟形式,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关键和核心技术协同攻关,不断夯实文化产业基础,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
2.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安徽省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不高,科技创新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仍较为明显。各地级市仍然要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注重科研成果向文化产业应用,把产业化、市场化作为科研绩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时刻关注产业界的科技需求,以科技服务能力为抓手,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3.明确自身特点,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特色比较优势。安徽省很多地级市,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但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或者是科技发展水平较高,但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二者耦合协调度低。因此,各地区一定要充分挖掘科技、文化优势资源,集中力量,确定二者耦合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如合肥市,应继续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推动二者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效耦合;对于蚌埠、马鞍山、滁州、宣城、淮南、铜陵、安庆等市,则可根据产业选择、科技资源配置等要素,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做好文化产业园的培育与发展工作,走差异化优势发展路径。而对于淮北、六安、黄山、阜阳、池州、亳州、宿州等市,要继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土壤。
4.致力于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不同地级市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显著,对地区的发展影响作用程度也不同。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各地级市的发展基础不同,而且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耦合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因此不能简单的以耦合协调度高的市为追赶目标,而是要在向其学习的过程,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二者耦合协调发展路径,找出影响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做好资源的获取、利用与有效配置,在提高本地区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耦合协调程度的同时,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由于本文只选取了2013年各地级市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分析,没有开展纵向的、长期的动态分析,且指标选择有待进一步完善,后续研究在这些方面开展有益探索。
[参 考 文 献]
[1] 傅才武,蔡武进.“十三五”强化科技对文化支撑作用的渠道与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1-62.
[2] 傅才武,李国东.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路径分析[J].艺术百家,2015(6):58.
[3] 李凤亮,宗祖盼. 科技背景下文化产业业态裂变与跨界融合[J].学术研究,2015(1):139.
[4] 吴钊. 嬗变中融合:文化科技系统的祸合与共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132-133.
[5] 尹宏.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4):50.
[6] 解学芳,臧志彭.“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J].科研管理,2016 (2):80.
[7] 林秀琴. 产业融合与空间融合: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维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6):169.
[8] 杨陈,徐刚,孙金花.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反馈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 (1):125.
[9] 韩晓芳,解学芳.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述评: 2004-2015[J].科技管理研究,2016 (14):6.
[10] 李凤亮,宗祖盼.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模式与类型[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34.
[11] 陈颖.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的构建与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6(10):46-47.
[12] 金元浦. 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4):5.
[13] 金元浦.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艺术百家2016(1):36.
[14] 王志东. 新常态下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对策[J].东岳论丛,2016 (5):31-39.
[15] 魏鹏举,戴俊骋. 中国文化经济发展的融合创新战略格局形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3):19.
[16] 周建新,胡鹏林.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2016 年度学术报告[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1):62.
[17] 费瑞波.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 (9):107.
[18] 孔少华,何群.“十三五”文化产业供给侧要素创新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29-30.
[19] 郭江江,戚巍, 缪亚军. 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的测度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05):126.
[20] 徐玉莲,王玉冬,林艳. 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