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切口的影响
2018-06-14张小杰
张小杰
(河南省正阳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妇产科 正阳463600)
产妇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因胎儿过大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软产道损伤及胎儿损伤,为避免会阴裂伤、减少新生儿窒息,助产时多行会阴侧切术。但传统会阴侧切术主要是沿着45°引线对会阴侧壁作切口,张力大,切口深,加上该部位血管丰富,出血量相对较大,不利产后恢复[1~2]。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及产妇对分娩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减轻分娩疼痛、减少分娩过程损伤及避免产后并发症已成为临床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3]。改良会阴侧切术的引线角度仅为20°~30°,相对靠近中心腱,肌组织层越薄,且切口深度较浅,对血管损伤较小,进而可有效减少出血量[4]。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会阴侧切术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切口疼痛程度(VAS)评分及愈合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7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93例和研究组94例。对照组行传统会阴侧切术,研究组行改良会阴侧切术。研究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8.03±3.01)岁;孕周 38~41 周,平均孕周(39.03±0.51)周;体质量指数 24~3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8.17±1.63)kg/m2。对照组年龄21~33 岁,平均年龄(27.92±2.38)岁;孕周 37~41周,平均孕周(38.97±0.62)周;体质量指数 23~31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7.91±1.5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单胎头位;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会阴侧切术禁忌证者;严重外阴感染者;软产道异常者;依从性较差者。
1.3 手术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术前常规消毒会阴,以5%的盐酸利多卡因(国药准字H20063371)实施局部神经麻醉。研究组行改良会阴侧切术,以产妇与左侧会阴部作为垂直点,于垂直点左侧作一条20°~30°的引线,于子宫收缩的间隔期,根据胎儿大小,沿着引线剪开会阴壁,切口长度切口长度约3~4 cm,若出血量过大可以无菌纱布实施压迫止血;胎儿娩出后,以可吸收线对阴道黏膜、肌层及皮肤进行缝合;返回病房后,予以常规抗感染处理。对照组行传统会阴侧切术,以产妇与左侧会阴部作为垂直点,于垂直点左侧作一条45°的引线,余下步骤同研究组。
1.4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及产后住院时间。(2)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产后切口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感越强。(3)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程度。优:切口处表皮对合良好,无瘢痕、硬结及红肿现象;良:切口处皮肤对合良好,存在硬结或瘢痕;差:切口处皮肤对合欠佳或裂开,出现红肿。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4)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切口感染。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VAS评分(分)研究组对照组组别 n 术中失血量(ml)切口缝合用时(min)产后住院时间(d)94 93 t P 18.98±6.32 31.34±7.24 12.440 0.000 8.69±2.57 12.39±3.03 9.008 0.000 2.61±0.98 4.36±1.13 11.317 0.000 3.57±0.98 5.51±1.36 11.200 0.000
2.2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研究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分娩对大多数产妇尤其是初产妇而言,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由于胎儿需从子宫娩出,导致子宫口发生扩张,子宫韧带被牵拉,产妇往往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同时随着宫颈口的张开,产妇疼痛逐渐加剧,易出现子宫收缩乏力,影响产妇顺利分娩。产妇分娩时的疼痛刺激往往由会阴部受到压迫造成,尤其对无生产经验的初产妇而言,胎儿娩出时,产道逐渐扩张,会阴由于无法承受压力发生产道裂伤,严重影响产妇的分娩及产后恢复,容易诱发膀胱膨出及子宫脱垂等严重并发症。
随着近年来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会阴侧切+缝合术在产妇自然分娩中广泛应用。调查显示[5],会阴侧切术是临床最常用的产科手术,占4/5左右。会阴侧切术可通过对产妇的会阴壁进行切开,有效减轻会阴受到的压迫,避免会阴裂伤,减轻疼痛。但传统会阴侧切术的引线角度为45°,切口较深,且该部位血管丰富,出血量较大[6~7]。金爱英等[8]学者研究证明,30°改良会阴侧切术与45°传统会阴侧切术相比,损伤更小,疼痛更轻,愈合效果更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V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行改良会阴侧切术,能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切口缝合用时、产后住院时间,减轻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切口愈合。分析其原因在于:与传统会阴侧切术相比,改良会阴侧切术切口长度较短,引线角度仅为20°~30°,相对靠近中心腱,肌组织层越薄,仅含少量神经纤维,可显著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同时切口的深度较浅,对血管损伤较小,从而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利于产后快速恢复;此外,切口处组织较薄,切开方便,能够有效缩短缝合时间,避免切口暴露对机体产生的刺激[9]。但行改良会阴侧切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应明确切口长度及扩展性,以免切口长度过长造成不必要损伤;(2)把握手术时机,最好选择在宫缩间歇期或胎头回缩期[10]。
综上所述,自然分娩的初产妇行改良会阴侧切术,有利于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切口缝合用时及产后住院时间,减轻产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刘玉青,刘冰雁,张敏,等.预防产妇会阴侧切缝合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4028-4029
[2]李桂凤,刘青艳,胡晓奕.会阴侧切术后应用冷热疗法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8):909-910
[3]赵金荣,王海波,周爱玲,等.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因素对照分析及预防[J].河北医药,2015,37(4):559-560
[4]张晓敏.改良会阴侧切术应用于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5,21(15):2861-2863
[5]梁礼莉,闵丽华,李宁蔚.2011-2014年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7):1087-1089
[6]韩华,肖震,班玲.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会阴侧切术产妇切口愈合的临床回顾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2):2628-2630
[7]尹洪花,卢艳霞,朱丙烟,等.产妇会阴侧切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58-160
[8]金爱英,丁燕琴,邹虹,等.30°改良会阴侧切术在限制性会阴切开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150-152
[9]谢凤云.初产妇阴道分娩应用改良会阴侧切的优势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6):68-70
[10]黄玉婵,曹淑华.改良会阴侧切术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1):92-94